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371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电厂远程监控结构、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和AVC子站系统结构组成,电厂远程监控结构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AVC子站系统结构,以输入AVC子站系统结构的状态信号及输出对AVC子站系统结构的控制信号;电厂远程监控结构包括过励磁限制输出端、低磁限制输出端、励磁异常报报警输入端、AC电源故障输入端、DC电源故障输入端、通道1故障输入端、通道2故障输入端、励磁系统通讯端TRIP、电压互感器PT断线故障输入端和整流桥故障输入端;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包括并网信号反馈端、电压调节器AVR自动信号端和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特别适用于9F级燃气-蒸汽联合机组智能电网AVC子站的系统接口的控制。属于发电工业及附属设备

技术介绍
AVC俗称智能电网。当前,国内对电厂智能电网AVC子站的实现具有多种方式,一是采用独立的智能电网AVC控制系统实现,二是在电厂远程监控终端RTU中实现,三是在电厂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或网络化控制系统NCS中实现等,这些实现方式虽然各有特点,并已在工程应用,也在电厂调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独立的AVC控制系统,存在造价高、接线复杂、回路改动大等问题;(2)在电厂远程监控终端RTU中实现,存在难度大、容易影响原有的控制程序等问题;(3)在电厂的分布式控制DCS或网络化控制系统NCS中实现,存在燃气-蒸汽联合机组与燃煤电厂难以兼容的问题。因此,现有所述技术的三种方式都难以满足燃气-蒸汽联合机组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的控制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智能电网AVC子站控制系统存在造价高、接线复杂和回路改动大或难度大、容易影响原有控制程序或难兼容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兼容性好和安全稳定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其结构特点在于:由电厂远程监控结构、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和AVC子站系统结构组成,电厂远程监控结构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AVC子站系统结构,以输入AVC子站系统结构的状态信号及输出对AVC子站系统结构的控制信号;电厂远程监控结构包括过励磁限制输出端、低磁限制输出端、励磁异常报报警输入端、AC电源故障输入端、DC电源故障输入端、通道1故障输入端、通道2故障输入端、励磁系统通讯端TRIP、电压互感器PT断线故障输入端和整流桥故障输入端;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包括并网信号反馈端、电压调节器AVR自动信号端和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端;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手动增磁指令输入端、手动减磁指令输入端、正常停机指令输入端、检修停机指令输入端、AVC投入指令输入端、AVC装置投放反馈端、AVC装置保护启动端、AVC退出指令输入端、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输出端、发动机AVC投入信号输出端和发动机AVC退出信号输出端,所述手动增磁指令输入端、手动减磁指令输入端连接励磁调节器的输入端;励磁调节器设有AVC增磁闭锁端、AVC增磁指令端、AVC减磁闭锁端、AVC减磁指令端、发电机电压升高命令端和发电机电压降低命令端;所述AVC增磁闭锁端、AVC增磁指令端、AVC减磁闭锁端、AVC减磁指令端、发电机电压升高命令端和发电机电压降低命令端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被控制对象,构成励磁调节结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进一步地,所述通道1故障输入端、通道2故障输入端,各连接AVC子站系统结构监控的发动机AVC投入信号通道输出端和发动机AVC退出信号通道输出端,通道1是指发动机AVC投入信号通道,通道2是指发动机AVC退出信号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调节器AVR,配套有基波、谐波复式励磁或装配有永磁发电机励磁PGM系统的交流无刷发电机,构成复式励磁调节结构或永磁发电机励磁结构。由于发电机与发动机的传动比是固定的,所以发电机的转速将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变化范围很大,发电机的端电压也将随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而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发电机对用电设备供电和向蓄电池充电,都要求其电压稳定,所以为使电压始终保持在某一数值基本不变,就必须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1、本技术是通过电厂的网络化控制系统NCS连通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以输送模拟量控制信号,通过电厂远程监控终端RTU实现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与主站通信,以充分利用电厂的原有设备;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向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输入燃气-蒸汽联合机组的增磁或减磁指令,并输送至燃气-蒸汽联合机组的励磁调节器;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实现远方投入及退出控制,和增磁或减磁逻辑闭锁,以简化外部接线、提高设备可靠性;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报警信号送至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显示器CRT上设置监控画面,以取消后台管理机,方便运行人员监盘及节省投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智能电网AVC子站控制系统存在造价高、接线复杂和回路改动大或难度大、容易影响原有控制程序或难兼容性差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兼容性好和安全稳定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2、本技术由于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所需的模拟量取自NCS系统,与主站通信通过NCS系统RTU实现,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节省了投资;本技术输出的机组增、减磁指令通过DCS系统送至励磁调节器,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实现远方投入、退出控制和相关逻辑闭锁,简化了外部接线,提高设备可靠性;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的重要运行参数和报警信号送至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CRT上设置监控画面,取消后台管理机,既方便运行人员监盘,又节省了投资。3、本技术用于9F级燃气-蒸汽联合机组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通过建设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实现了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与中调智能电网AVC主站系统互联,自动调节机组无功功率,控制220KV母线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完全满足中调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既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减少了运行人员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控制逻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例1由电厂远程监控结构、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和AVC子站系统结构组成,电厂远程监控结构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AVC子站系统结构,以输入AVC子站系统结构的状态信号及输出对AVC子站系统结构的控制信号;电厂远程监控结构包括过励磁限制输出端、低磁限制输出端、励磁异常报报警输入端、AC电源故障输入端、DC电源故障输入端、通道1故障输入端、通道2故障输入端、励磁系统通讯端TRIP、电压互感器PT断线故障输入端和整流桥故障输入端;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包括并网信号反馈端、电压调节器AVR自动信号端和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端;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手动增磁指令输入端、手动减磁指令输入端、正常停机指令输入端、检修停机指令输入端、AVC投入指令输入端、AVC装置投放反馈端、AVC装置保护启动端、AVC退出指令输入端、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输出端、发动机AVC投入信号输出端和发动机AVC退出信号输出端,所述手动增磁指令输入端、手动减磁指令输入端连接励磁调节器的输入端;励磁调节器设有AVC增磁闭锁端、AVC增磁指令端、AVC减磁闭锁端、AVC减磁指令端、发电机电压升高命令端和发电机电压降低命令端;所述AVC增磁闭锁端、AVC增磁指令端、AVC减磁闭锁端、AVC减磁指令端、发电机电压升高命令端和发电机电压降低命令端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被控制对象,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电厂远程监控结构、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和AVC子站系统结构组成,电厂远程监控结构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AVC子站系统结构,以输入AVC子站系统结构的状态信号及输出对AVC子站系统结构的控制信号;电厂远程监控结构包括过励磁限制输出端、低磁限制输出端、励磁异常报报警输入端、AC电源故障输入端、DC电源故障输入端、通道1故障输入端、通道2故障输入端、励磁系统通讯端TRIP、电压互感器PT断线故障输入端和整流桥故障输入端;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包括并网信号反馈端、电压调节器AVR自动信号端和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端;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手动增磁指令输入端、手动减磁指令输入端、正常停机指令输入端、检修停机指令输入端、AVC投入指令输入端、AVC装置投放反馈端、AVC装置保护启动端、AVC退出指令输入端、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输出端、发动机AVC投入信号输出端和发动机AVC退出信号输出端,所述手动增磁指令输入端、手动减磁指令输入端连接励磁调节器的输入端;励磁调节器设有AVC增磁闭锁端、AVC增磁指令端、AVC减磁闭锁端、AVC减磁指令端、发电机电压升高命令端和发电机电压降低命令端;所述AVC增磁闭锁端、AVC增磁指令端、AVC减磁闭锁端、AVC减磁指令端、发电机电压升高命令端和发电机电压降低命令端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被控制对象,构成励磁调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网AVC子站系统接口的控制逻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电厂远程监控结构、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和AVC子站系统结构组成,电厂远程监控结构通过网络化控制系统连接AVC子站系统结构,以输入AVC子站系统结构的状态信号及输出对AVC子站系统结构的控制信号;电厂远程监控结构包括过励磁限制输出端、低磁限制输出端、励磁异常报报警输入端、AC电源故障输入端、DC电源故障输入端、通道1故障输入端、通道2故障输入端、励磁系统通讯端TRIP、电压互感器PT断线故障输入端和整流桥故障输入端;电厂网络化控制系统包括并网信号反馈端、电压调节器AVR自动信号端和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端;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手动增磁指令输入端、手动减磁指令输入端、正常停机指令输入端、检修停机指令输入端、AVC投入指令输入端、AVC装置投放反馈端、AVC装置保护启动端、AVC退出指令输入端、电压调节器AVR正常信号输出端、发动机AVC投入信号输出端和发动机AVC退出信号输出端,所述手动增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颖余芳王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前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