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076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44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及系统,其中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包括串口继电器,雨量传感器,用于罩住全站仪的保护装置,以及用于通信连接远程终端的物联网通信设备;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罩以及用于驱动保护罩动作的推杆组件;物联网通信设备分别连接雨量传感器和串口继电器;串口继电器连接推杆组件。本申请能够实现根据雨量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控制保护罩的闭合;减少了全站仪受潮湿、灰尘和强风等环境的影响。在既不影响观测,又不需经常维护的情况下,对仪器进行了很好的保护,进而减小了观测误差,提高了全站仪的观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全站仪监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的工作环境较差,一般为潮湿、高尘和强风等条件下的隧道、尾矿区、大坝或边坡。全站仪在隧道内作业时,因其作业空间不能超出隧道的行车安全限界,作业空间狭小,全站仪只能依靠自身防尘防水技术进行防护;且因仪器工作周期长(一般至少为6个月),隧道作业申请困难等原因,仪器日常维护工作难以开展,仪器物镜被灰尘覆盖、设备损耗较大;而全站仪在尾矿区、大坝或边坡工作时,则需在合适的位置为仪器搭建专门的密闭监测房,仪器透过玻璃窗进行测量,玻璃窗长时间暴露在潮湿及高尘环境中,也会被灰尘覆盖,影响观测,需要经常性进行清洁;且玻璃折射对角度观测的影响,尤其是无法解决不同入射角度,折射影响程度不同的问题,存在较大的观测误差,降低观测精度。在实现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全站仪容易受环境影响,存在较大的观测误差,导致观测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全站仪容易受环境影响,存在较大的观测误差,导致观测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及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包括串口继电器,雨量传感器,用于罩住全站仪的保护装置,以及用于通信连接远程终端的物联网通信设备;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罩以及用于驱动保护罩动作的推杆组件;物联网通信设备分别连接雨量传感器和串口继电器;串口继电器连接推杆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通信设备包括物联网开关以及连接物联网开关的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开关分别连接雨量传感器和串口继电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物联网通信设备,输出端连接全站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物联网通信设备的环境传感器模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固态继电器以及连接第二固态继电器的降温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境传感器模组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机构,步进电机,以及电连接在串口继电器与步进电机之间的驱动器;推杆机构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转轴相连,另一端与保护罩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降温设备为风扇。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系统,包括远程终端,以及上述任意一项的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远程终端连接物联网通信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远程终端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便携式可穿戴设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基于物联网通信设备分别连接雨量传感器和串口继电器;串口继电器连接推杆组件;推杆组件连接保护罩。雨量传感器可将测量数据传输给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根据测量数据,通过物联网通信设备控制串口继电器的通断;在串口继电器导通时,进而通过串口继电器启动推杆组件,以使推杆组件关闭保护罩。进而能够实现根据雨量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判断能否打开保护罩,减少了全站仪受潮湿、灰尘和强风等环境的影响。在既不影响观测,又不需经常维护的情况下,对仪器进行了很好的保护,进而减小了观测误差,提高了全站仪的观测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包括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包括串口继电器110,雨量传感器120,用于罩住全站仪的保护装置130,以及用于通信连接远程终端的物联网通信设备140;保护装置130包括保护罩132以及用于驱动保护罩132动作的推杆组件134;物联网通信设备140分别连接雨量传感器120和串口继电器110;串口继电器110连接推杆组件134。其中,串口继电器110指的是可根据输入量的变化来改变输出端的通断控制;例如,串口继电器110可具有多个输出端,串口继电器110可根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串口继电器110相应的输出端通断。雨量传感器120指的是测量液体降水量的传感器。全站仪指的是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保护罩132可用来防止灰尘和雨水等进入全站仪;保护罩132的尺寸形状可根据全站仪的尺寸形状而确定,例如保护罩132可以是圆柱体保护罩。推杆组件134指的是可带动保护罩132打开或闭合的组件。物联网通信设备140指的是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设备,可用来实现无线数据的传输。远程终端指的是可进行无线信号传输的终端。具体地,基于物联网通信设备140分别连接雨量传感器120和串口继电器110;串口继电器110连接推杆组件134;推杆组件134连接保护罩132。雨量传感器120可实时测量当前环境下的降雨量,并将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传输给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根据测量数据,在测量数据大于预设值时,通过物联网通信设备140导通串口继电器110。进而通过串口继电器110启动推杆组件134,使得推杆组件134关闭保护罩132,防止雨水浸入全站仪,导致观测误差大。进一步的,串口继电器可包括4路输出端;串口继电器的4路输出端分别连接推杆组件,通过电流正负极的方向来控制推杆组件移动的方向来实现保护罩的开关(例如保护罩最大可展开180°)。例如串口继电器在接收到物联网通信设备传输的动作信号时,可导通4路输出端,进而可驱动推杆组件转动,实现控制保护罩的闭合。在一个示例中,全站仪要开始作业之前,保护罩132处于关闭状态。当全站仪开始作业时,远控终端可先根据雨量传感器120传输的测量数据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为测量数据大于预设值时(即表示当前环境有雨),保护罩132保持关闭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测量数据小于预设值时(即表示当前环境无雨),可生成反向动作信号,并将反向动作信号通过物联网通信设备140传输给串口继电器110,串口继电器110启动推杆组件134,进而推杆组件134驱动保护罩132打开,全站仪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全站仪作业过程中,若雨量传感器120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大于预设值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串口继电器,雨量传感器,用于罩住全站仪的保护装置,以及用于通信连接远程终端的物联网通信设备;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罩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保护罩动作的推杆组件;所述物联网通信设备分别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和所述串口继电器;所述串口继电器连接所述推杆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串口继电器,雨量传感器,用于罩住全站仪的保护装置,以及用于通信连接远程终端的物联网通信设备;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罩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保护罩动作的推杆组件;所述物联网通信设备分别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和所述串口继电器;所述串口继电器连接所述推杆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通信设备包括物联网开关以及连接所述物联网开关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物联网开关分别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和所述串口继电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态继电器;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物联网通信设备,输出端连接所述全站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物联网通信设备的环境传感器模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全站仪保护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宝文谭玮连长江赵旭吴晔晖颜小锋李建平文选跃陈诗艾邢烨颜钢范伟贤张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