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34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新风风道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回风风道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二区域内安装有第一风机,第四区域内安装有第二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风机构工作状态的切换实现新风机组工作模式的切换,当导风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新风机组处于内循环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完成对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此时室内不进新风,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能量不流失,适用于新风需求量不大的情况;而当导风机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新风机组处于全新风模式,包括对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和室外空气的热交换,适用于对新风需求量较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机组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住房建筑方面越来越注重节能保温,但是在达到隔热、保温、密闭的性能的同时,也阻止了空气流通,在密闭保温的空间里,会聚集产生浑浊的有害气体,如此导致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影响人们的健康。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将空调器和新风机组结合,利用空调器进行室内室外的热交换,并且通过新风机组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置换,不仅实现室内温度调节,而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新风机组工作模式单一,无法根据新风需求量的大小而调整至最佳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机组,以解决现有的工作模式单一,无法根据新风需求量的大小而调整至最佳工作模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回风风道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四区域内安装有第二风机;空调机构,所述空调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二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四区域内;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之间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隔绝,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相隔绝;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相连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相隔绝。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新风机组,通过导风机构工作状态的切换实现新风机组工作模式的切换,当导风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新风机组处于内循环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完成对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此时室内不进新风,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能量不流失,适用于新风需求量不大的情况;而当导风机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新风机组处于全新风模式,包括对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和室外空气的热交换,适用于对新风需求量较大的情况。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新风机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区域内安装有第一过滤装置;和/或,所述第四区域内安装有第二过滤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一过滤器;和/或,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和第二过滤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过滤器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转动,以进行过滤状态和非过滤状态的切换;和/或,所述第二过滤器可在所述第四区域内转动,以进行过滤状态和非过滤状态的切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新风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安装有风口开闭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回风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安装有风口开闭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风口开闭结构为电动百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型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隔板上的开口和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开口使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相连通,所述导风板在所述开口处旋转以进行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切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风板上设有电动百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热回收转轮,所述热回收转轮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四区域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新风风道和/或所述回风风道内安装有电动风阀。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组处于内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组处于全新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器转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新风风道;2、回风风道;3、导风机构;4、第一进风口;5、第一出风口;6、第二进风口;7、第二出风口;8、第一电动百叶;9、第二电动百叶;10、第三电动百叶;11、第四电动百叶;12、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第三区域;15、第四区域;16、第一风机;17、第二风机;18、第一换热器;19、第二换热器;20、电动百叶窗口;21、壳体;22、隔板;23、开口;24、导风板;25、第五电动百叶;26、第六电动百叶;27、第一过滤网;28、第一过滤器;29、第二过滤网;30、第二过滤器;31、热回收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风道1、回风风道2、空调机构以及导风机构3,另外,还包括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控制机构用于导风机构3的动作和空调机构的开闭,关于控制机构的具体控制作用会在下文中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新风风道1的相对两端具有第一进风口4和第一出风口5,回风风道2具有第二进风口6和第二出风口7,其中,第一进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7与室外相连通,第一出风口5与第二进风口6与室内相连通(图中新风机组左侧为室外,右侧为室内),使得新风通过第一进风口4进入后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5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6流向第二出风口7,进而完成室内室外的空气交换。而为了便于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开闭,本实施例的第一进风口4和第一出风口5处安装有风口开闭结构,同样的,本实施例的第二进风口6和第二出风口7处也安装有风口开闭结构。本实施例的风口开闭结构为电动百叶,即图中的第一电动百叶8、第二电动百叶9、第三电动百叶10和第四电动百叶11,第一电动百叶8、第二电动百叶9、第三电动百叶10和第四电动百叶11均受控于上述的控制机构,在需要时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电动百叶打开或闭合。具体的,为了便于区分新风风道1的各个不同功能区域,本实施将新风风道1划分为两部分,即新风风道1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相连通,第一区域12即新风风道1位于第一进风口4和导风机构3之间的区域,第二区域13为新风风道1位于第一出风口5和导风机构3之间的区域,在第二区域13内安装有第一风机16,第一风机16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第一进风口4处的新风引入到第一出风口5。同理,本实施例的回风风道2按照功能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回风风道2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三区域14和第四区域15,第三区域14和第四区域15相连通,第三区域14即新风风道1位于第二进风口6和导风机构3之间的区域,第四区域15为新风风道1位于第二出风口7和导风机构3之间的区域,其中,第四区域15内安装有第二风机17,第二风机17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第二进风口6处的室内空气引入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风道(1)和回风风道(2),所述新风风道(1)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所述回风风道(2)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三区域(14)和第四区域(15),所述第二区域(13)内安装有第一风机(16),所述第四区域(15)内安装有第二风机(17);空调机构,所述空调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换热器(18)和第二换热器(19),所述第一换热器(18)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13)内,所述第二换热器(19)安装在所述第四区域(15)内;位于所述新风风道(1)和所述回风风道(2)之间的导风机构(3),所述导风机构(3)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12)和所述第四区域(15)相连通,所述第二区域(13)和所述第三区域(14)相连通,所述第一区域(12)和所述第二区域(13)相隔绝,所述第三区域(14)和所述第四区域(15)相隔绝;所述导风机构(3)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12)和所述第二区域(13)相连通,所述第三区域(14)和所述第四区域(15)相连通,所述新风风道(1)和所述回风风道(2)相隔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风道(1)和回风风道(2),所述新风风道(1)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所述回风风道(2)包括沿进风方向分布的第三区域(14)和第四区域(15),所述第二区域(13)内安装有第一风机(16),所述第四区域(15)内安装有第二风机(17);空调机构,所述空调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换热器(18)和第二换热器(19),所述第一换热器(18)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13)内,所述第二换热器(19)安装在所述第四区域(15)内;位于所述新风风道(1)和所述回风风道(2)之间的导风机构(3),所述导风机构(3)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12)和所述第四区域(15)相连通,所述第二区域(13)和所述第三区域(14)相连通,所述第一区域(12)和所述第二区域(13)相隔绝,所述第三区域(14)和所述第四区域(15)相隔绝;所述导风机构(3)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12)和所述第二区域(13)相连通,所述第三区域(14)和所述第四区域(15)相连通,所述新风风道(1)和所述回风风道(2)相隔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2)内安装有第一过滤装置;和/或,所述第四区域(15)内安装有第二过滤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27)和第一过滤器(28);和/或,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29)和第二过滤器(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28)可在所述第一区域(12)内转动,以进行过滤状态和非过滤状态的切换;和/或,所述第二过滤器(30)可在所述第四区域(15)内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秋实李思怡吴一迪程竹朱振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