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切口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29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性切口扩张器,包括筒形的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开口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外环和置入环的主体均采用磁性环,外环和置入环相对的侧面磁极相互吸引夹紧皮肤,一来保证切口扩张器相对于皮肤的稳定性,避免切口扩张器在手术过程中相对皮肤发生移动;二来可以避免皮肤内侧的置入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迫皮肤内侧的器官或组织;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环和置入环取放方便,不会与皮肤组织之间发生粘连,在取出切口扩张器的时候不会造成皮肤组织的撕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现有切口扩张器存在的固定不牢、使用不便、容易造成额外伤害的问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切口扩张器本技术是申请号为201720798652.3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年7月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磁性切口扩张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腔镜手术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
技术介绍
在腔镜手术时,需要在人体皮肤上开设的切口处设置一个切口扩张器对切口进行保护,以防止腔镜器械对切口附近皮肤组织的破坏,并且防止器械从切口掉入人体内部,造成手术意外的发生。常用的切口扩张器采用内外两个环形构件连接一个筒形的通道组成,将内环从切口放入皮肤内侧,外环贴设在皮肤外侧,腔镜器械则从筒形通道内进入切口进行手术操作。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内环往往会因为自身的重力向下塌陷,对皮肤内侧的组织或器官造成压迫。申请号为201220306999.9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切口扩张器,其在开环靠近通道的一侧连接有粘接剂层,将内外两个环形构件分别粘附在皮肤的内外侧,保证皮肤与切口扩张器的可靠连接。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内环对皮肤内侧组织和器官的压迫,但是存在取出不方便的缺陷,粘接在皮肤上的内环和外环容易对皮肤表面组织造成撕裂,增加病人手术后的伤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切口扩张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固定可靠、取放方便的磁性切口扩张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包括筒形的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开口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外环和置入环相对的侧面设有相互吸引的磁性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和置入环的主体均采用一体成型的弹性塑料或硅胶件,外部包裹或涂设磁性涂层。该技术方案中的所述通道的材质为柔性高分子薄膜。第二种技术方案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包括筒形的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开口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外环的内侧面设有磁性涂层,所述置入环的主体采用铁基记忆合金环。进一步的,所述外环的主体采用一体成型的弹性塑料或硅胶件,外部包裹或涂设磁性涂层。该技术方案中的所述通道的材质为柔性高分子薄膜。第三种技术方案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包括筒形的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开口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外环和置入环的主体均采用磁性环,外环和置入环相对的侧面磁极相互吸引。该技术方案中的所述通道的材质为柔性高分子薄膜。第四种技术方案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包括筒形的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开口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外环的主体采用磁性环,所述置入环的主体采用铁基记忆合金环。该技术方案中的所述通道的材质为柔性高分子薄膜。本技术通过将切口扩张器内外的外环和置入环之间通过磁力相互吸附夹紧皮肤,一来保证切口扩张器相对于皮肤的稳定性,避免切口扩张器在手术过程中相对皮肤发生移动;二来可以避免皮肤内侧的置入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迫皮肤内侧的器官或组织;并且本技术的外环和置入环取放方便,不会与皮肤之间发生粘连,在取出切口扩张器的时候不会造成皮肤组织的撕裂。由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现有切口扩张器存在的固定不牢、使用不便、容易造成额外伤害的问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通道、2-外环,21-外环内侧面,22-第一磁性涂层,3-置入环,31-置入环内侧面,32-第二磁性涂层,4-皮肤。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示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包括通道1、外环2和置入环3,其中通道1为一两端呈喇叭形扩口的筒形构件,筒形构件内部即为腔镜手术器械通过的通道,通道1整体将腔镜手术器械与皮肤隔离开来,并且在通道1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外环2和置入环3,分别与皮肤内外侧贴合定位。通道1采用柔性膜通道,材质为高分子薄膜。在本实施例中1,外环2和置入环3的主体均采用一体成型的环形弹性塑料或硅胶件,均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特别是置入环3,能够通过折叠变形从皮肤上的切口进入到皮肤内侧定位。在外环2的外环内侧面21和置入环3的置入环内侧面31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涂层22和第二磁性涂层32,第一磁性涂层22和第二磁性涂层32之间形成相互吸引的磁力,能够隔着皮肤将外环2和置入环3之间相向吸紧。外环内侧面21和置入环内侧面31均可设置成环形平面,便于形成平行的可靠磁吸平面。关于第一磁性涂层22和第二磁性涂层32的设置,直接在外环2和置入环3上进行整体包裹或涂设磁性涂料,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置入环3折叠通过皮肤4上开设的切口,然后在皮肤内侧将置入环3展开,使通道1穿过皮肤上的切口,将外环2贴设在皮肤外侧,同时控制置入环3在皮肤内侧与外环2靠近,通过外环上的第一磁性涂层22和置入环上的第二磁性涂层32之间产生的磁吸力使外环2和置入环3夹紧皮肤4,实现切口扩张器的可靠放置后即可从通道1内放置腔镜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实施例2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磁性切口扩张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外环2的外环内侧面21设有第一磁性涂层22,置入环3的主体则采用铁基记忆合金环,利用磁性涂层对铁基合金产生的磁吸力,同样可实现切口扩张器的稳定可靠放置。实施例3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磁性切口扩张器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具体表现在,外环2和置入环3的主体均采用磁性环,即外环2和置入环3为一体成型的磁性材料环,在外环2的外环内侧面和置入环3的置入环内侧面设置成相互吸引的磁极,例如外环内侧面设置成N极,则置入环内侧面设置成S极,反之亦然,通过相反的磁极相互吸引实现外环和置入环之间的磁吸力。实施例4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磁性切口扩张器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外环2的主体采用磁性环,而置入环3的主体可采用铁基记忆合金环,利用磁性材料对铁基合金的磁吸力实现切口扩张器的稳定可靠放置。上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磁性切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的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开口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外环和置入环的主体均采用磁性环,外环和置入环相对的侧面磁极相互吸引。

【技术特征摘要】
1.磁性切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的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通道两端开口的外环和置入环,所述外环和置入环的主体均采用磁性环,外环和置入环相对的侧面磁极相互吸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切口扩张器,所述通道的材质为柔性高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益全昌荣肖明清刘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凯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