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637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片及若干焊带,所述电池片设有主栅线及安装孔洞,所述安装孔洞与所述主栅线连通,所述安装孔洞位于所述主栅线的端部;所述焊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及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主栅线中,所述弯折部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洞,这样就可以避免相邻所述电池片产生高度差,进而避免了所述焊带受外力的作用对所述电池片的压迫,从而减少所述电池片隐裂的产生且方便了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普通光伏组件电池片均通过串焊机焊接成串,在焊接过程中,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基本会保持2mm左右的间隙,且连接电池片的焊带在片间隙之间会存在一个类似于“Z”字形的折弯,这样便保证了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若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过于接近,焊带便不易折弯,且由于焊带的存在,两片电池片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差,在后期的叠层及层压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下,两片电池片之间的边缘处会因为焊带的存在从而造成隐裂甚至裂片,加工不便且存在使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其能解决加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片及若干焊带,所述电池片设有主栅线及安装孔洞,所述安装孔洞与所述主栅线连通,所述安装孔洞位于所述主栅线的端部;所述焊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及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主栅线中,所述弯折部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带。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所述电池片位于所述焊带相对两侧。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电池片相互平行,相邻所述电池片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带处于同一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及所述弯折部呈Z字状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焊带通过串焊机焊接于所述所述电池片的表面,所述安装孔洞采用激光切割方式加工。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片采用单晶perc电池片。进一步地,所述主栅线包括紧缩槽及安置槽,所述紧缩槽与所述安置槽连通,所述紧缩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安置槽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洞呈U字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主栅线中,所述弯折部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洞,这样就可以避免相邻所述电池片产生高度差,进而避免了所述焊带受外力的作用对所述电池片的压迫,从而减少所述电池片隐裂的产生且方便了加工。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伏组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中一电池片的平面图;图3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中一焊带的侧视图;图4为图3所示焊带中一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的了另一平面图;图6为一种光伏组件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0、电池片;11、主栅线;111、紧缩槽;112、安置槽;12、安装孔洞;20、焊带;21、第一连接带;22、第二连接带;23、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5,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片10及若干焊带20,所述电池片10设有主栅线11及安装孔洞12,所述安装孔洞12与所述主栅线11连通,所述安装孔洞12位于所述主栅线11的端部;所述焊带20包括第一连接带21及第二连接带22,所述第一连接带21与所述第二连接带22之间形成弯折部23;所述第一连接带21与所述第二连接带22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电池片10的主栅线11中,所述弯折部23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洞12,这样就可以避免相邻所述电池片10产生高度差,进而避免了所述焊带20受外力的作用对所述电池片10的压迫,从而减少所述电池片10隐裂的产生且方便了加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21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带22,相邻所述所述电池片10位于所述焊带20相对两侧。优选的,相邻所述电池片10相互平行,相邻所述电池片10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带21处于同一高度,相邻所述电池片10之间片间距可大幅度减小甚至为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21、所述第二连接带22及所述弯折部23呈Z字状分布。“Z”字形折弯可置于电池片的安装孔洞12处,这样就可以避免相邻两片电池片产生高度差,进而避免了焊带受外力的作用对电池片的压迫。优选的,所述焊带20通过串焊机焊接于所述所述电池片10的表面,所述安装孔洞12采用激光切割方式加工。电池片片间距减少即表示相同面积下可多放置一定数量的电池片,从而增加组件功率。举例如下:若按照144片半片组件排列方式片间距为2mm,电池片采用21%效率的单晶perc电池片,单片电池片安装孔洞面积共18.4mm2,则可增加功率=“减少的片间距面积可产生的功率“-“切割损失的面积可产生的功率”=8.1W。优选的,所述电池片10采用单晶perc电池片,所述主栅线11包括紧缩槽111及安置槽112,所述紧缩槽111与所述安置槽112连通,所述紧缩槽111的宽度小于所述安置槽112的宽度,所述安装孔洞12呈U字状,进一步方便了加工。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请参阅图6,一种光伏组件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上面所述的光伏组件,包括以下步骤:电池片加工:沿电池片的主栅线激光切割形成安装孔洞;在所述电池片加工步骤中,应保证安装孔洞呈U字状且分布于主栅线的端部。串焊加工:通过串焊机将焊带焊接于相邻电池片表面,保证相邻电池片位于焊带相对两侧,焊带中部形成弯折部,使弯折部收容于安装孔洞内。在所述串焊加工步骤中,应保证相邻电池片处于平行状态,且相邻电池片处于同一高度。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片及若干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设有主栅线及安装孔洞,所述安装孔洞与所述主栅线连通,所述安装孔洞位于所述主栅线的端部;所述焊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及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主栅线中,所述弯折部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片及若干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设有主栅线及安装孔洞,所述安装孔洞与所述主栅线连通,所述安装孔洞位于所述主栅线的端部;所述焊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及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位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主栅线中,所述弯折部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池片位于所述焊带相对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池片相互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鸣王建秦林葵王虎李贤刘增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