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雨伞蜂巢开关以及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21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雨伞蜂巢开关以及雨伞,包括上蜂巢、下蜂巢,上蜂巢安装于雨伞中棒的顶端,下蜂巢可沿中棒轴向运动至套合于上蜂巢外围;其中,上蜂巢具有第一定位孔;下蜂巢具有套合组装的内套筒、外套筒,内套筒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处配置有受持续向内弹力作用的卡位钮,以穿设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形成限制;外套筒与卡位钮之间配置联动件,外套筒沿内套筒轴向运动,通过联动件传动控制卡位钮与两定位孔的配合。改进后的雨伞蜂巢通过外套筒施力操作实现开关,操作舒适度加强,也避免了内部金属结构与手的接触,安全性得到改善,关键的配合结构处于内部,不易受损,产品寿命有效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雨伞蜂巢开关以及雨伞
本技术涉及雨伞领域,尤其是雨伞的蜂巢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概三大类雨伞蜂巢开关:一,弹片式,在中棒处加装三角形弹片,当下蜂巢上推到三角形弹片下角斜面时、将弹片压入中棒内,等推到下蜂巢完全在弹片上方时,弹片弹出卡住下蜂巢底部,雨伞打开状;收伞时要用手按压金属弹片再收回。二,按钮式,在中棒固定位置开个孔,下蜂巢装制活动固体和按钮开关,通过按钮控制固体与中棒孔洞的离合来控制雨伞的开合。三,塑胶推拉式,在上蜂巢和下蜂巢结合点开孔和凸出点、通过推拉来控制塑胶片的自身弹力控制离合,达到雨伞的开合。方式一的缺点:1,要用手直接去按压金属弹片,很容易挤到手常常给消费者带来伤害;2,要在中棒上开槽放置弹片,这样大大的减弱了中棒的强度,也使雨伞的使用寿命变短。方式二的缺点:1,消费者往往会按压按钮向上推雨伞,即使推到离合点也卡不住又会退下来;2,因在中棒上开孔,这样也大大的减弱了中棒的强度,使雨伞的使用寿命变短。方式三的缺点:因通过塑胶自身的弹力来控制离合点,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材料的强度、弹性,材料与材料的摩擦也会减弱结合点的强度,随着时间也会减弱塑胶材料的强度而影响结合的质量。结合点太强使用不方便,结合点太弱会有雨伞使用的过程中自己会落下来。综上,现有雨伞蜂巢开关有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雨伞蜂巢开关,以及具有这种开关的雨伞。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雨伞蜂巢开关,包括上蜂巢、下蜂巢,所述上蜂巢安装于雨伞中棒的顶端,所述下蜂巢可沿所述中棒轴向运动至套合于所述上蜂巢外围;其中,所述上蜂巢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下蜂巢具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处配置有受持续向内弹力作用的卡位钮,以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形成限制;所述下蜂巢具有套合于所述内套筒外围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卡位钮之间配置有联动件,所述外套筒沿所述内套筒轴向运动,以通过所述联动件传动控制所述卡位钮与两定位孔的配合如前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所述内套筒外壁面设有槽腔,所述槽腔内安装有弹片,所述卡位钮形成于所述弹片上。如前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所述弹片包括包括轴向的主片,所述主片上端反折往下延伸出附属片,所述主片贴合于所述内套筒的壁面,所述附属片贴合于所述槽腔内的外侧壁面;所述卡位钮设置于所述主片上。如前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所述联动件为杠杆部件,所述杠杆部件一端抵持于所述主片的内侧,其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设有与所述杠杆部件另一端适配的倾斜壁面,所述倾斜壁面由上至下往外倾斜。如前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所述杠杆部件为杠杆式安装的环形圈。如前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所述主片部分往外弯拱形成凹槽,所述环形圈的上部横杆卡入所述凹槽内。雨伞,包括伞架以及安装伞架上的伞布,所述伞架的中棒上安装有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本公开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改进后的雨伞蜂巢通过外套筒施力操作实现开关,操作舒适度加强,也避免了内部金属结构与手的接触,安全性得到改善,关键的配合结构处于内部,不易受损,产品寿命有效延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上蜂巢、下蜂巢闭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所得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蜂巢内套筒、外套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蜂巢开关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弹片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如下:1、上蜂巢;10、第一定位孔;2、内套筒;20、槽腔;21、弹片;210、卡位钮;211、凹槽;212、主片;213、附属片;22、第二定位孔;3、外套筒;30、倾斜壁面;4、环形圈;40、上部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参阅图1-4,新型雨伞蜂巢开关,包括上蜂巢1、下蜂巢,所述上蜂巢1安装于雨伞中棒的顶端,所述下蜂巢可沿所述中棒轴向运动至套合于所述上蜂巢1外围;其中,所述上蜂巢1具有第一定位孔10;所述下蜂巢具有内套筒2,所述内套筒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孔10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处配置有受持续向内弹力作用的卡位钮210,以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0、第二定位孔内形成限制;所述下蜂巢具有套合于所述内套筒2外围的外套筒3,所述外套筒3与所述卡位钮210之间配置有联动件,所述外套筒3沿所述内套筒2轴向运动,以通过所述联动件传动控制所述卡位钮210与两定位孔的配合。上蜂巢1固定在雨伞中棒的最上端,雨伞的浮骨固定在上蜂巢1顶端位置,伞布缝在浮骨上,而下面的支骨上端固定在下蜂巢上,通过将下蜂巢沿中棒推拉与上蜂巢1开合实现雨伞面的开收。本实施例中,手着力于外套筒3将下蜂巢沿着中棒往上推,直至与上蜂巢1对应,此时第一定位孔10、第二定位孔重叠,卡位钮210在其弹力作用下顺势穿入两个定位孔内,由此将上蜂巢1、下蜂巢限定实现雨伞的打开。收伞时,再拉下外套筒3,外套筒3带动联动件,联动件带动卡位钮210,将卡位钮210临时从第一定位孔10内撤出,撤销上蜂巢1、下蜂巢之间的限定之后,继续施力将下蜂巢往伞柄方向拉即可。一些实施例中,内套筒2外壁面设有槽腔20,所述槽腔20内安装有弹片21,所述卡位钮210形成于所述弹片21上。参阅图5,所述弹片21包括轴向的主片212,所述主片212上端反折往下延伸出附属片213,所述主片212贴合于所述内套筒2的壁面,所述附属片213贴合于所述槽腔20内的外侧壁面;所述卡位钮210设置于所述主片212上。弹片21呈轴向状态安装在槽腔20内,附属片213、主片212之间产生弹力以将主片212朝内套筒2抵制住,卡位钮210在其他位置受到中棒的干涉是不能穿入第二定位孔内的,两者是在位置上对应,当移动至与第一定位孔10重合时干涉消失,卡位钮210在弹力作用下迅速穿插进入第一、二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雨伞蜂巢开关,包括上蜂巢、下蜂巢,所述上蜂巢安装于雨伞中棒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蜂巢可沿所述中棒轴向运动至套合于所述上蜂巢外围;其中,所述上蜂巢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下蜂巢具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处配置有受持续向内弹力作用的卡位钮,以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形成限制;所述下蜂巢具有套合于所述内套筒外围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卡位钮之间配置有联动件,所述外套筒沿所述内套筒轴向运动,以通过所述联动件传动控制所述卡位钮与两定位孔的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雨伞蜂巢开关,包括上蜂巢、下蜂巢,所述上蜂巢安装于雨伞中棒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蜂巢可沿所述中棒轴向运动至套合于所述上蜂巢外围;其中,所述上蜂巢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下蜂巢具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处配置有受持续向内弹力作用的卡位钮,以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形成限制;所述下蜂巢具有套合于所述内套筒外围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卡位钮之间配置有联动件,所述外套筒沿所述内套筒轴向运动,以通过所述联动件传动控制所述卡位钮与两定位孔的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外壁面设有槽腔,所述槽腔内安装有弹片,所述卡位钮形成于所述弹片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雨伞蜂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宪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红派大东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