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61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踢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基座,壳体与基座连接固定,其中,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基座上至少一组开关组件以及端子卡件,开关组件包括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均固定在端子卡件上;驱动机构包括按钮、桃心针、簧片、拉簧以及跳板,按钮与桃心针联动,簧片一端与桃心针联动,簧片的另一端与端子卡件固定;跳板一端与公共端连接,常开端与常闭端均位于跳板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拉簧的一端与拉簧靠近桃心针侧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跳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快速复位、安装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踢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踢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开关基本上都是通过按钮驱动,使得开关实现开断,通常按钮基本上都是通过手部按压操作。但是在有些特定的环境下,例如开关安装的位置过低,操作者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通过手部按压,操作十分繁琐。故出现了脚踢开关,脚踢开关即通过操作者直接用脚踢实现按钮按压。但是脚踢的力量人体无法向手一样精准控制,故导致开关按钮经常会发生卡壳,无法实现快速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踢开关。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踢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基座,壳体与基座连接固定,其中,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基座上至少一组开关组件以及端子卡件,开关组件包括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均固定在端子卡件上;驱动机构包括按钮、桃心针、簧片、拉簧以及跳板,按钮与桃心针联动,簧片一端与桃心针联动,簧片的另一端与端子卡件固定;跳板一端与公共端连接,常开端与常闭端均位于跳板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拉簧的一端与拉簧靠近桃心针侧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跳板连接。采用此种结构设置,正常情况下,跳板与常开端连接,通过按钮驱动桃心针,使得桃心针带动簧片的一端运动,由于簧片的另一端固定,故簧片上的拉簧发生形变,此时拉簧带动跳板运动,使得跳板与常开端分离,当拉簧继续运动,跳板与常闭端连接,使得电路导通。采用拉簧的设置,其回复力更大,可以实现快速复位。其中,基座上还有内座,内座与端子卡件连接固定,且与基座固定,内座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内座相抵,另一端与桃心针相抵。弹簧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回复的速度,弹簧的数量可以为两个,通过两个弹簧与一个拉簧同时工作形成复位,实现快速复位。防止任意一个零部件发生损坏,开关照样能够进行工作。其中,还包括卡座,内座以及端子卡件位于卡座内固定,卡座位于基座内且与基座固定,卡座上设有与桃心针适配的导向槽。卡座的设置,使得桃心针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桃心针驱动的稳定性。其中,公共端上设有行程卡槽,跳板与公共端的一端在行程卡槽上运动。行程卡槽的设置,形成限位效果,防止跳板过度转动。其中,端子卡件上设有卡槽,簧片伸入至卡槽内与端子卡件固定。卡槽的设置,使得簧片与端子卡件固定更加紧密。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灯圈以及卡圈,卡圈套设在灯圈的一端上,卡圈与桃心针联动;灯圈另一端套设在按钮上。采用灯圈、卡圈的设置,使得联动效果更好。其中,还包括第一防水圈,第一防水圈套设在灯圈上。防水圈的设置,使得防水效果更好。其中,还包括第二防水圈,第二防水圈位于按钮与灯圈之间。第二防水圈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其中,壳体内设有指示装置,指示装置包括LED灯。指示装置的设置,起到指示作用。其中,还包括灯套,灯套套设在LED灯上,且一端深入至灯圈内。灯套的设置,起到保护LED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去除安装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爆炸图;图4是图2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6所示,一种脚踢开关,包括壳体1、基座2以及安装套8,壳体1与基座2连接固定,基座2伸入至壳体1内,壳体1与基座2的连接处通过铆压固定。壳体1上设有挡片111,挡片111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刚好位于按钮31的行程上,形成阻挡,另外一个作用是与安装套8相抵固定。安装套8套设在壳体11上,用于安装固定,且安装套8可发生形变,其具体为硅胶材质。安装套8上设有加强筋81,增加整体的强度。壳体1内设有驱动机构以及指示装置,驱动机构包括按钮31、灯圈32、卡圈33、桃心针34、簧片35、拉簧36以及跳板37,按钮31伸入至灯圈32内,与灯圈32联动,即灯圈32的一端套设在按钮31上,卡圈33固定在灯圈32的另一端上。灯圈32具体为透明材质。卡圈33上设有与桃心针34适配的固定槽331,桃心针34的一端为桃心端341,桃心端341伸入至固定槽331内与卡圈33形成联动。桃心针34的另一端与簧片35一端联动,即簧片35的一端位于桃心针34的运动轨迹上。簧片35的另一端与端子卡件23固定,此处具体为端子卡件23上设有卡槽231,簧片35伸入至卡槽231内与端子卡件23固定。跳板37一端与公共端51连接,常开端52与常闭端53均位于跳板37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拉簧36的一端与拉簧36靠近桃心针34侧连接,拉簧36的另一端与跳板37连接。为了提高整体的防水效果,还包括第一防水圈6以及第二防水圈7,第一防水圈6套设在灯圈32上且位于卡圈33的上方。第二防水圈7位于按钮31与灯圈32之间。指示装置包括LED灯41、灯套42、电阻43以及LED灯接线端子44,其具体通过LED灯接线端子44与电阻43、LED灯41形成一个回路,控制LED灯41工作。LED灯41与电阻43位于灯套42内,灯套42部分伸入至灯圈32内,相对灯圈32运动,即灯圈32运动,灯套42不动。基座2上设有卡座21、内座22、端子卡件23以及至少一组开关组件5,内座22以及端子卡件23位于卡座21内固定,内座22与端子卡件23连接固定,且与基座2固定。四个零件相互连接固定,使得基座2内整体的固定强度增强。其具体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再次不多加赘述。内座22上设有弹簧221,弹簧221一端与内座22相抵,另一端与桃心针34相抵,此处弹簧2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221为对称设置,即桃心针34的数量也为两个。卡座21上设有与桃心针34适配的导向槽214以及与LED灯接线端子44的安装槽212。导向槽214的设置,使得桃心针34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桃心针34驱动的稳定性。LED灯接线端子44通过安装槽212固定在卡座21上,使得固定更加方便。进一步,卡座21上设有定位柱213,LED灯接线端子44套设在定位柱213上。开关组件5包括公共端51、常开端52以及常闭端53,公共端51、常开端52以及常闭端53均固定在端子卡件23上;公共端51上设有行程卡槽511,跳板37与公共端51的一端在行程卡槽511上运动。行程卡槽511的设置,形成限位效果,防止跳板37过度转动。跳板37、常开端52以及常闭端53的连接点上均设有触点,此处触点可以为银触点。采用此种结构设置,正常情况下,跳板37与常开端52连接,通过按钮31驱动桃心针34,使得桃心针34带动簧片35的一端运动,由于簧片35的另一端固定,故簧片35上的拉簧36发生形变,此时拉簧36带动跳板37运动,使得跳板37与常开端52分离,当拉簧36继续运动,跳板37与常闭端53连接,使得电路导通。采用通过两个弹簧221与一个拉簧36同时工作形成复位,实现快速复位。防止任意一个零部件发生损坏,开关照样能够进行工作。且两个弹簧221与一个拉簧36的回复力大,即使脚踢力量过大,也能实现快速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踢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基座,壳体与基座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基座上至少一组开关组件以及端子卡件,开关组件包括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均固定在端子卡件上;驱动机构包括按钮、桃心针、簧片、拉簧以及跳板,按钮与桃心针联动,簧片一端与桃心针联动,簧片的另一端与端子卡件固定;跳板一端与公共端连接,常开端与常闭端均位于跳板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拉簧的一端与拉簧靠近桃心针侧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跳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踢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基座,壳体与基座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基座上至少一组开关组件以及端子卡件,开关组件包括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均固定在端子卡件上;驱动机构包括按钮、桃心针、簧片、拉簧以及跳板,按钮与桃心针联动,簧片一端与桃心针联动,簧片的另一端与端子卡件固定;跳板一端与公共端连接,常开端与常闭端均位于跳板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拉簧的一端与拉簧靠近桃心针侧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跳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踢开关,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还有内座,内座与端子卡件连接固定,且与基座固定,内座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内座相抵,另一端与桃心针相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座,内座以及端子卡件位于卡座内固定,卡座位于基座内且与基座固定,卡座上设有与桃心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银勇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千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