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18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包括: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的门槛,设置于门槛上方的门框,所述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门框与门槛相对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一凹陷,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凹陷内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上表面略高于门槛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分别与门框的底面和侧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门框和门槛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间隙内,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高度大于间隙的深度,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门槛铆接固定,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净化室门底密封
,特别涉及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净化
中,对净化室围护结构的密封性越高,净化室受外界干扰和污染的风险就会越低。净化室的出入口常设置有移门,移门的门底边部都设置有密封条,通过密封条来封盖住移门门底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以保证洁净室的密封性但是,现有净化室的移门的门底密封条都是固定在移门上的,在移门的开、关过程中,门底密封条会以类似扫地的方式摩擦地面,门底没有容纳密封条的通道,密封条导致门底密封条的使用寿命较短,在密封条密封性不好的情况下需要对密封条进行更换,现有的技术中密封条的更换较为费时费力,由于密封条直接与地面接触,在密封条从地面上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地面对密封条的损害较为严重。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技术,特在提供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用于解决密封条损坏频率高、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条损坏频率高、更换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包括: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的门槛,设置于门槛上方的门框,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门框与门槛相对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一凹陷,第一密封组件固定设置于凹陷内部,第一密封组件的上表面略高于门槛的上表面,第二密封组件分别与门框的底面和侧面进行固定连接,门框和门槛之间设置有一间隙,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间隙内,第二密封组件的高度大于间隙的深度,第一密封组件与门槛铆接固定,门框与门槛的相对面、两个侧面均设置有螺纹孔,第二密封组件通过螺钉与门框进行螺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密封组件两端分别与门槛的凹陷固定连接,第一密封组件的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密封道。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道的顶部设置为弧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与门槛相对设置的底壁、分别与底壁的两侧一体设置的安装壁,安装壁与门框的两侧进行固定连接、底壁与门框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壁下方设置有防护腔,防护腔由安装壁向门槛方向延伸形成,防护腔的深度小于间隙的深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壁与门槛相对设置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的一端插接到凹槽内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条设置在密封腔内部、且密封条的另一端穿出密封腔设置,安装壁远离门框的一侧设置有一弧形缓冲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门框与安装壁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纳安装壁的卡槽,安装壁设置在卡槽内部,且与卡槽进行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凹槽设置为上宽下窄的“T”型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条设置为上宽下窄的“T”型结构,密封条较宽的一端插入到凹槽较宽的一端内部、较窄的一端穿出凹槽与密封道接触设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避免室的移门的门底密封条都是固定在移门上的,在移门的开关过程中,门底密封条会以类似扫地的方式摩擦地面造成的密封条的寿命减少的问题;2、在门底设置有容纳密封条的通道,密封条只有在通道内才能与地面接触,当密封条从通道内移出时,不会直接与地面进行接触,增长密封条的使用寿命;3、在密封条密封性不好的情况下需要对密封条进行更换时,可单独对密封条进行更换或者对第二密封组件进行更换,减少人工操作强度;4、第二密封组件与门框的连接便于人工对密封组件的更换和维护,便于安装、便于广泛使用,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槛;2-门框;3-间隙;11-第一密封组件;12-凹陷;21-第二密封组件;22-螺纹孔;23-螺钉;24-卡槽;111-密封道;211-底壁;212-安装壁;213-防护腔;214-凹槽;215-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包括: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的门槛1,设置于门槛1上方的门框2,门槛1与门框2的相对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11,门框2与门槛1相对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21,门槛1与门框2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一凹陷12,第一密封组件11固定设置于凹陷12内部,第一密封组件11的上表面略高于门槛1的上表面,第二密封组件21分别与门框2的底面和侧面进行固定连接,门框2和门槛1之间设置有一间隙3,第二密封组件21设置于间隙3内,第二密封组件21的高度大于间隙3的深度,第一密封组件11与门槛1铆接固定,门框2与门槛1的相对面、两个侧面均设置有螺纹孔22,第二密封组件21通过螺钉23与门框2进行螺接固定。第一密封组件11两端分别与门槛1的凹陷12固定连接,第一密封组件11的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密封道111。密封道111的顶部设置为弧形。第二密封组件21包括与门槛1相对设置的底壁211、分别与底壁211的两侧一体设置的安装壁212,安装壁212与门框2的两侧进行固定连接、底壁211与门框2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底壁211下方设置有防护腔213,防护腔213由安装壁212向门槛1方向延伸形成,防护腔213的深度小于间隙3的深度。底壁211与门槛1相对设置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凹槽214,凹槽214内部固定设置有密封条215,密封条215的一端插接到凹槽214内部。密封条215设置在密封腔内部、且密封条215的另一端穿出密封腔设置,安装壁212远离门框2的一侧设置有一弧形缓冲部。门框2与安装壁212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纳安装壁212的卡槽24,安装壁212设置在卡槽24内部,且与卡槽24进行固定连接。凹槽214设置为上宽下窄的“T”型结构。密封条215设置为上宽下窄的“T”型结构,密封条215较宽的一端插入到凹槽214较宽的一端内部、较窄的一端穿出凹槽214与密封道111接触设置。该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净化室门正对的地面上安装门槛1,所述门槛1直接与地面固定连接,门槛1上设置有一个凹陷12,第一密封组件11固定设置在凹陷12内部,且凹陷12的上表面略高于门槛1的上表面设置,即第一密封组件11的两侧与门槛1的上表面等高设置,第一密封组件11内额密封道111设置有若干个,每个相邻的两个密封道111之间设置为弧形,在将第一密封组件11与门槛1固定连接完成之后,将第二密封组件21与门框2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即安装壁212与门框2的两侧面通过螺钉23固定连接,底壁211通过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的门槛,设置于门槛上方的门框,所述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门框与门槛相对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一凹陷,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凹陷内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上表面略高于门槛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分别与门框的底面和侧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门框和门槛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间隙内,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高度大于间隙的深度,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门槛铆接固定,所述门框与门槛的相对面、两个侧面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通过螺钉与门框进行螺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的门槛,设置于门槛上方的门框,所述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门框与门槛相对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门槛与门框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一凹陷,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凹陷内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上表面略高于门槛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分别与门框的底面和侧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门框和门槛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间隙内,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高度大于间隙的深度,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门槛铆接固定,所述门框与门槛的相对面、两个侧面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通过螺钉与门框进行螺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两端分别与门槛的凹陷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密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道的顶部设置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室门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与门槛相对设置的底壁、分别与底壁的两侧一体设置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与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瑞鑫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