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30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包括底座框、固定杆和旋转杆,底座框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第一竖杆和第四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五横杆,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六横杆;固定杆和旋转杆设置在第五横杆和第六横杆上;旋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另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呈“┓”形;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保定杆,保定杆的中间设置有“U”形头架,头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杆,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上活动穿插设置有插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灌药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
本技术属于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
技术介绍
山羊(Capraaegagrushircus)又称夏羊、黑羊或羖羊,和绵羊一样,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中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山羊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中国山羊分布的地区广,遍及全国,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区)山羊头数超过绵羊。南方一些省(区)不能养绵羊的地方却可以养山羊。在饲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给患病羊只用药的情况。在防治羊病的过程中,给药方法有许多种,而经口灌药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现有的灌药保定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用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灌药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包括底座框、固定杆和旋转杆,所述底座框由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组成,所述第二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四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所述第二横杆和第四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竖杆和第四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五横杆,所述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六横杆;所述第五横杆和第六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竖杆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竖杆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三竖杆之间形成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四竖杆之间形成第四安装槽;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三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五横杆和第六横杆的内侧;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另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呈“┓”形;所述旋转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上开设有多个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五安装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保定杆,所述保定杆的中间设置有“U”形头架,所述头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五限位块,所述第五限位块上活动穿插设置有插销。在本实用提供的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中,优选地,所述旋转杆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轴承。在本实用提供的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多条托腹带,所述托腹带的另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旋转杆连接。在本实用提供的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中,优选地,所述头架上设置有海绵垫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二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在第四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固定杆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固定杆可以拆下,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可以放倒,方便携带;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上开设有多个第五安装槽,可以对保定杆的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羊只灌药;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灌药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固定杆,2-旋转杆,3-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5-第三横杆,6-第四横杆,7-第一竖杆,8-第二竖杆,9-第三竖杆,10-第四竖杆,11-第一限位块,12-第五横杆,13-第六横杆,14-第二限位块,15-第一安装槽,16-第二安装槽,17-第三安装槽,18-第四安装槽,19-第三限位块,20-转动盘,21-第四限位块,22-第五安装槽,23-保定杆,24-头架,25-限位杆,26-第五限位块,27-插销,28-轴承,29-托腹带,30-海绵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如图1至4所示,包括底座框、固定杆1和旋转杆2,该底座框由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第三横杆5和第四横杆6组成,在第二横杆4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一竖杆7和第二竖杆8,在第四横杆10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三竖杆9和第四竖杆10;在第二横杆4和第四横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1位于如图1所示的,第一竖杆7和第四竖杆10的左侧,第二竖杆8和第三竖杆9的右侧,用于将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第三竖杆9和第四竖杆10限制在垂直位置;第一竖杆7和第四竖杆10的上部设置有第五横杆12,在第二竖杆8和第三竖杆9的上部设置有第六横杆13,第五横杆12用于稳定第一竖杆7和第四竖杆10,第六横杆13用于稳定第二竖杆8和第三竖杆9;在第五横杆12和第六横杆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4与第一竖杆7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15,第二限位块14与第二竖杆8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16,第二限位块14与第三竖杆9之间形成第三安装槽17,第二限位块14与第四竖杆10之间形成第四安装槽18;在固定杆1的两端设置有第三限位块19,固定杆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5和第二安装槽16内,第三限位块19位于第五横杆12和第六横杆13的内侧;在第二限位块14和第三限位块19及固定杆1的作用下,第一竖杆7和第二竖杆8不会向底座框倾倒,保持垂直。在旋转杆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20,另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第四限位块21,第四限位块21呈“┓”形;旋转杆2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三安装槽17和第四安装槽18内;第二竖杆8和第三竖杆9上开设有多个第五安装槽22,第五安装槽22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保定杆23,在保定杆23的中间设置有“U”形头架24,在头架24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杆25,另一端设置有第五限位块26,在第五限位块26上活动穿插设置有插销27。在头架上设置有海绵垫片30。为了方便旋转杆2的旋转,在旋转杆2位于第三安装槽17和第四安装槽18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轴承28。在固定杆1上设置有多条托腹带29,托腹带29的另一端可拆卸地与旋转杆2连接。本技术是这样实现操作的:根据欲灌药的山羊的体型大小,调节保定杆23在第二竖杆8和第三竖杆9上的高度位置,将限位杆25打开。将山羊赶至底座框内,将山羊头放入头架内,将限位杆25旋转至第五限位块26内;将托腹带29固定在旋转杆2上,将第四限位块21取下,转动旋转杆2使托腹带29收紧,将山羊吊起,四脚离地,将第四限位21块插在旋转杆2上,阻止旋转杆2转动,然后给山羊灌药。灌药结束后,可将固定杆1和旋转杆2拆卸,将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第三竖杆9和第四竖杆10放倒,以方便携带。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固定杆和旋转杆,所述底座框由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组成,所述第二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四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所述第二横杆和第四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竖杆和第四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五横杆,所述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六横杆;所述第五横杆和第六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竖杆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竖杆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三竖杆之间形成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四竖杆之间形成第四安装槽;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三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五横杆和第六横杆的内侧;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另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呈“┓”形;所述旋转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上开设有多个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五安装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保定杆,所述保定杆的中间设置有“U”形头架,所述头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五限位块,所述第五限位块上活动穿插设置有插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山羊灌药保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固定杆和旋转杆,所述底座框由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组成,所述第二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四横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所述第二横杆和第四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竖杆和第四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五横杆,所述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的上部设置有第六横杆;所述第五横杆和第六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竖杆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竖杆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三竖杆之间形成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四竖杆之间形成第四安装槽;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三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全贵范茂东范茂连范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禄丰宏源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