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58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纺织机本体和抗震机构,所述纺织机本体的底面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抗震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固定柱、减震箱、滑杆、第一通孔、限位环、弹性钢板、第二滑槽、第二通孔、活动杆、支撑板、圆弧板、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该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通过设置减震箱,在弹性钢板207、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固定柱的共同作用下,能将纺织机产生的震动迫使弹性钢板弹性变形来抵抗该震动作用力,有效的避免了纺织机产生的震动传导至地面,导致车间内部纺织机产生共震现象,通过设置圆弧板,能通过圆弧板的弹性变形实现对纺织机本体的再次减震。

A kind of aseismic support frame for textile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构
,具体为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现有纺织机的抗震性能普遍较差,而车间内普遍多台纺织机摆放在一起,每台纺织机均会产生震动,故其会产生共震现象,纺织机的震动不仅会使车间内噪音加大,且会影响纺织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具备有效避免车间内部纺织机产生共震现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车间纺织机易产生共震现象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包括纺织机本体和抗震机构,所述纺织机本体的底面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第一滑槽、固定柱、减震箱、滑杆、第一通孔、限位环、弹性钢板、第二滑槽、第二通孔、活动杆、支撑板、圆弧板、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所述纺织机本体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减震箱,每个所述减震箱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每个所述减震箱内顶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每个所述减震箱的内顶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且两个第二滑槽分别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每个所述减震箱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底端均卡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二滑槽的内部,每个所述减震箱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性钢板,每个所述弹性钢板顶端的外表面均开设两个相对称的第一通孔,且两个滑杆分别贯穿两组第一通孔,每个所述减震箱内底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上表面与弹性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钢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减震箱的上部,每个所述减震箱的上方均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底面的中部与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纺织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弹性钢板的上方,能对弹性钢板进行限位,有效的避免纺织机本体在未安装或拆除时弹性钢板复位而剧烈向上运动,导致减震箱遭到破坏。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且第一防滑垫的水平长度值与支撑板的水平长度值相等,能增加纺织机本体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纺织机本体出现滑动现象。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减震箱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防滑垫,且第二防滑垫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能增加减震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减震箱出现滑移现象。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圆弧板,且两个圆弧板分别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能通过圆弧板的弹性变形实现对纺织机本体的再次减震。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弹性钢板均呈几字状,能使弹性钢板变形量更大,每个所述圆弧板均呈半圆状,能使圆弧板充分变形来抵抗该震动作用力。1、该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通过设置减震箱,在弹性钢板207、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固定柱的共同作用下,能将纺织机产生的震动迫使弹性钢板弹性变形来抵抗该震动作用力,有效的避免了纺织机产生的震动传导至地面,导致车间内部纺织机产生共震现象。2、该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通过设置限位环,能对弹性钢板进行限位,有效的避免纺织机本体在未安装或拆除时弹性钢板复位而剧烈向上运动,导致减震箱遭到破坏,通过设置第一防滑垫,能增加纺织机本体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纺织机本体出现滑动现象,通过设置第二防滑垫,能增加减震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减震箱出现滑移现象,通过设置圆弧板,能通过圆弧板的弹性变形实现对纺织机本体的再次减震,通过设置弹性钢板为几字状,能使弹性钢板变形量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减震箱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减震箱正视图的剖视图。图中:1纺织机本体、2抗震机构、201第一滑槽、202固定柱、203减震箱、204滑杆、205第一通孔、206限位环、207弹性钢板、208第二滑槽、209第二通孔、210活动杆、211支撑板、212圆弧板、213第一防滑垫、214第二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包括纺织机本体1和抗震机构2,纺织机本体1的底面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抗震机构2,抗震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01、固定柱202、减震箱203、滑杆204、第一通孔205、限位环206、弹性钢板207、第二滑槽208、第二通孔209、活动杆210、支撑板211、圆弧板212、第一防滑垫213和第二防滑垫214。纺织机本体1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减震箱203,每个减震箱20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防滑垫214,且第二防滑垫214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能增加减震箱20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减震箱203出现滑移现象,每个减震箱203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1,每个减震箱203内顶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9,每个减震箱203的内顶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208,且两个第二滑槽208分别位于第二通孔209的两侧,每个减震箱203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杆204,每个滑杆204的底端均卡接在第一滑槽201的内部,两个滑杆204的顶端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二滑槽208的内部,每个减震箱203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性钢板207,每个滑杆20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06,且限位环206位于弹性钢板207的上方,能对弹性钢板207进行限位,有效的避免纺织机本体1在未安装或拆除时弹性钢板207复位而剧烈向上运动,导致减震箱203遭到破坏,每个弹性钢板207顶端的外表面均开设两个相对称的第一通孔205,且两个滑杆204分别贯穿两组第一通孔205,每个减震箱203内底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2,且固定柱202的上表面与弹性钢板207的底面固定连接,弹性钢板20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10,活动杆210的顶端贯穿第二通孔209并延伸至减震箱203的上部,每个减震箱203的上方均放置有支撑板211,且支撑板211底面的中部与活动杆2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211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圆弧板212,且两个圆弧板212分别位于第二通孔209的两侧,能通过圆弧板212的弹性变形实现对纺织机本体1的再次减震,每个圆弧板212均呈半圆状,能使圆弧板212充分变形来抵抗该震动作用力,每个弹性钢板207均呈几字状,能使弹性钢板207变形量更大,每个支撑板2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213,且第一防滑垫213的水平长度值与支撑板211的水平长度值相等,能增加纺织机本体1与支撑板211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纺织机本体1出现滑动现象,支撑板211的上表面与纺织机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使用时,纺织机本体1产生震动会迫使支撑板211向下运动,此时圆弧板212产生弹性变形来抵抗该震动作用力,实现对纺织机本体1的第一次减震,随着震动继续加大,支撑板211继续向下传导该震动力,此时该震动力通过活动杆210传导至弹性钢板207的上部,弹性钢板207产生弹性变形来抵抗该震动作用力,实现对纺织机本体1的又一次减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包括纺织机本体(1)和抗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本体(1)的底面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抗震机构(2),所述抗震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01)、固定柱(202)、减震箱(203)、滑杆(204)、第一通孔(205)、限位环(206)、弹性钢板(207)、第二滑槽(208)、第二通孔(209)、活动杆(210)、支撑板(211)、圆弧板(212)、第一防滑垫(213)和第二防滑垫(214);所述纺织机本体(1)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减震箱(203),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1),每个所述减震箱(203)内顶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9),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顶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208),且两个第二滑槽(208)分别位于第二通孔(209)的两侧,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杆(204),每个所述滑杆(204)的底端均卡接在第一滑槽(201)的内部,两个所述滑杆(204)的顶端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二滑槽(208)的内部,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性钢板(207),每个所述弹性钢板(207)顶端的外表面均开设两个相对称的第一通孔(205),且两个滑杆(204)分别贯穿两组第一通孔(205),每个所述减震箱(203)内底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2),且固定柱(202)的上表面与弹性钢板(207)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钢板(20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10),所述活动杆(210)的顶端贯穿第二通孔(209)并延伸至减震箱(203)的上部,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上方均放置有支撑板(211),且支撑板(211)底面的中部与活动杆(2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1)的上表面与纺织机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纺织机械支撑架,包括纺织机本体(1)和抗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本体(1)的底面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抗震机构(2),所述抗震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01)、固定柱(202)、减震箱(203)、滑杆(204)、第一通孔(205)、限位环(206)、弹性钢板(207)、第二滑槽(208)、第二通孔(209)、活动杆(210)、支撑板(211)、圆弧板(212)、第一防滑垫(213)和第二防滑垫(214);所述纺织机本体(1)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减震箱(203),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1),每个所述减震箱(203)内顶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9),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顶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208),且两个第二滑槽(208)分别位于第二通孔(209)的两侧,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杆(204),每个所述滑杆(204)的底端均卡接在第一滑槽(201)的内部,两个所述滑杆(204)的顶端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二滑槽(208)的内部,每个所述减震箱(203)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性钢板(207),每个所述弹性钢板(207)顶端的外表面均开设两个相对称的第一通孔(205),且两个滑杆(204)分别贯穿两组第一通孔(205),每个所述减震箱(203)内底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2),且固定柱(202)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至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