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撞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07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桥梁防撞护栏。该桥梁防撞护栏包括预埋件、底座、立柱和横梁,底座与所述预埋件连接在一起,立柱位于所述底座上,立柱为多个,立柱为S型结构,横梁包括水平横梁,水平横梁连接多个立柱,横梁还包括所述立柱的中部水平凸出于立柱设置多个凸部横梁,多个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部横梁之间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撞效果好及提高驾驶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防撞护栏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特别涉及桥梁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桥梁护栏,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一种纵向吸能结构,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在公路的安全寿命周期内,以建好、养好、管好、运营号为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因地制宜、崇尚自然、安全可靠、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生态环保、服务提质兼具经济性、生态性、和谐性、服务性公路。在现阶段的工程实践中,常规的混凝土防撞护栏结构安全性能及景观、视野通透、线性优美都存在一定缺陷,常规混凝土防撞护栏方案已较难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桥梁防撞护栏,包括预埋件、底座、立柱和横梁,所述底座与所述预埋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为多个,所述立柱为S型结构,所述横梁包括水平横梁,所述水平横梁连接多个立柱,所述横梁还包括所述立柱的中部水平凸出于立柱设置多个凸部横梁,多个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部横梁之间相互连接。上述的桥梁防撞护栏,其有益效果是,S型防撞护栏的S型内侧及顶端均设置横梁,防撞时使得凸部横梁和水平横梁以及立柱均能够起到多重防撞功能,且立柱整体线性结构美观及与横梁之间形成的结构整体不遮挡视野,提高了车辆驾驶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内部为通透结构,立柱内部水平设有多个支撑部。其有益效果是,立柱内部为通透结构,使得防撞护栏不会因为道路的弯曲而影响到驾驶的视线,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且支撑部设置在立柱内部起到良好的防撞防护作用,使得立柱本身结构稳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梁的端部均为圆弧型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圆弧形结构能够对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防撞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部横梁包括与所述立柱连接的方管和圆弧部。其有益效果是,凸部横梁的圆弧部起到防撞效果,为撞击提供缓冲力,减少撞击接触时的力度和一定程度的改变撞击方向,吸收部分碰撞能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节段长度为600cm,竖向设置三排横梁,竖向所述立柱间距为150cm,顶部水平横梁的顶面距离路面高度为1070cm。其有益效果是,该标准达到SB级护标准,护栏的防撞性能及构造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节段长度为600cm,竖向设置四排横梁,顶部水平横梁的顶面距离路面高度为1580cm。其有益效果是,该标准达到SS级护栏标准,护栏的防撞性能及构造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件、底座、立柱和横梁均为钢板结构。其有益效果是,钢结构的防撞护栏结构结实,防撞性能好,且符合美丽公路的景观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桥梁防撞护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桥梁防撞护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桥梁防撞护栏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桥梁防撞护栏。如图所示,该桥梁防撞护栏包括预埋件1、底座2、立柱3和横梁4,预埋件1、底座2、立柱3和横梁4均为钢板结构,钢结构的防撞护栏结构结实,防撞性能好,且符合美丽公路的景观要求;底座2与所述预埋件1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柱3位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立柱3为多个,立柱3为S型结构;横梁4包括水平横梁41,所述水平横梁41连接多个立柱3,所述横梁4还包括所述立柱3的中部水平凸出于立柱3设置多个凸部横梁42,多个与所述横梁4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部横梁42之间相互连接。S型防撞护栏的S型内侧及顶端均设置横梁4,防撞时使得凸部横梁42和水平横梁41以及立柱3均能够起到多重防撞功能,且立柱3整体线性结构美观及与横梁4之间形成的结构整体不遮挡视野,提高了车辆驾驶安全性。如图1所示,SB级护标准节段长度为600cm,竖向设置三排横梁4,竖向立柱3间距为150cm,护栏顶面距离路面高度为1070cm。如图2所示,SS级护栏标准节段长度为600cm,竖向设置四排横梁4,护栏顶面距离路面高度为1580cm。护栏的防撞性能及构造要求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规范要求。图3中的底座2用于与预埋件1进行固定,且安装立柱3在上面,底座2上四周设有与预埋件1进行固定的安装孔,中部设有与立柱3连接的安装孔隙。立柱3内部为通透结构,立柱3内部水平设有多个支撑部301。立柱3内部为通透结构,使得防撞护栏不会因为道路的弯曲而影响到驾驶的视线,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且支撑部301设置在立柱3内部起到良好的防撞防护作用,使得立柱3本身结构稳固。横梁4的端部均为圆弧型结构。圆弧形结构能够对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防撞性能。凸部横梁42包括与所述立柱3连接的方管421和圆弧部422。凸部横梁42的圆弧部422起到防撞效果,为撞击提供缓冲力,减少撞击接触时的力度和一定程度的改变撞击方向,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以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防撞护栏,具有通透、稳固的结构,防撞防护的效果好,视野通透,安全性高,整体提高了道路驾驶的安全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预埋件1、底座2、立柱3和横梁4均为钢板结构。钢结构的防撞护栏结构结实,防撞性能好,且符合美丽公路的景观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桥梁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底座(2)、立柱(3)和横梁(4),所述底座(2)与所述预埋件(1)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柱(3)位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立柱(3)为多个,所述立柱(3)为S型结构,所述横梁(4)包括水平横梁(41),所述水平横梁(41)连接多个立柱(3),所述横梁(4)还包括所述立柱(3)的中部水平凸出于立柱(3)设置多个凸部横梁(42),多个与所述横梁(4)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部横梁(42)之间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底座(2)、立柱(3)和横梁(4),所述底座(2)与所述预埋件(1)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柱(3)位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立柱(3)为多个,所述立柱(3)为S型结构,所述横梁(4)包括水平横梁(41),所述水平横梁(41)连接多个立柱(3),所述横梁(4)还包括所述立柱(3)的中部水平凸出于立柱(3)设置多个凸部横梁(42),多个与所述横梁(4)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部横梁(42)之间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内部为通透结构,立柱(3)内部水平设有多个支撑部(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军陈新辉乔奇黄军罗杰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