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连接件、火盖座、外环火盖座、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燃烧器本体内设有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腔;燃烧器本体上设有点火针和热电偶;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工作端位于外环火盖的下方;火盖座安装在燃烧器本体的上端;火盖座的上端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外环火盖座;外环火盖安装在外环火盖座的端;内环火盖设于外环火盖的环内,且连接外环火盖座;内环火盖上均匀设有第一火孔;第一进气腔的进气口连接第一引射管;第二进气腔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引射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点火针和热电偶隐藏在外环火盖的下方提高了燃烧器的美观性,且避免了汤汁直接洒落在点火针和热电偶上造成其失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灶具燃烧器
,尤其涉及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现有的燃烧器中的点火针和热电偶通常直接位于炊具的下方,且点火针和热电偶直接暴露在外部;当炊具中的汤汁等溢出后会直接与点火针和热电偶接触,从而造成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失效;并存在安全隐患,且将点火针和热电偶直接暴露于燃烧器的外部显得不够美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本技术将点火针和热电偶隐藏在外环火盖的下方提高了燃烧器的美观性,且避免了汤汁直接洒落在点火针和热电偶上造成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失效,大大提高了点火针和热电偶的使用寿命。(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点火针、热电偶、连接件、火盖座、外环火盖座、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燃烧器本体内设有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腔;燃烧器本体上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燃烧器本体的上方设有火盖座;火盖座的上方设有外环火盖座;外环火盖座的上方设有外环火盖;内环火盖设于外环火盖座的环内部;火盖座连接燃烧器本体;火盖座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投影为圆形;第二板体的圆心处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板体连接第二板体,且第一板体呈圆周等间距设置;第一板体上设有竖直的第一螺纹孔,第一板体沿着朝向第一通孔的方向上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第二板体上;外环火盖座的投影为圆形;外环火盖座的上端圆心处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外环火盖座的上端边缘处设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外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二火孔;第二环槽外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火槽,且第二环槽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二火槽;第二环槽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孔和第五通孔;第二环槽和第一环槽之间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以第四通孔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均匀设置;其中任意一个第三通孔内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的点火针放置槽和用于放置热电偶的热电偶放置槽;靠近点火针放置槽一侧的第二环槽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出口;沿着点火针放置槽朝向外环火盖座外壁在外环火盖座的上端面开设第二凹槽;连接件依次螺纹旋入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用于连接火盖座和外环火盖座;外环火盖安装在外环火盖座的上端;外环火盖的投影为环形;内环火盖的下端面与第一环槽连接;内环火盖上均匀设有第一火孔;第一进气腔的进气口连接第一引射管;第一引射管输送的混合燃气进入第一进气腔,混合燃气依次经过第一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一火孔;第二进气腔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引射管;第二引射管输送的气体进入第二进气腔,气体经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一凹槽;气体再由第一凹槽从第三通孔进入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的气体从第二火孔喷出;点火针和热电偶分别螺纹安装在燃烧器本体上的两个第三螺纹孔内;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工作端朝向火盖座,且点火针和热电偶位于外环火盖的下方。优选的,第一螺纹孔以第一通孔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均匀设置,且第一螺纹孔的数量不多于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优选的,第五通孔为四边形孔,且第五通孔以第四通孔为圆心呈圆周均匀设置。优选的,第一火槽和第二火槽都为斜槽形火槽。优选的,第二凹槽和第二环槽不连通。优选的,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都为圆形孔。优选的,外环火盖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且外环火盖的上端面从外侧边缘处向下延伸。优选的,第一板体设有四个。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点火针和热电偶分别螺纹安装在燃烧器本体且点火针和热电偶位于外环火盖的下方;使用燃烧器进行烹饪时,从炊具上溢出的汤汁掉落在外环火盖上,汤汁从设有倾斜端面的外环火盖上快速滑落并被高温火焰处理掉;从而避免了汤汁直接洒落在点火针和热电偶上造成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失效,从而大大提高了点火针和热电偶的使用寿命;且将点火针和热电偶隐藏在外环火盖的下方提高了燃烧器的美观性;在进行烹饪时,第一引射管输送的混合燃气进入第一进气腔,气体依次经过第一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一火孔,被点燃的混合燃气从燃烧器的中心处的内环火盖内喷出对炊具进行加热;将主力火力全部集中在炊具的底部;第二引射管输送的气体进入第二进气腔,气体依次经过第二通孔、第一凹槽、第三通孔、第二环槽和第二火孔,用于对燃气补充空气使得燃气充分燃烧,其中第二环槽内流入的燃气被点燃后从第二火孔喷出对炊具的外侧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火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火盖座的俯视。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座的俯视。附图标记:1、燃烧器本体;2、点火针;3、热电偶;4、连接件;5、第一引射管;6、第二引射管;7、火盖座;71、第一通孔;72、第一板体;73、第一凹槽;74、第二通孔;75、第二板体;76、第一螺纹孔;8、外环火盖座;81、第二凹槽;82、第二火孔;83、第一火槽;84、第二环槽;85、第二火槽;86、第三通孔;87、第四通孔;88、第五通孔;89、第二螺纹孔;9、外环火盖;10、内环火盖;11、第一火孔;12、第一进气腔;13、第二进气腔;14、燃气出口;15、点火针放置槽;16、热电偶放置槽;17、第一环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火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火盖座的俯视。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座的俯视。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1、点火针2、热电偶3、连接件4、火盖座7、外环火盖座8、外环火盖9和内环火盖10;燃烧器本体1内设有第一进气腔12和第二进气腔13;燃烧器本体1上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燃烧器本体1的上方设有火盖座7;火盖座7的上方设有外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本体(1)、点火针(2)、热电偶(3)、连接件(4)、火盖座(7)、外环火盖座(8)、外环火盖(9)和内环火盖(10);燃烧器本体(1)内设有第一进气腔(12)和第二进气腔(13);燃烧器本体(1)上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燃烧器本体(1)的上方设有火盖座(7);火盖座(7)的上方设有外环火盖座(8);外环火盖座(8)的上方设有外环火盖(9);内环火盖(10)设于外环火盖座(8)的环内部;火盖座(7)连接燃烧器本体(1);火盖座(7)包括第一板体(72)和第二板体(75);第二板体(75)的投影为圆形;第二板体(75)的圆心处设有第一通孔(71);第一板体(72)连接第二板体(75),且第一板体(72)呈圆周等间距设置;第一板体(72)上设有竖直的第一螺纹孔(76),第一板体(72)沿着朝向第一通孔(71)的方向上在第一板体(72)和第二板体(7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73);第一凹槽(73)底部设有第二通孔(74);第二通孔(74)位于第二板体(75)上;外环火盖座(8)的投影为圆形;外环火盖座(8)的上端圆心处设有第一环槽(17);第一环槽(17)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87);外环火盖座(8)的上端边缘处设有第二环槽(84);第二环槽(84)外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二火孔(82);第二环槽(84)外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火槽(83),且第二环槽(84)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二火槽(85);第二环槽(84)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孔(89)和第五通孔(88);第二环槽(84)和第一环槽(17)之间设有第三通孔(86);第三通孔(86)以第四通孔(87)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均匀设置;其中任意一个第三通孔(86)内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2)的点火针放置槽(15)和用于放置热电偶(3)的热电偶放置槽(16);靠近点火针放置槽(15)一侧的第二环槽(84)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出口(14);沿着点火针放置槽(15)朝向外环火盖座(8)外壁在外环火盖座(8)的上端面开设第二凹槽(81);连接件(4)依次螺纹旋入第二螺纹孔(89)和第一螺纹孔(76),用于连接火盖座(7)和外环火盖座(8);外环火盖(9)安装在外环火盖座(8)的上端;外环火盖(9)的投影为环形;内环火盖(10)的下端面与第一环槽(17)连接;内环火盖(10)上均匀设有第一火孔(11);第一进气腔(12)的进气口连接第一引射管(5);第一引射管(5)输送的混合燃气进入第一进气腔(12),混合燃气依次经过第一通孔(71)、第四通孔(87)和第一火孔(11);第二进气腔(13)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引射管(6);第二引射管(6)输送的气体进入第二进气腔(13),气体经过第二通孔(74)进入第一凹槽(73);气体再由第一凹槽(73)从第三通孔(86)进入第二环槽(84);第二环槽(84)内的气体从第二火孔(82)喷出;点火针(2)和热电偶(3)分别螺纹安装在燃烧器本体(1)上的两个第三螺纹孔内;点火针(2)和热电偶(3)的工作端朝向火盖座(7),且点火针(2)和热电偶(3)位于外环火盖(9)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针热电偶内藏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本体(1)、点火针(2)、热电偶(3)、连接件(4)、火盖座(7)、外环火盖座(8)、外环火盖(9)和内环火盖(10);燃烧器本体(1)内设有第一进气腔(12)和第二进气腔(13);燃烧器本体(1)上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燃烧器本体(1)的上方设有火盖座(7);火盖座(7)的上方设有外环火盖座(8);外环火盖座(8)的上方设有外环火盖(9);内环火盖(10)设于外环火盖座(8)的环内部;火盖座(7)连接燃烧器本体(1);火盖座(7)包括第一板体(72)和第二板体(75);第二板体(75)的投影为圆形;第二板体(75)的圆心处设有第一通孔(71);第一板体(72)连接第二板体(75),且第一板体(72)呈圆周等间距设置;第一板体(72)上设有竖直的第一螺纹孔(76),第一板体(72)沿着朝向第一通孔(71)的方向上在第一板体(72)和第二板体(7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73);第一凹槽(73)底部设有第二通孔(74);第二通孔(74)位于第二板体(75)上;外环火盖座(8)的投影为圆形;外环火盖座(8)的上端圆心处设有第一环槽(17);第一环槽(17)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87);外环火盖座(8)的上端边缘处设有第二环槽(84);第二环槽(84)外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二火孔(82);第二环槽(84)外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火槽(83),且第二环槽(84)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二火槽(85);第二环槽(84)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孔(89)和第五通孔(88);第二环槽(84)和第一环槽(17)之间设有第三通孔(86);第三通孔(86)以第四通孔(87)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均匀设置;其中任意一个第三通孔(86)内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2)的点火针放置槽(15)和用于放置热电偶(3)的热电偶放置槽(16);靠近点火针放置槽(15)一侧的第二环槽(84)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出口(14);沿着点火针放置槽(15)朝向外环火盖座(8)外壁在外环火盖座(8)的上端面开设第二凹槽(81);连接件(4)依次螺纹旋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劲松,钱新,张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上宁燃气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