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67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包括筐型搅拌桨、振动筒、搅拌轴,所述振动筒包括内振动筒、外振动筒、固定端头,搅拌轴套在内振动筒与外振动筒之间,所述内振动筒的上端设有上端头,上端头采用向外凸起的球形结构,所述上端头与凸轮接触连接,所述凸轮装配在驱动轴上。本申请中搅拌器的搅拌桨在凸轮的作用下,可以在容器内上下振动,使搅拌的范围更大,调和更加均匀;当搅拌桨选用筐型搅拌桨时拉绳随凸轮做周期运动,拉动拉块,使搅拌桨圆面半径也发生变化,有利于调和;同时,在搅拌桨不断的上下振动、以及搅拌桨形状的变化过程中,原材料不会挂在搅拌桨上,能及时的抖落,不会造成物料团聚的情况,使调和更加细腻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
技术介绍
农药生产中调和设备,以搅拌高粘度糊状料以及粘滞性固体物料为主,适合于液-液相混合及固-液相混合伴有充气、传热、改性等其他一些过程的搅拌操作,目前的调和器一般由搅拌器、容器、传动装置以及容器升降机构等,常用的搅拌器头为筐型搅拌桨、拍型搅拌桨,其中框型搅拌桨,强度降低,适用于工作阻力小的低粘度物料的搅拌,拍型搅拌桨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作用面积大适用于中等粘度物料的调和。对于农药生产中一些液-液或者固-液相调和时,搅拌器的筐型搅拌桨在容器内的相对高度不能调整,使得底部或者上部的调和效果不好;筐型搅拌桨的形状也不能变化,搅拌桨的圆面半径也不能变化,使得运动轨迹中的搅拌作用不变,不利于搅拌效果;物料搅拌时,物料会挂在搅拌桨上,不能及时的抖落,有些药物会再搅拌桨上产生团聚的情况,不利于调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包括筐型搅拌桨、振动筒、搅拌轴,所述振动筒包括内振动筒、外振动筒、固定端头,其中所述内振动筒套在外振动筒内,内振动筒与外振动筒的下端通过固定端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搅拌轴采用筒状结构,搅拌轴套在内振动筒与外振动筒之间,所述搅拌轴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沿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内振动筒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想配合的滑条,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外振动筒的上边缘内侧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位于第二限位环与固定端头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装配有多个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端头上安装有筐型搅拌桨;所述内振动筒的上端设有上端头,上端头采用向外凸起的球形结构,所述上端头与凸轮接触连接,所述凸轮装配在驱动轴上。具体地,所述内振动筒的长度大于振动轴的长度,外振动筒的长度小于振动轴的长度。具体地,所述筐型搅拌桨采用不锈钢丝或者尼龙丝制成。具体地,所述筐型搅拌桨的所有不锈钢丝或者尼龙绳的中点通过卡扣固定在拉块上,拉块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端头的下出线孔、内振动筒,从内振动筒上端的上出线孔中穿出,并固定在凸轮的固定轴上,其中固定轴装配在凸轮上与驱动轴相对的一面,且固定轴设在凸轮上距离驱动轴最远的边缘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搅拌器的搅拌桨在凸轮的作用下,可以在容器内上下振动,使搅拌的范围更大,调和更加均匀;当搅拌桨选用筐型搅拌桨时拉绳随凸轮做周期运动,拉动拉块,使搅拌桨圆面半径也发生变化,有利于调和;同时,在搅拌桨不断的上下振动、以及搅拌桨形状的变化过程中,原材料不会挂在搅拌桨上,能及时的抖落,不会造成物料团聚的情况,使调和更加细腻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使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中1筐型搅拌桨,2固定端头,3内振动筒,31上端头,32滑条,33上出线孔,4外振动筒,41第二限位环,5拉绳,6搅拌轴,61装配接头,62第一限位环,7凸轮,71驱动轴,72固定轴,8复位弹簧,101内齿轮,102转臂,103行星齿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包括筐型搅拌桨1、振动筒、搅拌轴6,所述振动筒包括内振动筒3、外振动筒4、固定端头2,其中所述内振动筒3套在外振动筒4内,内振动筒3与外振动筒4的下端通过固定端头2连接在一起,所述内振动筒3、外振动筒4、固定端头3可采用一体结构,所述搅拌轴6采用筒状结构,搅拌轴6套在内振动筒3与外振动筒4之间,所述搅拌轴6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沿搅拌轴6的轴向设置,内振动筒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想配合的滑条32,使得振动筒能够沿搅拌轴6的轴向上下滑动,但是不会绕搅拌轴6做圆周旋转,所述搅拌轴6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62,第一限位环62的最大半径小于外振动筒4的内径,外振动筒4的上边缘内侧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41,第一限位62环位于第二限位环41与固定端头2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62与第二限位环41之间装配有多个复位弹簧8,所述固定端头2上安装有筐型搅拌桨1;所述内振动筒3的上端设有上端头31,上端头31采用向外凸起的球形结构,所述上端头31与凸轮7接触连接,所述凸轮7装配在驱动轴71上。具体地,所述内振动筒3的长度大于振动轴6的长度,外振动筒4的长度小于振动轴6的长度。具体地,所述筐型搅拌桨1采用不锈钢丝或者尼龙丝制成,多条不锈钢丝或者尼龙绳弯曲后,两端固定在固定端头3上,形成网状的筐型搅拌桨。具体地,所述筐型搅拌桨1的所有不锈钢丝或者尼龙绳的中点通过卡扣固定在拉块51上,拉块51与拉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拉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端头的下出线孔21、内振动筒3,从内振动筒3上端的上出线孔33中穿出,并固定在凸轮7的固定轴72上,其中固定轴72装配在凸轮7上与驱动轴71相对的一面,避免拉绳5绕在驱动轴71上,且固定轴72设在凸轮7上距离驱动轴71最远的边缘上。如图3所示,使用时与普通搅拌器一样,所述搅拌轴6的端部装配在驱动齿轮101上,带动搅拌轴6转动,驱动轴6固定在外壳上,并与振动电机机械连接在一起,驱动轴6可以通过联轴器与振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一起,或者驱动轴6上装配有振动驱动齿轮,振动驱动齿轮与振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的齿轮啮合在一起。其工作原理为: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齿轮101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行搅拌调和,同时驱动轴71带动凸轮7转动的时候,振动筒会上下振动,其行程为凸轮7到驱动轴71中心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差,当凸轮7距离驱动轴71中心半径最大的位置接触上端头31时,向下压内振动筒3,使筐型搅拌桨1向下运动,固定端头2在其行程最下方,固定轴72位于靠近上端头31的位置,拉线变松,使得筐型搅拌桨1的不锈钢丝或者尼龙丝弯曲度最小;当凸轮7距离驱动轴71中心半径最小的位置接触上端头31时,复位弹簧8向上的弹力使得外振动筒4向上运动,固定端头51位于其行程的最上方,同时固定轴72位于远离上端头31的位置,拉线5拉动拉块51向上,使得筐型搅拌桨1的不锈钢丝或者尼龙丝弯曲度最大,这样同时实现了筐型搅拌桨1的上下运动和形变,有利于各种成分的调和。本技术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筐型搅拌桨、振动筒、搅拌轴,所述振动筒包括内振动筒、外振动筒、固定端头,其中所述内振动筒套在外振动筒内,内振动筒与外振动筒的下端通过固定端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搅拌轴采用筒状结构,搅拌轴套在内振动筒与外振动筒之间,所述搅拌轴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沿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内振动筒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条,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外振动筒的上边缘内侧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位于第二限位环与固定端头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装配有多个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端头上安装有筐型搅拌桨;所述内振动筒的上端设有上端头,上端头采用向外凸起的球形结构,所述上端头与凸轮接触连接,所述凸轮装配在驱动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加工设备用的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筐型搅拌桨、振动筒、搅拌轴,所述振动筒包括内振动筒、外振动筒、固定端头,其中所述内振动筒套在外振动筒内,内振动筒与外振动筒的下端通过固定端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搅拌轴采用筒状结构,搅拌轴套在内振动筒与外振动筒之间,所述搅拌轴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沿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内振动筒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条,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外振动筒的上边缘内侧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位于第二限位环与固定端头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装配有多个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端头上安装有筐型搅拌桨;所述内振动筒的上端设有上端头,上端头采用向外凸起的球形结构,所述上端头与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辉秦汉生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仕邦农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