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36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包括加热炉、液压成型机以及冷却槽,加热炉内设第一物料传输系统,加热炉进料口接第二物料传输系统,液压成型机下方设冷却槽,冷却槽底部设第三物料传输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连续进料,进料和加热同步进行,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宜于车间大批量生产。

A kind of automatic quenching forming machine for spring sheet continuous feeding of centra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
本技术属于淬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
技术介绍
淬火是指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冲压成型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加工成型方法。现有扶正器弹簧片的热处理与冲压成型多为分开进行,或单独热处理或单独冲压成型,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热处理效率低,满足不了大批量的生产作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包括加热炉、液压成型机以及冷却槽,所述加热炉内设第一物料传输系统,所述加热炉进料口接第二物料传输系统,所述液压成型机下方设所述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底部设第三物料传输系统;所述第一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一平行托辊组、动力电机、第一传送链条以及纵向布置的第一传送轴,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为位于所述加热炉底部的多根间隔布置的托辊,所述第一传送轴位于加热炉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动力电机通过第一传送链条与第一传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组,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组,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加热炉底部的小滚轮组上;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二平行托辊组、第二传送链条以及纵向布置的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为多根间隔布置的托辊,所述第二传送轴与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传送轴末端通过第二传送链条与第二传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轴上设有第三锥齿轮组,所述第二平行托辊组一端设有与第三锥齿轮组啮合的第四锥齿轮组,所述第二平行托辊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系统底部的小滚轮组上;所述液压成型机上设有模架,所述模架包括可移动设置的凸模和固定设置的凹模,所述凸模与凹模相对设置,所形成的空间弯曲形状与扶正器弹簧片弯曲形状一致,所述凸模底端外沿设有防止物料掉下去的挡片。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出料口与所述液压成型机间设有物料运输小车及供其滑行的导轨。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运输小车包括工作台、升降台以及车厢,工作台设有靠电机驱动的滚轮,工作台内设有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的气缸,升降台顶端接车厢。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出料口为螺旋向下开口的筒状,所述物料运输小车车厢为平底锅状。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成型机为卧式液压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与所述第二平行托辊组与所述小滚轮组接触处设有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长度不短于冲压前凸模和凹模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凹模一端外沿设定位挡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系统采用传送履带,所述传送履带浸入所述冷却槽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传送履带另一端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履带上间隔设置有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实现连续进料,进料和加热同步进行,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宜于车间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物料传输系统和第二物料的结构简图;图3为液压成型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冲压前的俯视图;图5为图3冲压时的俯视图;图6为图3冲压完成后的俯视图;图7为物料运输小车结构示意图;图8为传输系统的平行托辊组与小滚轮组安装示意图;图中:1、加热炉,2、液压成型机,3、冷却槽,4、第一物料传输系统,5、加热炉进料口,6、第二物料传输系统,7、第三物料传输系统,8、加热炉出料口,9、物料运输小车,10、导轨,21、凸模,22、凹模,23、挡片,24、定位挡板,41、第一平行托辊组,42、动力电机,43、第一传送链条,44、第一传送轴,45、第一锥齿轮组,46、第二锥齿轮组,47、小滚轮组,61、第二平行托辊组,62、第二传送链条,63、第二传送轴,64、第三锥齿轮组,65、第四锥齿轮组,71、传送履带,91、工作台,92、升降台,93、车厢,94、滚轮,95、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6以及图8,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包括加热炉1、液压成型机2以及冷却槽3,加热炉内设第一物料传输系统4,加热炉进料口5接第二物料传输系统6,液压成型机2下方设冷却槽3,冷却槽3底部设第三物料传输系统7;第一物料传输系统4包括第一平行托辊组41、动力电机42、第一传送链条43以及第一传送轴44,动力电机42带动第一传送链条43转动,第一传送链条43带动第一传送轴44转动,第一传送轴44上设有第一锥齿轮组45,第一锥齿轮组45与第一平行托辊组41一端的第二锥齿轮组46啮合,第一平行托辊组41另一端设有与加热炉1底部小滚轮组47配合的螺纹,从而带动第一平行托辊组41沿一定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其上的物料在加热炉1中前进,同时螺纹的设置可以增大第一平行托辊组41与小滚轮组47的摩擦,起到防止打滑的作用;第二物料传输系统6包括第二平行托辊组61、第二传送链条62以及第二传送轴63,第一传送轴44末端接第二传送链条62,第二传送链条62带动第二传送轴63转动,第二传送轴63上设有第三锥齿轮组64,第三锥齿轮组64与第二平行托辊组61一端的第四锥齿轮组65啮合,第二平行托辊组61另一端设有与第二物料传输系统6底部小滚轮组47配合的螺纹。液压成型机2为卧式液压机,包括由可移动的凸模21和固定设置的凹模22组成的模架,凸模21与凹模22相对设置,所形成的空间弯曲形状与扶正器弹簧片弯曲形状一致,凸模21底端外沿焊接有挡片23,挡片23的长度不短于冲压前凸模21和凹模22间的距离,冲压时可挡住物料防止其掉入下方冷却槽3中,冲压完成后,操作液压成型机2使凸模21和凹模22间的距离增大,物料自掉入液压成型机2下方的冷却槽3中。同时,凹模22一端外沿焊接有定位挡板24,便于物料放置时的定位。第三物料传输系统7采用传送履带71,传送履带71浸入所述冷却槽3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传送履带71另一端的高度,采用如上设计是为了防止冷却槽3中冷却介质从传送履带71和冷却槽3连接的空隙处溢出。此外,传送履带71上还间隔设置有防止冷却后的扶正器弹簧片在上行过程中滑落的挡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工作时,启动动力电机42,带动第一传送链条43转动,第一传送链条43带动第一传送轴44转动,第一传送轴44上设有第一锥齿轮组45,第一锥齿轮组45与第二锥齿轮组46啮合,带动第一平行托辊组41转动,第一传送轴44带动第二传送链条62转动,第二传送链条62带动第二传送轴63转动,第二传送轴63上的第三锥齿轮组64与第四锥齿轮组65啮合,从而物料被送至加热炉1中加热,加热后的物料经第一物料传输系统4至加热炉出料口8,加热炉出料口8向下倾斜,加热后的物料从加热炉出料口8出来后,手动将物料放至液压成型机2上,使物料的一端抵靠在凹模22定位挡板24上,物料的底端搭在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液压成型机以及冷却槽,所述加热炉内设第一物料传输系统,所述加热炉进料口接第二物料传输系统,所述液压成型机下方设所述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底部设第三物料传输系统;所述第一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一平行托辊组、动力电机、第一传送链条以及纵向布置的第一传送轴,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为位于所述加热炉底部的多根间隔布置的托辊,所述第一传送轴位于加热炉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动力电机通过第一传送链条与第一传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组,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组,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加热炉底部的小滚轮组上;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二平行托辊组、第二传送链条以及纵向布置的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为多根间隔布置的托辊,所述第二传送轴与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传送轴末端通过第二传送链条与第二传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轴上设有第三锥齿轮组,所述第二平行托辊组一端设有与第三锥齿轮组啮合的第四锥齿轮组,所述第二平行托辊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系统底部的小滚轮组上;所述液压成型机上设有模架,所述模架包括可移动设置的凸模和固定设置的凹模,所述凸模与凹模相对设置,所形成的空间弯曲形状与扶正器弹簧片弯曲形状一致,所述凸模底端外沿设有防止物料掉下去的挡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液压成型机以及冷却槽,所述加热炉内设第一物料传输系统,所述加热炉进料口接第二物料传输系统,所述液压成型机下方设所述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底部设第三物料传输系统;所述第一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一平行托辊组、动力电机、第一传送链条以及纵向布置的第一传送轴,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为位于所述加热炉底部的多根间隔布置的托辊,所述第一传送轴位于加热炉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动力电机通过第一传送链条与第一传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组,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组,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加热炉底部的小滚轮组上;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二平行托辊组、第二传送链条以及纵向布置的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为多根间隔布置的托辊,所述第二传送轴与所述第一平行托辊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传送轴末端通过第二传送链条与第二传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轴上设有第三锥齿轮组,所述第二平行托辊组一端设有与第三锥齿轮组啮合的第四锥齿轮组,所述第二平行托辊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系统底部的小滚轮组上;所述液压成型机上设有模架,所述模架包括可移动设置的凸模和固定设置的凹模,所述凸模与凹模相对设置,所形成的空间弯曲形状与扶正器弹簧片弯曲形状一致,所述凸模底端外沿设有防止物料掉下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周玉华杨守亮董惠芹于洪锋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固邦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钻采工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