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包括箱体、液槽、隔板、传递篮、气密门、驱动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装置;液槽设置于箱体内部,传递篮设置于液槽内部,隔板设置于液槽顶端并与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系统与传递篮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系统驱动传递篮由隔板的一侧经过隔板底部的消毒液传递到隔板的另一侧;气密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气密门分别设置于箱体顶部两侧;两个气密门之间的箱体的外围还设置有一固定法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传递窗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肢体接触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适用于具有高气密性要求的生物安全设施。
A biosafety type automatic liquid tank transfer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技术与装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
技术介绍
传递窗是一种物品传递设备,主要应用于生物安全、洁净技术等行业,用于高污染概率区域与低污染概率区域之间小型物品的传递,可避免两相邻区域直接连通,有效降低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同时保证实验室气密性,可有效解决生物安全室小型物品传递通道的气密性问题。在生物安全领域,常规传递窗在进行物品传递过程及传递完成后需要对传递窗内部及传递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如紫外线消毒、气(汽)体消毒,但紫外线消毒存在消毒死角,消毒不彻底;而气(汽)体消毒操作复杂,消毒时间长。液槽传递窗内部盛放有消毒液,同时内部设置隔板,被传递物品只有经过消毒液浸泡后才能传递,在有效阻隔两个传递区域空气接触的同时,还可快速有效对消毒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目前,常规渡槽传递窗采用手动传递模式,在传递时,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长手套将传递物品放置到消毒液底部,而另一侧,操作人员同样需要佩戴长手套将传递物品从消毒液底部捞出,不利于人员操作和职业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以实现物品自动传递,有效避免操作人员肢体接触消毒液,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适用于具有高气密性要求的生物安全设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包括箱体、液槽、隔板、传递篮、气密门、驱动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液槽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传递篮设置于所述液槽内部,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液槽顶端并与所述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传递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系统驱动所述传递篮由所述隔板的一侧经过所述隔板底部的消毒液传递到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所述气密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密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两侧,用于密封关闭所述液槽两侧的开口;两个所述气密门之间的所述箱体的外围还设置有一固定法兰,用于将所述箱体与待安装墙体之间进行密封固定;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传递窗工作。优选地,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轴、从动轴和摆臂,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另一端与一限位装置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摆臂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摆臂的顶端与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传递篮的尾端两侧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摆臂的顶端与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尾端与所述传递篮的首端两侧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限位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液槽和所述箱体之间的电气夹层中。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开关A、限位开关B、限位开关C和一个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触发拨片,其中所述限位开关A和所述限位开关B分别对应所述传递篮两侧传递的最高位置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开关C对应所述传递篮传递的最低位置进行限位,所述触发拨片则用于触发所述限位开关A、所述限位开关B和所述限位开关C进行限位工作。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液槽连通的气体消毒接口,两个所述气体消毒接口上均设置有截止阀A。优选地,所述液槽底部一侧穿过所述箱体还连通有一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截止阀B。优选地,所述箱体一侧还设置有一可视液位计和一低液位电子检测装置,所述可视液位计顶端和底端的两个液位连接口分别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液槽连通;所述可视液位计的底端还设置有一液位计排水口,所述液位计排水口上设置有截止阀C;所述低液位电子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可视液位计上,并与所述液槽工作时的最低液位处相对应,且所述低液位电子检测装置还与一声光报警装置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气密门通过合页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气密门与所述箱体顶部接触的一侧的四周内嵌有密封胶条,且所述气密门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气密门压紧的机械压紧机构;所述机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偏心转动块、连杆、把手、两个连杆固定块、限位杆和两个限位块;其中,两个所述固定块对称固定于所述气密门两侧的所述箱体上,且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内侧均设置有锁定块;两个所述偏心转动块为一横向设置的圆柱体,两个所述偏心转动块的一端外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锁定块配合的偏心凹槽,两个所述偏心转动块另一端为压紧端,用于压紧所述气密门;所述连杆固定块对称固定于所述气密门的顶部并位于两个所述偏心转动块的内侧,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连杆固定块与两个所述偏心转动块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杆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把手尾端固定于所述连杆中部,所述限位杆设置于所述把手的首端,两个所述限位块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杆两侧,且两个所述限位块顶部设置的限位槽均与所述限位杆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气密门的门体中部设置有透明视窗。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两个控制踏板和两个控制面板;两个所述控制踏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控制踏板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启停,进而控制传递篮的运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控制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上,且两个所述控制面板上均设置有电源开关、消毒指示灯、低液位报警提示灯、报警复位按钮和消毒时间设定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摆臂带动传递篮自动传递,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肢体接触消毒液,有利于人员操作和职业健康。2、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设置有气密门,可保证传递窗气密性;并设置有消毒液液位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可有效避免消毒液低于安全线以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的左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的俯视图;图中:1-箱体、2-液槽、3-隔板、4-传递篮、5-气密门、6-驱动电机、7-固定法兰、8-驱动轴、9-从动轴、10-摆臂、11-限位开关A、12-限位开关B、13-限位开关C、14-触发拨片、15-气体消毒接口、16-截止阀A、17-排水口、18-截止阀B、19-可视液位计、20-低液位电子检测装置、21-连接法兰、22-液位计排水口、23-截止阀C、24-合页、25-密封胶条、26-固定块、27-偏心转动块、28-连杆、29-把手、30-连杆固定块、31-限位杆、32-限位块、33-锁定块、34-偏心凹槽、35-限位槽、36-透明视窗、37-控制踏板、38-控制面板、39-电源开关、40-消毒指示灯、41-低液位报警提示灯、42-报警复位按钮、43-消毒时间设定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液槽、隔板、传递篮、气密门、驱动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液槽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传递篮设置于所述液槽内部,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液槽顶端并与所述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传递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系统驱动所述传递篮由所述隔板的一侧经过所述隔板底部的消毒液传递到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所述气密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密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两侧,用于密封关闭所述液槽两侧的开口;两个所述气密门之间的所述箱体的外围还设置有一固定法兰,用于将所述箱体与待安装墙体之间进行密封固定;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传递窗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液槽、隔板、传递篮、气密门、驱动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液槽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传递篮设置于所述液槽内部,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液槽顶端并与所述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传递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系统驱动所述传递篮由所述隔板的一侧经过所述隔板底部的消毒液传递到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所述气密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密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两侧,用于密封关闭所述液槽两侧的开口;两个所述气密门之间的所述箱体的外围还设置有一固定法兰,用于将所述箱体与待安装墙体之间进行密封固定;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传递窗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轴、从动轴和摆臂,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另一端与一限位装置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分别与所述液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摆臂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摆臂的顶端与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传递篮的尾端两侧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摆臂的顶端与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尾端与所述传递篮的首端两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限位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液槽和所述箱体之间的电气夹层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开关A、限位开关B、限位开关C和一个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触发拨片,其中所述限位开关A和所述限位开关B分别对应所述传递篮两侧传递的最高位置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开关C对应所述传递篮传递的最低位置进行限位,所述触发拨片则用于触发所述限位开关A、所述限位开关B和所述限位开关C进行限位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液槽连通的气体消毒接口,两个所述气体消毒接口上均设置有截止阀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型自动液槽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槽底部一侧穿过所述箱体还连通有一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兴,张恩雷,祁建城,吴金辉,常宗湧,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天津市昌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