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78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包括:槽体系统,槽体系统,包括槽体和位于槽体内一侧的滨海陆地模型;槽体内注入用于模拟海水的咸水形成咸水体;咸水系统,咸水系统与槽体的另一侧连接并连通,咸水中加入有色染料;淡水系统,淡水系统与槽体的一侧连接并连通,淡水注入槽体;降雨系统,降雨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上方的降雨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探头,探头置于槽体内,监测不同位置的测压水头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能够模拟多种情景下,填海工程对咸淡水交界面及淡水水体运移的影响。而且模拟装置的各系统相对分离,仪器组装、维护、使用相对其他仪器较为便捷。

A simulation device for the influence of reclamation on the migration of fresh water body in the s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淡水资源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海造陆后淡水水体运移影响的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生活都需要大量用地,土地越来越紧张,向大海要地是解决方法之一,填海造陆就是人类向大海要地的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均采用该法制造平地。填海造陆工程能够显著解决滨海地区土地利用紧张等问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填海造陆改变了滨海地区的水动力场,也深刻影响着淡水水体的运移,进而对淡水开采、污染物运移、建筑安全产生影响。填海造陆工程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着淡水水体的运移:1、因陆地面积扩充,接收了更多的降雨,获得了更多的淡水水量;2、阻挡了海水向内陆地区的运移,使咸淡水交界面向海洋一侧移动;3、阻挡了地下淡水的天然出口,改变了地下淡水的天然分水点位置,使分水点向上游移动,造成上游水位抬升。现有研究中,对于填海造陆对滨海淡水水体运移影响的探究多局限于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物理模型的研究常缺乏完整性及时效性,目前常见野外小范围试验,及室内的土柱溶滤试验等,这些试验往往难以将填海造陆后滨海淡水水体运移的物理过程进行整体重现,从而难以对填海造陆后淡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装置包括:槽体系统,包括槽体和位于槽体内一侧的滨海陆地模型;咸水系统,咸水系统与槽体的另一侧连接并连通,向所述槽体内注入用于模拟海水的咸水,并形成咸水体,所述咸水中加入有色染料,所述咸水体的水平面高度低于所述滨海陆地模型的高度;淡水系统,淡水系统与槽体的一侧连接并连通,用于向所述槽体内注入淡水,所述淡水渗入滨海陆地模型形成淡水水头,所述淡水水头高度低于所述咸水体的水平面高度;降雨系统,降雨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上方的降雨器,降雨器可移动至咸水体上方或滨海陆地模型上方;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探头,探头置于槽体内,监测不同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装置包括:槽体系统,包括槽体和位于槽体内一侧的滨海陆地模型;咸水系统,咸水系统与槽体的另一侧连接并连通,向所述槽体内注入用于模拟海水的咸水,并形成咸水体,所述咸水中加入有色染料,所述咸水体的水平面高度低于所述滨海陆地模型的高度;淡水系统,淡水系统与槽体的一侧连接并连通,用于向所述槽体内注入淡水,所述淡水渗入滨海陆地模型形成淡水水头,所述淡水水头高度低于所述咸水体的水平面高度;降雨系统,降雨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槽体上方的降雨器,降雨器可移动至咸水体上方或滨海陆地模型上方;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探头,探头置于槽体内,监测不同位置的测压水头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系统还包括填海陆域模型,所述填海陆域模型与所述滨海陆地模型的一侧相适应,所述填海陆域模型与所述咸水体接触一侧设置钢质多层镂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咸水体一侧的所述槽体上设置有高度不同的两个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出水口与所述咸水系统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淡水体运移受填海造陆影响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咸水系统包括第一水槽、设于第一水槽一侧底边的第一入水口以及通过第一水泵与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