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晓升专利>正文

一种伞式喷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21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式喷水器,包括壳体、主管道、第一直线驱动组件和喷水组件。壳体上端开口,喷水组件连接主管道并安装于壳体内部,喷水组件在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通过壳体的开口伸出。喷水组件包括伞式结构和驱动构件,伞式结构为可展开的折叠构件,伞式结构中设有连通到主管道中的喷水管路,喷水管路上设有若干出水口,驱动构件带动伞式结构转动。可以将壳体安装于地下,在需要浇水灌溉时喷水组件才伸出,达到比较好的隐藏效果。而伞式结构可以在不需要使用时降低其空间占有率,在使用时提高其浇灌覆盖范围。还可以通过调整转速或出水口的水平、高度和角度分布位置,进行浇灌的有效可控性调整。此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植被浇灌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式喷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被浇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伞式喷水器。
技术介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无论是蔬菜瓜果还是绿化植被,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对于多数城镇家庭都会在家里的小院里栽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的植物,在丰富点缀庭院的同时可以享受到一些收获的喜悦。而在很多城市的路边、小区或者学校也都会栽种有很多绿化植被,因为在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可以使城市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同时城市绿化还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而无论是蔬菜瓜果或者绿化植被都需要在栽种后进行施肥、浇水等维护,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其中针对浇水多是在种植区域内直接设置浇灌喷头进行喷水,可以有效节省人力。但目前多数浇灌喷头所喷出的水的均匀性都是依赖于水压,当水压较低或较高时,浇灌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且现有的多数浇灌喷头都是直接裸露的,而对于绿化区域通常有很多泥土或者昆虫,容易造成浇灌喷头的喷嘴堵塞。而直接裸露的浇灌喷头也容易受到风化而发生损坏,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容易遭到人为的故意破坏或者不经意的损坏,并且裸露的浇灌喷头也破坏了植被区域的完整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实用的伞式喷水器。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式喷水器,包括壳体、主管道、第一直线驱动组件和喷水组件,壳体上端开口,喷水组件连接主管道并安装于壳体内部,喷水组件在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通过壳体的开口伸出,喷水组件包括伞式结构和驱动构件,伞式结构为可展开的折叠构件,伞式结构中设有连通到主管道中的喷水管路,喷水管路上设有若干出水口,驱动构件带动伞式结构转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喷水组件中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组件,伞式结构中设有套环和若干铰接杆组,套环套在主管道的外壁,各铰接杆组环绕主管道设置并分别铰接套环,套环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主管道滑动带动铰接杆组展开,各铰接杆组中设有壁管杆件,各壁管杆件连通主管道形成喷水管路,各出水口沿壁管杆件轴向分布。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喷水组件中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套在主管道的外壁上并与套环相固定,驱动构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各铰接杆组在第二齿轮的带动下转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锥型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主管道的末端设有与主管道转动连接的转头,各壁管杆件均铰接到转头上,各壁管杆件均通过转头连通到主管道中。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铰接杆组中还设有与壁管杆件相铰接的支撑杆件,各支撑杆件均铰接套环,第一直线驱动组件和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均为电动推杆,驱动构件为电机。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转头上设有若干喷水孔,各壁管杆件均通过软管连通到转头,各壁管杆件上出水口均位于上侧位置处,各壁管杆件之间均设有连接层。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壳体的开口位置处设有一侧与壳体铰接的端盖,端盖在铰接位置处设有扭力弹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壁管杆件的轴心的侧面投影均为直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壁管杆件的轴心的侧面投影分别为函数图像曲线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这种伞式喷水器,喷水组件连接主管道并安装于壳体内部,并在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通过壳体的开口伸出,喷水组件中的伞式结构为可展开的折叠构件,伞式结构中设有连通到主管道中的喷水管路,喷水管路上设有若干出水口,驱动构件带动伞式结构转动,可以将壳体安装于地下,开口位于地面高度位置处,在需要浇水灌溉时喷水组件才伸出,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隐藏效果,降低对环境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的影响,并且可以有效保护喷水组件避免堵塞、人为破坏或损坏,而伞式结构类似于雨伞的折叠结构可以在不需要使用时降低其空间占有率,在使用时提高其浇灌覆盖范围,并且伞式结构旋转带动的喷水管路通过出水口喷水,可以有效利用离心力和压差从主管道抽水,降低其对水压的依赖,且可以通过控制伞式结构的转速来控制出水量和浇灌范围,并且有效提升浇灌的均匀性,而且可以形成比较好的美观性,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调整出水口的水平、高度和角度分布位置,进行浇灌的有效可控性调整,大大提高是实用性和适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该喷水器第一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喷水器第一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该喷水器第二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该喷水器第三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该喷水器第三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A位置处的放大图;图7是该转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该壁管杆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该壁管杆件的模型计算坐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9,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伞式喷水器,包括壳体11、主管道12、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和喷水组件。通常该伞式喷水器安装于植被种植区域中用于浇水,也可以由于液体农药的喷洒。壳体11一般安装在地下,其上端面基本与地面上端面齐平,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隐藏效果。壳体11上端开口,喷水组件连接主管道12并安装于壳体11内部,喷水组件在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的驱动下通过壳体11的开口伸出。可以在喷水组件上设有板件,当喷水组件位于壳体11内部时可以封闭壳体11的开口。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带动喷水组件沿壳体11的轴向移动,在喷水组件伸出壳体11到达一定的高度位置时,保持喷水组件的高度位置。通常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可以是电动推杆或电动千斤顶,也可以是电机或者回转装置与一些直线运动构件的组合,只需确保喷水组件的伸出。喷水组件包括伞式结构和驱动构件31,驱动构件31带动伞式结构转动,通常是设置伞式结构可以相对主管道12转动,通常转动轴与主管道12的轴心重合。伞式结构的转动可以是旋转也可以是回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伞式结构为可展开的折叠构件,一般设置类似于雨伞的伞架结构。伞式结构中设有连通到主管道12中的喷水管路,喷水管路上设有若干出水口351。通常喷水管路位于其伞式结构的骨架构件中,有效提高其整体性。伞式结构展开时,喷水管路为倾斜的直线或者曲线,出水口351沿主管道12的径向和轴向分布,根据实际的浇灌密度和浇灌范围进行设置。并且出水口351的大小通常小于主管道12的截面大小,并且可以配合转向设置其角度。优选地,可以将出水口351朝向圆心为主管道12并穿过出水口351的圆的切线方向,可以有效地提升出水的速度,使其自身水速加上转速的矢量叠加的模最大,实现最大的浇灌范围。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喷水组件中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2,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2用于撑开伞式结构,可以选择和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一样的结构形式。伞式结构中设有套环和若干铰接杆组,套环套在主管道12的外壁,各铰接杆组环绕主管道12设置并分别铰接套环。铰接杆组相当于伞的伞骨,滑环套在主管道12上,通过上下滑动控制铰接杆组的展开或者折叠。为了方便描述但不代表具体方向,将附图2的图示方向的左侧称为左,右侧称为右,上侧称为上,下侧称为下,垂直于纸面向外称为前,垂直于纸面向内称为后。这里的张开或者折叠是指相对于主管道12的轴心,从上往下看,铰接杆组覆盖的径向距离发生变化。套环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2的驱动下沿主管道12滑动带动铰接杆组展开,套环在推动使铰接杆组展开后应该保证其整体能够被驱动构件31带动旋转。各铰接杆组中设有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式喷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主管道(12)、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和喷水组件,所述壳体(11)上端开口,所述喷水组件连接主管道(12)并安装于壳体(11)内部,所述喷水组件在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的驱动下通过壳体(11)的开口伸出,所述喷水组件包括伞式结构和驱动构件(31),所述伞式结构为可展开的折叠构件,所述伞式结构中设有连通到主管道(12)中的喷水管路,所述喷水管路上设有若干出水口(351),所述驱动构件(31)带动伞式结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式喷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主管道(12)、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和喷水组件,所述壳体(11)上端开口,所述喷水组件连接主管道(12)并安装于壳体(11)内部,所述喷水组件在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1)的驱动下通过壳体(11)的开口伸出,所述喷水组件包括伞式结构和驱动构件(31),所述伞式结构为可展开的折叠构件,所述伞式结构中设有连通到主管道(12)中的喷水管路,所述喷水管路上设有若干出水口(351),所述驱动构件(31)带动伞式结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式喷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中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2),所述伞式结构中设有套环和若干铰接杆组,所述套环套在主管道(12)的外壁,各所述铰接杆组环绕主管道(12)设置并分别铰接套环,所述套环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2)的驱动下沿主管道(12)滑动带动铰接杆组展开,各所述铰接杆组中设有壁管杆件(35),各所述壁管杆件(35)连通主管道(12)形成喷水管路,各所述出水口(351)沿壁管杆件(35)轴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式喷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中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3),所述第二齿轮(33)套在主管道(12)的外壁上并与套环相固定,所述驱动构件(31)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33)转动,各所述铰接杆组在第二齿轮(33)的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晓升
申请(专利权)人:倪晓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