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803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取样器,用于安装在反应釜底部。所述取样器包括放料阀和取样管路,其中,所述放料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为中空柱体,分为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进料段通过第一连接法兰连接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出料段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第二连接法兰;所述取样管路具有连接端和出样端,在所述连接端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法兰,并且,在所述取样管路内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置一球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取样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目前在各行业,尤其在涂料行业,使用水性涂料方面,是应对环保方面的解决方法之一,更是涂料发展的必然所要求。水性涂料是一种常用的涂料。水性涂料通常使用水性树脂,而在合成水性树脂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反应釜、稀释釜、脱溶剂釜。水性树脂配方在设计时,前期通常都是在有溶剂状态下进行反应,后期通过加水乳化,或在水中乳化,进行相转移后,再通过脱溶剂环节脱出先前加入的溶剂,使生产产品含有的溶剂含量达到设定目标值。整个脱溶剂设备体系包括反应釜或脱溶剂釜、反应釜或脱溶剂的上升柱、冷凝器、分水器、脱出溶剂收集罐、脱出水收集罐、真空缓冲罐、真空管道、液环/真空泵等一起组成。目前,在真空脱溶剂状态下,为了掌握脱溶剂的程度,需要多次检测釜内产品含有溶剂的百分含量,固体份等指标。在生产脱溶剂进程到较高真空度时,当要取样时,如果仅将取样阀打开,因釜内真空度较高,即使打开釜底取样阀,物料也不会从釜内流往上展取样阀内腔内及取样管道口,取不出样品来。更严重的,釜外空气急剧进入高真空状态下的釜内,使釜内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气泡夹带物料会冲往上升柱、冷凝器、管道等,有被真空泵吸出的风险。如果打破釜体内的真空状态,即关闭真空泵,往釜体内通大气,使釜体内表现常压,并在常压下取样并检测。当检测出釜内物料的溶剂含量、固体份等指标不合格时,需要再次开动液环/真空泵,对釜体内再次进行抽真空过程;这样,往往在生产新产品时,将会出现多次抽真空、停抽真空、多次破真空、多次常压状态下取样的重复工作。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生产电泳涂料所用树脂设备在真空脱溶剂状态下的取样装置及方法进行改造,目的是生产过程取样环节简单、易行,节省生产费用,减少能源浪费,减少生产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取样器,通过改进的结构,以达到检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取样器,用于安装在反应釜底部。所述取样器包括放料阀和取样管路,其中,所述放料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为中空柱体,分为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进料段通过第一连接法兰连接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出料段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第二连接法兰;所述取样管路具有连接端和出样端,在所述连接端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法兰,并且,在所述取样管路内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置一球阀。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段具有一阀座,所述进料段通过所述阀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阀座与所述进料段一体成型。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放料阀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阀瓣,另一端设置操作手柄;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轴心具有一法兰孔,所述阀瓣覆盖所述法兰孔以实现密封。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所述法兰孔以使所述阀瓣覆盖所述法兰孔。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连接段,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连接段进入所述阀体的所述进料段。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内表面形成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纹,用以通过旋转所述螺杆控制设置于所述螺杆一端上的所述阀瓣的移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上设置一端盖,所述端盖设有一中心开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中心开口并经由所述连接段进入所述阀体的所述连接段内;其中,所述中心开口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纹,用以通过旋转所述螺杆控制设置于所述螺杆一端上的所述阀瓣的移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的所述进料段的中心轴与所述出料段的中心轴之间呈钝角。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为一手轮。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还可以为脱溶剂釜或稀释釜。在本技术中,通过改进的结构,可以在维持反应釜内的真空状态的情况下,既避免因反应釜内的高真空度而造成物料无法从流出,又避免了反应釜外空气急剧进入高真空状态下的反应釜内,从而解决了高真空状态下反应釜无法取样或取样困难的问题。因此,利用本技术所述的反应釜取样器,可以在真空反应过程中实时测量/检测物料反应进度,实现反应的有效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反应釜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反应釜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利用本技术所述反应釜取样器的脱溶剂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证明本技术可以实施,所述实施例可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技术,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反应釜取样器。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釜取样器包括放料阀10和取样管路12。以下详细描述所述放料阀10。所述放料阀10具有阀体110,通过与第一法兰130连接而与反应釜2连接。如图所示,所述阀体110为中空柱体,分为进料段111和出料段112。所述进料段111具有一体成型的阀座113,使得所述进料段111通过所述阀座113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3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30的中心具有一法兰孔131,用以配合所述反应釜2的取样开口。所述出料段112具有出料口115,所述出料口115上设置第二连接法兰140。所述放料阀10还包括螺杆150,所述螺杆15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30的所述法兰孔131以及所述反应釜2的取样开口而进入所述反应釜2内,并设置阀瓣151,使所述阀瓣151位于所述反应釜2内并覆盖所述法兰孔131,从而实现密封。所述螺杆150的另一端设置操作手柄152,用于旋转所述螺杆150。所述操作手柄152可以是一手轮。如图所示的,所述阀体110包括连接段114,所述螺杆150穿过所述连接段114进入所述阀体110的所述进料段1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连接段114的部分内表面形成与所述螺杆150相配合的螺纹,用以通过旋转所述螺杆150控制所述阀瓣151的移动。当然,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通过所述连接段114上设置一端盖160,使得所述螺杆150穿过所述端盖150而进入所述连接段114内。并通过在所述端盖160与所述螺杆150接触的表面上形成螺纹而控制所述阀瓣151的移动。请继续参见图1,所述阀体110的所述进料段111的中心轴C1与所述出料段112的中心轴C2之间呈钝角α。请参见图1,所述取样管路12具有连接端和出样端,在所述连接端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40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法兰121,并且,在所述取样管路12内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置一球阀122。在本技术的所述反应釜取样器中,所述球阀122保持常开。在进行取样操作时,首先关闭所述球阀122,然后旋转所述操作手柄152,以使所述阀瓣151上升。使得所述反应釜2内的物料进入并充满所述阀体110的所述进料段111和出料段112。然后旋转所述操作手柄152,以使所述阀瓣151下降,以密封所述反应釜2。接着,打开所述球阀122,放出部分物料后关闭球阀122。随后,可以依次多次重复“上升所述阀瓣151以释放所述反应釜2内的物料”、“关闭所述阀瓣151”、“开启所述球阀122释放部分物料后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取样器,用于安装在反应釜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包括放料阀和取样管路,其中,所述放料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为中空柱体,分为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进料段通过第一连接法兰连接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出料段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第二连接法兰;所述取样管路具有连接端和出样端,在所述连接端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法兰,并且,在所述取样管路内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置一球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取样器,用于安装在反应釜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包括放料阀和取样管路,其中,所述放料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为中空柱体,分为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进料段通过第一连接法兰连接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出料段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第二连接法兰;所述取样管路具有连接端和出样端,在所述连接端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法兰,并且,在所述取样管路内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置一球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具有一阀座,所述进料段通过所述阀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所述进料段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阀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阀瓣,另一端设置操作手柄;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轴心具有一法兰孔,所述阀瓣覆盖所述法兰孔以实现密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才张聿晔史璟姝
申请(专利权)人: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