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77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框体、顶盖、盖板、百叶窗、内部垫块、内部温度传感器、MCU控制器、显示屏、固定板、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框体顶部四角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框体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框体四周开设有百叶窗,框体内粘接有内部垫块,所述内部垫块顶部安装有内部温度传感器,盖板底部外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安装有外部温度传感器,盖板上部外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MCU控制器安装在框体内侧且电连接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于测量结果受外部其他因素影响的干扰进行校正。适用于不能直接裸露在外的敏感测温元件的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温
,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气体温度测量仪或者空气温度测量仪,都是将测温元件安装在金属或其他材质的保护罩内进行温度测量。而在,绝大多数的使用环境中,都会出现由于金属或其他材质保护罩自身温度的变化,影响到测量特定气体温度或大气温度的测试值偏高或偏低于真实气体温度,尤其是无人值守在户外运行的装置或长期安装在室外的测温单元。从而造成测量失效。给很多应用领域带来极大的风险和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框体、顶盖、盖板、百叶窗、内部垫块、内部温度传感器、MCU控制器、显示屏、固定板、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框体顶部四角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所述框体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框体四周开设有百叶窗,所述框体内粘接有内部垫块,所述内部垫块顶部安装有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盖板底部外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安装有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盖板上部外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MCU控制器安装在框体内侧且电连接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MCU控制器将内部温度传感器与外部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讲过计算得出实际温度显示在显示屏上。优选的:所述框体、顶盖、盖板、百叶窗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且表面涂有隔热涂层,所述内部垫块采用木质材质制作,所述MCU控制器采用MSP430F5438型号,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均采用PT100型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于测量结果受外部其他因素影响的干扰进行校正。适用于不能直接裸露在外的敏感测温元件的补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2、顶盖,3、盖板,4、百叶窗,5、内部垫块,6、内部温度传感器,7、MCU控制器,8、显示屏,9、固定板,10、外部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2所示,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框体1、顶盖2、盖板3、百叶窗4、内部垫块5、内部温度传感器6、MCU控制器7、显示屏8、固定板9、外部温度传感器10,所述框体1顶部四角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2,所述框体1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3,所述框体1四周开设有百叶窗4,所述框体1内粘接有内部垫块5,所述内部垫块5顶部安装有内部温度传感器6,所述盖板3底部外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部安装有外部温度传感器10,所述盖板3上部外侧安装有显示屏8,所述MCU控制器7安装在框体1内侧且电连接内部温度传感器6、外部温度传感器10和显示屏8,所述MCU控制器7将内部温度传感器6与外部温度传感器10的数据讲过计算得出实际温度显示在显示屏8上。所述框体1、顶盖2、盖板3、百叶窗4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且表面涂有隔热涂层,所述内部垫块5采用木质材质制作,所述MCU控制器7采用MSP430F5438型号,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均采用PT100型号。本技术工作原理:在装置在户外工作时,尤其在夏日,或者直接有光照辐射的影响下,金属材质的热传递效应远远大于整个环境的温升速率,导致金属框体1迅速被加热。达到一个比外界环境温度高的一个状态。由于百叶窗4空间狭小,金属壳体想外部散热时,会首先直接影响到外部精密测温元件。导致,实际上外部精密测温元件测量的温度高于真实的环境大气温度,这种温度的偏移在有光或弱光环境下就会发生,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而增强。此时,我们规定T0为外部环境真实温度,T1为外部传感器测量温度,XT为真实温度与测量温度的干扰差值,式①。而我们知道,内部测量温度,由于环境密闭内部测量温度基本上全部属于壳体带来的温度。则内部测温元件测量的温度式②,XTE抛出环境温度,之后剩余额外壳体带来的偏差。当无外界影响时且所有测温元件达到温度时,此时T3=T0,T1=T0。T1-T0=XT式①T3-T0=XTE式②T1-T3=XT式③(暂态)T1-T3=XT-XTE式④(稳态)XTT≈XTE式⑤T1-T3+XTT≈XT’式⑥我们得知XTE=XT=0,当外界突然出现一个瞬间热干扰源时,环境温度不变,壳体开始吸热(金属材质吸热速率远大于气体),我们认为金属壳体温度已经变热。此时,式①成立,而式②为0。我们变换①公式与公式②获得式③。当系统达到稳态时我们发现,将②式代入①式。易得式④,T1与T3我们可以直接测量环境得出,因此我们只需要研究XT与XTE的一个变量可以,通过定义我们得知,XT的变化复杂而多样。是一个整体变化量,未知干扰源太多,情况也是复杂多样。但是TEX则不同。因为XTE是一个全部由壳体温升造成的温度差值,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建立一个类似XTE的壳体温升速率差值XTT线性关系。而且易知绝大多数情况下XTE于XTT偏差很小,我们可以写作式⑤的基本属于等价关系。而且这个差值全完又密封壳体的导热性能有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次推广到所有材质上。用XTT的以知线性关系代入公式得:,将其代入式⑥,原始公式既可以求得T0的近似真实温度T0'。通过以上推到易知,要求真实温度T0与T0'的偏差越小,则XTT与XTE的差值越小,换句话说就是求得的TTX这个温升变化规律要越准确。XTT不仅仅意味着可以还原近似真是温度T0',还可以作为是否进行温度补偿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没有任何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公式推导我们易知:T1-T3=0,或T1-T3=XT''且XT''小于XTT。因此,通过这个算法不仅仅可以进行温度的近似还原,还可以判定当前测量温度是否受干扰温度的影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因此等同范围内的同等变化都囊括在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框体(1)、顶盖(2)、盖板(3)、百叶窗(4)、内部垫块(5)、内部温度传感器(6)、MCU控制器(7)、显示屏(8)、固定板(9)、外部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顶部四角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2),所述框体(1)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3),所述框体(1)四周开设有百叶窗(4),所述框体(1)内粘接有内部垫块(5),所述内部垫块(5)顶部安装有内部温度传感器(6),所述盖板(3)底部外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部安装有外部温度传感器(10),所述盖板(3)上部外侧安装有显示屏(8),所述MCU控制器(7)安装在框体(1)内侧且电连接内部温度传感器(6)、外部温度传感器(10)和显示屏(8),所述MCU控制器(7)将内部温度传感器(6)与外部温度传感器(10)的数据讲过计算得出实际温度显示在显示屏(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温度探测仪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框体(1)、顶盖(2)、盖板(3)、百叶窗(4)、内部垫块(5)、内部温度传感器(6)、MCU控制器(7)、显示屏(8)、固定板(9)、外部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顶部四角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2),所述框体(1)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3),所述框体(1)四周开设有百叶窗(4),所述框体(1)内粘接有内部垫块(5),所述内部垫块(5)顶部安装有内部温度传感器(6),所述盖板(3)底部外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部安装有外部温度传感器(10),所述盖板(3)上部外侧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朱铭鑫马世高姚彪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铭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