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72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包括中空的上压杆、开口向上的气缸、弹簧、衬套、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珠;所述衬套固定在气缸的腔体内部靠近下部处;所述上压杆设在气缸的腔体内,其下端伸入所述衬套中;所述弹簧套设在上压杆的外侧;所述弹珠设在所述气缸空腔底端处垂直开设的上料通道中;所述活塞与上压杆的下端部处配合设置,使气缸的空腔下部形成密封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传统上使用钢材的弊端,改用塑胶材质,更加节能、环保;可全回收利用,回收时不需要经由人工设备拆卸,回收效率高,成本降低进而增加回收意愿,避免浪费资源,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
,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
技术介绍
泵,一种用以增加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使之输送流动的机构,是一种用来移动液体、气体或特殊流体介质的装置,即是对流体作功的机械。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装有化妆品或日化用品或真空瓶,所使用的泵内使用弹簧及钢珠,皆为金属材质,传统钢制的弹簧及钢珠装配后,因需要進行拆卸分离作业,整体的回收成本高于直接生产制造,所以基本上不回收,因此会增加环境负担。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回收成本偏高,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包括中空的上压杆、开口向上的气缸、弹簧、衬套、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珠;所述衬套固定在气缸的腔体内部靠近下部处;所述上压杆设在气缸的腔体内,其下端伸入所述衬套中;所述弹簧套设在上压杆的外侧;所述弹珠设在所述气缸空腔底端处垂直开设的上料通道中;所述活塞与上压杆的下端部处配合设置,使气缸的空腔下部形成密封空间;当上压杆受到压力向下运动时,弹簧被压缩,弹珠的位置不变,上压杆与活塞向下移动,上压杆的内部空腔与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连通,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中的内容物受到负压吸力,被吸入上压杆的内部空腔中,并从上压杆的上部排出;当上压杆失去压力向上弹回时,弹簧伸展,上压杆与活塞向上移动,上压杆的内部空腔与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不再连通,弹珠受到负压力向上移动,使得外部物料通过所述上料通道进入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进一步的,所述通道两端的宽度小于弹珠的直径长度,所述通道中部的宽度大于弹珠的直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侧壁的截面呈外侧高内侧低的阶梯形。进一步的,所述衬套为中空的柱体,其侧壁上端不高于所述气缸的侧壁上端,其外侧壁中部处设有环形的下卡板,所述下卡板对应卡嵌固定在所述气缸的阶梯面处。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杆的外侧壁上部处设有环形的上压板,所述弹簧位于上压板与下卡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杆的下部设有通孔,所述上压杆与活塞之间设有间距,当上压杆下压时,活塞保持不动,上压杆上的通孔移动至上压杆与活塞之间的间距处,从而使上压杆的内部空腔与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连通,上压杆继续下压,此时活塞与上压杆同步运动,使得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体积减小,从而使得密封空腔内的内容物被吸入上压杆中;当上压杆回弹时,上压杆上的通孔离开上压杆与活塞之间的间距处,从而使得上压杆的内部空腔与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分离,上压杆继续上升,此时活塞与上压杆同步运动,使得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体积变大,从而带动弹珠向上移动,使得外部物料通过所述上料通道进入气缸下部的密封空腔。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杆、气缸、弹簧、衬套、活塞、弹珠全部采用塑料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传统上使用钢材的弊端,改用塑胶材质,更加节能、环保;可全回收利用,回收时不需要经由人工设备拆卸,回收效率高,成本降低进而增加回收意愿,避免浪费资源,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包括中空的上压杆1、开口向上的气缸2、弹簧3、衬套4、活塞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珠6;所述衬套4固定在气缸2的腔体内部靠近下部处;所述上压杆1设在气缸2的腔体内,其下端伸入所述衬套4中;所述弹簧3套设在上压杆1的外侧;所述弹珠6设在所述气缸2空腔底端处垂直开设的上料通道中;所述活塞5与上压杆1的下端部处配合设置,使气缸2的空腔下部形成密封空间;当上压杆1受到压力向下运动时,弹簧3被压缩,弹珠6的位置不变,上压杆1与活塞5向下移动,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连通,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中的内容物受到负压吸力,被吸入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中,并从上压杆1的上部排出;当上压杆1失去压力向上弹回时,弹簧3伸展,上压杆1与活塞5向上移动,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不再连通,弹珠6受到负压力向上移动,使得外部物料通过所述上料通道进入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进一步的,所述通道两端的宽度小于弹珠的直径长度,所述通道中部的宽度大于弹珠的直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气缸2侧壁的截面呈外侧高内侧低的阶梯形。进一步的,所述衬套4为中空的柱体,其侧壁上端不高于所述气缸2的侧壁上端,其外侧壁中部处设有环形的下卡板,所述下卡板对应卡嵌固定在所述气缸2的阶梯面处。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杆1的外侧壁上部处设有环形的上压板,所述弹簧3位于上压板与下卡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杆1的下部设有通孔,所述上压杆1与活塞5之间设有间距,当上压杆1下压时,活塞5保持不动,上压杆1上的通孔移动至上压杆1与活塞5之间的间距处,从而使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连通,上压杆1继续下压,此时活塞5与上压杆1同步运动,使得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体积减小,从而使得密封空腔内的内容物被吸入上压杆1中;当上压杆1回弹时,上压杆1上的通孔离开上压杆1与活塞5之间的间距处,从而使得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分离,上压杆1继续上升,此时活塞5与上压杆1同步运动,使得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体积变大,从而带动弹珠6向上移动,使得外部物料通过所述上料通道进入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杆1、气缸2、弹簧3、衬套4、活塞5、弹珠6全部采用塑料材质,当产品需要回收时,因材质均采用塑料,所以可以整体回收处理,无需人工分离塑料及金属部件,可以降低回收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包括中空的上压杆(1)、开口向上的气缸(2)、弹簧(3)、衬套(4)、活塞(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珠(6);所述衬套(4)固定在气缸(2)的腔体内部靠近下部处;所述上压杆(1)设在气缸(2)的腔体内,其下端伸入所述衬套(4)中;所述弹簧(3)套设在上压杆(1)的外侧;所述弹珠(6)设在所述气缸(2)空腔底端处垂直开设的上料通道中;所述活塞(5)与上压杆(1)的下端部处配合设置,使气缸(2)的空腔下部形成密封空间;当上压杆(1)受到压力向下运动时,弹簧(3)被压缩,弹珠(6)的位置不变,上压杆(1)与活塞(5)向下移动,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连通,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中的内容物受到负压吸力,被吸入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中,并从上压杆(1)的上部排出;当上压杆(1)失去压力向上弹回时,弹簧(3)伸展,上压杆(1)与活塞(5)向上移动,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不再连通,弹珠(6)受到负压力向上移动,使得外部物料通过所述上料通道进入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包括中空的上压杆(1)、开口向上的气缸(2)、弹簧(3)、衬套(4)、活塞(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珠(6);所述衬套(4)固定在气缸(2)的腔体内部靠近下部处;所述上压杆(1)设在气缸(2)的腔体内,其下端伸入所述衬套(4)中;所述弹簧(3)套设在上压杆(1)的外侧;所述弹珠(6)设在所述气缸(2)空腔底端处垂直开设的上料通道中;所述活塞(5)与上压杆(1)的下端部处配合设置,使气缸(2)的空腔下部形成密封空间;当上压杆(1)受到压力向下运动时,弹簧(3)被压缩,弹珠(6)的位置不变,上压杆(1)与活塞(5)向下移动,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连通,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中的内容物受到负压吸力,被吸入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中,并从上压杆(1)的上部排出;当上压杆(1)失去压力向上弹回时,弹簧(3)伸展,上压杆(1)与活塞(5)向上移动,上压杆(1)的内部空腔与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不再连通,弹珠(6)受到负压力向上移动,使得外部物料通过所述上料通道进入气缸(2)下部的密封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两端的宽度小于弹珠的直径长度,所述通道中部的宽度大于弹珠的直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侧壁的截面呈外侧高内侧低的阶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塑可回收环保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琦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