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敬闵专利>正文

分离式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22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07
一种分离式背包,包含第一袋体、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其中第一袋体、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间可透过可拆离的方式连结成一体,形成一具有多种机能性的背包,该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也可也连结成一体,形成另一具有多种机能性的背包,且该第一袋体、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皆可单独使用,该第三袋体将其延展部展开时更可提供使用者更大的背包收纳空间,使用者可依装载物品的种类或是使用情境的不同,弹性组合该分离式背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式背包
本技术是与背包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分离式的背包。
技术介绍
背包是一种搬运物品的工具,借由背包的背带将物品背在背上,可改善徒手搬运物品时所产生的不便。目前厂商针对不同承载物品或是不同使用情境设计出各式不同机能的背包,例如:上班时使用的公事背包、登山使用的登山背包或是健身时使用的运动背包。然而,使用者若同时有多样的行程,而用者携带的背包偏向其中一种功能,则会因不合时宜让使用者于使用时产生不便利的感觉,如一般上班族若于下班后安排运动行程,除了携带平时的办公工具(如笔记型电脑)也需额外携带运动服装、运动鞋、毛巾等器具,但平时使用的公事背包内并没有适合的收纳空间能放置这些物品,若为了符合时宜,而携带多款不同机能的背包或是额外使用提袋出门,不但造成携带上的不便也因手提背包或提袋而无法进行其他动作,进而无法达到原先背包所诉求的便利性以及灵活性。是以,转向器械的设计仍未臻完善,尚有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背包,便利性高,并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合。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离式背包包括一第一袋体、一第二袋体及一第三袋体;该第一袋体包含有一第一袋本体及至少一第一背带,该第一背带是连接于该第一袋本体的背侧,该第一袋本体具有一被结合侧,该被结合侧与该第一袋本体的背侧为相对的两侧,该第二袋体具有一结合侧,该结合侧位于该第二袋体的背侧,该结合侧与该被结合侧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该第三袋体的顶侧与该第二袋体的底侧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其中该第二袋体包括一第二袋本体与至少一第二背带,该第二袋本体的背侧靠近底侧位置设有至少一第一连结件,该第二背带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袋本体的背侧远离底侧的一端,另一端以可拆离方式连结于该第一连结件。其中该第三袋体包括一第三袋本体与至少一第三背带,该第三袋本体具有一基部与一延展部,该基部的背侧设有至少一第二连结件,该第三背带的一端是连接于该延展部的背侧,另一端以可拆离的方式连结于该第二连结件,当该延展部收折于该基部内时,该第三背带拆离该第二连结件并且收折于该基部内,该延展部的部分外侧与该第二袋体的底侧能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且当该第二袋体与该第三袋体连接时,该第二背带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袋体的背侧远离底侧的一端,另一端以可拆离的方式连结于该第一连结件或该第二连结件。另外,该第一袋本体的被结合侧与该第二袋体的结合侧透过拉链连接;该第一袋体于该被结合侧设有一第一遮挡片,该第一遮挡片一侧连结于该第一袋体,该第二袋体于该结合侧设有一第二遮挡片,该第二遮挡片一侧连结于该第二袋体,该第一遮挡片与该第二遮挡片用以遮挡拉链。而该第二袋体的底侧与该第三袋体的顶侧亦透过拉链连接;该第二袋体于底侧设有一第三遮挡片,该第三遮挡片一侧连结于该第二袋体,该第三袋体于顶侧设有一第四遮挡片,该第四遮挡片一侧连结于该第三袋体,该第三遮挡片及该第四遮挡片用以遮挡拉链。本技术的效果在于该分离式背包的第一袋体、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可连结成一体,形成一具有多种机能性的背包,该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也可也连结成一体,形成另一具有多种机能性的背包,且该第一袋体、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皆可单独使用,该第三袋体将其延展部展开时更可提供使用者更大的背包收纳空间,使用者可依装载物品的种类或是使用情境的不同,弹性组合该分离式背包,且该第一袋体、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透过拉链彼此连结,可方便使用者组装拆卸该分离式背包,而袋体间连接处的拉链皆设有遮挡片遮蔽拉链,可避免因拉链外露,而被误拉开启或是影响背包整体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离式背包的立体图;图2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离式背包的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分离的分解图;图3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离式背包的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分离的分解图;图4A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袋体与第三袋体结合的立体图;图4B类同图4A,揭示第二袋体的遮挡片外翻时的示意图;图5A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三袋体的立体图;图5B为本技术的第三袋体的展开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兹举以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附图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分离式背包100。该分离式背包100包含有一第一袋体10、一第二袋体20及一第三袋体30。其中,该第一袋体10包含有一第一袋本体11及至少一第一背带12,该第一袋本体11具有一被结合侧,该被结合侧与该第一袋本体11的背侧为相对的两侧,该至少一第一背带12的数量为二且第一背带12的一端连结于该第一袋本体11背侧靠近顶端位置,另一端连结于该第一袋本体11靠近底端位置。该第一袋体10做为该分离式背包100的主体,因此,为提供较佳的保护功能及考虑使用者背载时的舒适性,其第一袋本体11用以抵靠使用者背部的背侧的材料可为具有良好支持性且包覆性的透气软垫材质。该第二袋体20包括一第二袋本体21与至少一第二背带22,该第二袋本体21背侧具有一结合侧,该第二袋本体21的结合侧可透过拉链14与该第一袋本体11的被结合侧连接,再说明的是,该第一袋本体11及第二袋本体21于接近拉链14的部位分别缝设有一第一遮挡片13及一第二遮挡片23用以遮挡拉链14以确保整体的外观美感,当然,在能够适度遮挡拉链14的情况下,第一遮挡片13及第二遮挡片23不以同时存在为必须,得视需求而选择被制作。该第二袋本体21的背侧靠近底侧位置设有至少一第一连结件25,该第二背带22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袋本体21的背侧远离底侧的一端,另一端具有第一扣件221以勾扣方式可拆离地连结于该第一连结件25,第一连结件25的数量视第二背带22的实际数而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背带22为两条,第一连结件25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袋本体21背侧底部的左右两侧,在第二袋体20自第一袋体10上分离时,第二背带22可作为肩背使用,且该第二袋本体21底部的材料可为具有可折叠性的柔软材质,当第二袋体20自第一袋体10上分离时可将该底部往外拉出,延展该第二袋本体21的内部容积。该第三袋体30包括一第三袋本体31与至少一第三背带32,该第三袋本体31具有一基部31a与一延展部31b,该基部31a背侧设有至少一第二连结件35,该第三背带32一端是连接于该延展部31b背侧,另一端具有第二扣件321而以勾扣方式可拆离地连结于该第二连结件35,第二连结件35的数量视第三背带32的实际数而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背带32为两条,第二连结件35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三袋本体31背侧底部的左右两侧,在第三袋体30自第二袋体20上分离且该延展部31b相对于该基部31a向上展开时,第三背带32一端的第二扣件321连结第二连结件35,使得第三背带32可作为肩背使用;在该第三袋本体31的延展部31b收折于该基部31a内时,该第三背带32一端的第二扣件321未与该第二连结件35连结并且收折于该基部31a内,该第三袋本体31顶侧与该第二袋本体21底侧可透过拉链34连接,再说明的是,该第三袋本体31于接近拉链34的部位缝设有一第四遮挡片33用以遮挡拉链34以确保整体的外观美感。另外一提的是,当该第三袋体30与该第二袋体20连接时,该第二背带22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袋本体21的背侧远离底侧的一端,另一端的第一扣件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背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袋体,包含有一第一袋本体及至少一第一背带,该第一袋本体具有一被结合侧,该被结合侧与该第一袋本体的背侧为相对的两侧,其中该第一背带是连接于该第一袋本体的背侧;一第二袋体,具有一结合侧,该结合侧位于该第二袋体的背侧,该结合侧与该被结合侧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一第三袋体,该第三袋体的顶侧与该第二袋体的底侧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背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袋体,包含有一第一袋本体及至少一第一背带,该第一袋本体具有一被结合侧,该被结合侧与该第一袋本体的背侧为相对的两侧,其中该第一背带是连接于该第一袋本体的背侧;一第二袋体,具有一结合侧,该结合侧位于该第二袋体的背侧,该结合侧与该被结合侧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一第三袋体,该第三袋体的顶侧与该第二袋体的底侧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背包,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袋体包括一第二袋本体与至少一第二背带,该第二袋本体的背侧为该结合侧,且靠近底侧位置设有至少一第一连结件,该第二背带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袋本体的背侧远离底侧的一端,另一端以可拆离方式连结于该第一连结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背包,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袋体包括一第三袋本体与至少一第三背带,该第三袋本体具有一基部与一延展部,该基部的背侧设有至少一第二连结件,该第三背带的一端是连接于该延展部的背侧,另一端以可拆离的方式连结于该第二连结件;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契大卫·弗雷德里克徐敬闵
申请(专利权)人:徐敬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