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87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包括滑动镜体和调校机构,所述滑动镜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主镜体,所述滑动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校机构,所述调校机构包括框架,框架的左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框架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校机构,起到了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调校的效果,其中调节轮、转杆、第二斜齿轮和第一斜齿轮的配合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螺纹套带动连接块平稳的移动,连接块带动滑动镜体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进行调校,解决了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A kind of hand-held single tube zoom tele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
本技术涉及望远镜
,具体为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
技术介绍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八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单筒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手持式单筒望远镜是一类小巧的单筒望远镜,适合野外携带使用,但是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具备便于调校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包括滑动镜体和调校机构,所述滑动镜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主镜体,所述滑动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校机构。优选的,所述调校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左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侧贯穿框架,并固定连接有调节轮,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滑动镜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主镜体位于滑动镜体内腔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内腔的一端与滑动镜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镜体位于滑动镜体外部一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手把。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两侧均通过支腿活动连接有限位轮,且限位轮与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调校机构,起到了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调校的效果,其中调节轮、转杆、第二斜齿轮和第一斜齿轮的配合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螺纹套带动连接块平稳的移动,连接块带动滑动镜体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进行调校,解决了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起到了对滑动镜体进行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轮,起到了对螺纹套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手把,起到了便于手持望远镜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校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手把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动镜体、2主镜体、3支撑板、4调校机构、41框架、42轴承、43螺纹杆、44第一斜齿轮、45第二斜齿轮、46转杆、47调节轮、48螺纹套、49连接块、5滑槽、6滑块、7手把、8限位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包括滑动镜体1和调校机构4,滑动镜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主镜体2,主镜体2位于滑动镜体1内腔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远离滑槽5内腔的一端与滑动镜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槽5和滑块6,起到了对滑动镜体1进行限位的效果,主镜体2位于滑动镜体1外部一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手把7,通过设置手把7,起到了便于手持望远镜的效果,滑动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校机构4,调校机构4包括框架41,框架41的左侧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框架4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轴承42,轴承4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3,螺纹杆43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第一斜齿轮44,第一斜齿轮44的右侧啮合有第二斜齿轮45,第二斜齿轮4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46,转杆46的右侧贯穿框架41,并固定连接有调节轮47,螺纹杆4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8,螺纹套48的两侧均通过支腿活动连接有限位轮8,且限位轮8与框架41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轮8,起到了对螺纹套48限位的效果,螺纹套4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9,连接块49与滑动镜体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调校机构4,起到了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调校的效果,其中调节轮47、转杆46、第二斜齿轮45和第一斜齿轮44的配合带动螺纹杆43旋转,螺纹杆43旋转的同时螺纹套48带动连接块49平稳的移动,连接块49带动滑动镜体1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进行调校,解决了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使用时,左手抓紧手把7,右手旋转调节轮47,调节轮47带动转杆46旋转,转杆46带动第二斜齿轮45旋转,第二斜齿轮45带动第一斜齿轮44旋转,第一斜齿轮44带动螺纹杆43旋转,螺纹杆43旋转的同时螺纹套48带动连接块49平稳的移动,连接块49带动滑动镜体1运动,滑动镜体1在主镜体2的表面滑动,从而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进行调校,通过设置调校机构4,起到了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调校的效果,其中调节轮47、转杆46、第二斜齿轮45和第一斜齿轮44的配合带动螺纹杆43旋转,螺纹杆43旋转的同时螺纹套48带动连接块49平稳的移动,连接块49带动滑动镜体1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对单筒变倍望远镜进行调校,通过设置滑槽5和滑块6,起到了对滑动镜体1进行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轮8,起到了对螺纹套48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手把7,起到了便于手持望远镜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综上所述:该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通过滑动镜体1、主镜体2、支撑板3、调校机构4、框架41、轴承42、螺纹杆43、第一斜齿轮44、第二斜齿轮45、转杆46、调节轮47、螺纹套48和连接块49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单筒望远镜功能单一,初学者在使用时很难调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包括滑动镜体(1)和调校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镜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主镜体(2),所述滑动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校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包括滑动镜体(1)和调校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镜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主镜体(2),所述滑动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校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单筒变倍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校机构(4)包括框架(41),所述框架(41)的左侧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框架(4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轴承(42),所述轴承(4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3),所述螺纹杆(43)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第一斜齿轮(44),所述第一斜齿轮(44)的右侧啮合有第二斜齿轮(45),所述第二斜齿轮(4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46),所述转杆(46)的右侧贯穿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凌云廖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朗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