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80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线装置,该折线装置包括手柄、钳腮及两个钳嘴,折线装置还包括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分别设置在两个钳嘴上,在两个钳嘴闭合的情况下,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以形成折线缝隙,折线缝隙呈弯折状,需要折线时,工作人员将待折弯线放置在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之间,按压手柄使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通过弯折状的折线缝隙将待折弯线弯折。

Fo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折线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变电站二次线接线和配电柜安装过程中,电缆同端子排元器件连接时,接线头和导线桥架上,有很多地方需要连接线直角弯曲敷设,这样美观整齐,方便检修人员找线。在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一般需要用两个尖嘴钳夹住铜线对折进行作业,费时费力,且做出来的直角不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对铜线进行弯折时角度不精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线装置,该折线装置包括手柄、钳腮及两个钳嘴,折线装置还包括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分别设置在两个钳嘴上,在两个钳嘴闭合的情况下,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以形成折线缝隙,折线缝隙呈弯折状。进一步地,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均为折线板,折线板具有折弯段,折弯段以预定角度折弯。进一步地,预定角度为:120°、90°、75°、60°、45°或者30°。进一步地,第一折线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沿第一折线部的延伸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二折线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沿第二折线部的延伸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折线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沿第一折线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折线部的外表面与第一定位凹槽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沿第二折线部的延伸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分别焊接在两个钳嘴上。进一步地,第二折线部上设置有穿线通孔,以使待折弯线穿过。进一步地,第二折线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沿第二折线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穿线通孔的中心经过第二定位凹槽的中心线。进一步地,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的表面均涂设有防腐蚀漆层。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折线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钳嘴上的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在两个钳嘴闭合的情况下,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以形成折线缝隙,折线缝隙呈弯折状,需要折线时,工作人员将待折弯线放置在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之间,按压手柄使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通过弯折状的折线缝隙将待折弯线弯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折线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手柄;20、钳腮;30、钳嘴;41、第一折线部;42、第二折线部;43、第二折线部的外部;51、第一定位凹槽;52、第二定位凹槽;61、穿线通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在变电站二次线接线和JP柜安装过程中,电缆同端子排元器件连接时,接线头和导线桥架上,有很多地方需要连接线直角弯曲敷设,这样美观整齐,方便检修人员找线。在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一般需要用两个尖嘴钳夹住铜线对折进行作业,费时费力,且做出来的直角不标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线装置,包括手柄10、钳腮20及两个钳嘴30,折线装置还包括第一折线部41和第二折线部42,第一折线部41和第二折线部42分别设置在两个钳嘴30上,在两个钳嘴30闭合的情况下,第一折线部41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43以形成折线缝隙,折线缝隙呈弯折状,需要折线时,工作人员将待折弯线放置在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之间,按压手柄使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通过弯折状的折线缝隙将待折弯线弯折。为了将待折弯线折成工作人员想要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线部41和第二折线部42均为折线板,折线板具有折弯段,折弯段以预定角度折弯,需要折线时,工作人员将待折弯线放置在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之间,按压手柄使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43,通过具有预定角度的折线缝隙将待折弯线弯折成预定角度。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预定角度为:120°、90°、75°、60°、45°或者30°,优选地,折弯段的预定角度为90°。为了防止待折弯线在弯折过程中移动而导致折弯角度不准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线部4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51,第一定位凹槽51沿第一折线部41的延伸方向延伸,折线时,工作人员将待折弯线放入第一定位凹槽51中,通过第一定位凹槽51对待折弯线进行限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待折弯线在弯折过程中发生移动。为了进一步地防止待折弯线在弯折过程中移动而导致折弯角度不准确,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折线部4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52,第二定位凹槽52沿第二折线部42的延伸方向延伸,折线时,工作人员将待折弯线放入第二定位凹槽52中,通过第二定位凹槽52对待折弯线进行限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待折弯线在弯折过程中发生移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线部4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51,第一定位凹槽51沿第一折线部4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折线部42的外表面与第一定位凹槽51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52,第二定位凹槽52沿第二折线部42的延伸方向延伸,通过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使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共同对待弯折线进行定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待折弯线发生移动。为了使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与钳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线部41和第二折线部42分别焊接在两个钳嘴30上。为了进一步地对待折弯线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折线部42上设置有穿线通孔61,以使待折弯线穿过。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折线部4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52,第二定位凹槽52沿第二折线部42的延伸方向延伸,穿线通孔61的中心经过第二定位凹槽52的中心线。为了防止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发生腐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线部41和第二折线部42的表面均涂设有防腐蚀漆层。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折线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钳嘴上的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在两个钳嘴闭合的情况下,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以形成折线缝隙,折线缝隙呈弯折状,需要折线时,工作人员将待折弯线放置在第一折线部和第二折线部之间,按压手柄使第一折线部扣合在第二折线部的外部,通过弯折状的折线缝隙将待折弯线弯折。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装置包括手柄(10)、钳腮(20)及两个钳嘴(30),所述折线装置还包括第一折线部(41)和第二折线部(42),所述第一折线部(41)和所述第二折线部(4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钳嘴(30)上,在两个所述钳嘴(30)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折线部(41)扣合在所述第二折线部(42)的外部以形成折线缝隙,所述折线缝隙呈弯折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装置包括手柄(10)、钳腮(20)及两个钳嘴(30),所述折线装置还包括第一折线部(41)和第二折线部(42),所述第一折线部(41)和所述第二折线部(4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钳嘴(30)上,在两个所述钳嘴(30)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折线部(41)扣合在所述第二折线部(42)的外部以形成折线缝隙,所述折线缝隙呈弯折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部(41)和所述第二折线部(42)均为折线板,所述折线板具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以预定角度折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120°、90°、75°、60°、45°或者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部(4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51),所述第一定位凹槽(51)沿所述第一折线部(41)的延伸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线部(4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52),所述第二定位凹槽(52)沿所述第二折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晔赵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