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位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55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卧位椅,包括面部支撑框、支腿和置物板,所述面部支撑框底面铰接多根支腿,所述置物板设于多根支腿中;所述面部支撑框呈两侧边为弧形的三角形的形状;所述面部支撑框表面设有软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于病人需要俯卧进行设计,并且具有置物空间,在使用时可以提高病人俯卧舒适度,并且置物板可以防止书本或其他娱乐设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A kind of reclining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位椅
本技术属于眼科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位椅。
技术介绍
目前,在眼科手术中,玻璃体手术的术后护理由于其特殊性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难点,患者需要长时间以俯卧的姿势以进行术后恢复,同时这也是引起患者不适和耐受性差的主要原因。有效的俯卧时间及姿势避免了因俯卧位不正确而导致的手术失败以及并发症的发生。通常进行完该手术后,无论是俯卧位、坐位、站立位均要求面部向下每天12-16小时以上,注入气体时俯卧位时间一般为1周,这导致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大大加深,长时间俯卧可以引起头晕、眼肿、颈肩背部腰腿疼痛、肢体麻木、食欲不振、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甚至会引发进一步的眼部疾病,非常影响手术效果。同时,考虑到本手术的患者通常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此也存在作为便器的需求。因此,针对眼科手术后的卧位护理问题,目前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尽量减少俯卧位姿势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技术提出一种卧位椅,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卧位椅,包括面部支撑框、支腿和置物板,所述面部支撑框底面铰接多根支腿,所述置物板设于多根支腿中。进一步的,所述面部支撑框呈与人脸相近的形状,具体的说,呈两侧边为弧形的三角形的形状。进一步的,所述面部支撑框表面设有软质层,软质层可以是充气气囊、填充有织物或羽绒的皮革垫层、橡胶中的任一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所述面部支撑框的底边铰接椅盖。进一步的,所述支腿为固定于面部支撑框底面的多根圆柱体。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板包括矩形板和设于矩形板四角的主动支撑件,所述主动支撑件为弧度与支腿相同的弧形件,所述主动支撑件紧贴支腿设置,所述置物板通过主动支撑件嵌合于支腿中。进一步的,置物板两侧设有侧耳。进一步的,所述支腿包括一轨道支腿和多个定位支腿,所述轨道支腿表面设有齿条。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支撑件包括一轨道主动支撑件,所述轨道主动支撑件与所述轨道支腿配合,所述轨道主动支撑件处后侧的置物板侧立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铰接操作杆。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与凸起铰接处设有多个轮齿,所述多个轮齿与轨道支腿的齿条配合。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所述操作杆进行升降动作,所述操作杆的铰接孔呈椭圆形,以便于所述凸起在铰接孔中运动。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面部支撑框的角度调整,所述支腿与所述面部支撑框铰接,具体的采用球面副进行铰接,以增大运动范围,所述支腿均可调整高度,所述支腿调整高度的结构为,支腿分为2部分,2部分支腿螺纹连接,位于上部的支腿表面设有防滑套,以方便通过转动上部支腿实现支腿高度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中部设有螺孔,螺孔连接第一螺栓。进一步的,为进一步固定置物板,可在一个或多个定位支腿设置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与所述主动支撑件相对设置于定位支腿表面,与辅助支撑件相对应的主动支撑件的两侧边均设有延伸条,延伸条延伸至所述辅助支撑件,且两侧的延伸条重合。进一步的,延伸条采用弹性钢条或铜条。进一步的,延伸条重合处设有穿过扎带的第二螺栓,所述辅助支撑件表面设有螺孔位,所述第二螺栓与螺孔位连接。本装置的使用方法是,病人需要俯卧,在进行俯卧时,把脸部放于面部支撑框中。置物板可用于放置书本、手机等,需要调节高度时,首先拧开第二螺栓,此时螺栓会使得所述辅助支撑件离开支腿表面,进而此处的紧固状态解除,此处的主动支撑件可以沿着支腿上下运动。然后,松开所述第一螺栓,操作操纵杆来回转动以控制置物板的升降;本技术在病人结束卧位状态后,还可以当作便器使用。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针对于病人需要俯卧进行设计,并且具有置物空间,在使用时可以提高病人俯卧舒适度,并且置物板可以防止书本或其他娱乐设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2、本技术中的置物板升降采用便捷的升降手段,且置物板两侧设有侧耳,侧耳平时也可以用来放置手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斜二侧视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图4为辅助支撑件连接示意图,图5为辅助支撑件连接俯视角度示意图,图6为支腿与面部支撑框连接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角度调节装置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3中的角度调节装置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3中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中,1、面部支撑框,2、第二支腿,3、第三支腿,4、第四支腿,5、置物板,6、操作杆,7、轨道主动支撑件,8、豁口,9、齿条,10、铰接孔,11、第一螺栓,12、轮齿,13、第一支腿,14、侧耳,21、椅盖,31、辅助支撑件,32、第二螺栓,33、第一延伸条,34、第二延伸条,35、主动支撑件,36、上部支腿,37、下部支腿,38、球面副,101、第一圆筒,102、第二圆筒,103、面部支撑框主体,104、面部支撑框底框,105、剪叉升降平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能尽量减少俯卧位姿势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技术提出一种卧位椅,具体方案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卧位椅,包括面部支撑框1、支腿和置物板5,所述面部支撑框1底面铰接多根支腿,所述置物板5设于多根支腿中。所述面部支撑框1可以用来支撑患者俯卧时的面部,所述支腿用来支撑面部支撑框1,所述置物板5可用于放置物品。所述面部支撑框1呈与人脸相近的形状,具体的说,呈两侧边为弧形的三角形的形状。所述面部支撑框1表面设有软质层,软质层可以是充气气囊、填充有织物或羽绒的皮革垫层、橡胶等。面部支撑框1采用此种设置,能够最大化减少患者面部所受的压力,提高患者俯卧时的舒适度。所述面部支撑框1的底边铰接椅盖21,关于椅盖21,实际上有两种作用,第一,作为便器使用,可以在竖直状态下充当靠背,第二,可以在的平躺的状态充当马桶盖。所述支腿为固定于面部支撑框1底面的多根圆柱体。所述置物板5包括矩形板和设于矩形板四角的主动支撑件,所述主动支撑件为弧度与支腿相同的弧形件,所述主动支撑件紧贴支腿设置,所述置物板5通过主动支撑件嵌合于支腿中。置物板5两侧设有侧耳14,可用于平时放手臂。采用置物板5和支撑件的好处是,支撑件为竖向设置的紧贴支腿的件,与支腿之间产生水平向的阻挡力,可以起到辅助固定置物板5位置的作用。所述支腿包括一轨道支腿和多个定位支腿,所述轨道支腿表面设有齿条9。在本实施例中,设有1根轨道支腿和3根定位支腿,1根轨道支腿和3个定位支腿在平面上呈矩形形状。如图1所示,第一支腿13、第二支腿2、第三支腿3为定位支腿,第四支腿4为轨道支腿。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动支撑件包括一轨道主动支撑件7,所述轨道主动支撑件7与所述轨道支腿配合,所述轨道主动支撑件7处后侧的置物板5侧立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铰接操作杆6。所述操作杆6与凸起铰接处设有多个轮齿12,所述多个轮齿12与轨道支腿的齿条9配合。为了方便所述操作杆6进行升降动作,所述操作杆6的铰接孔10呈椭圆形,以便于所述凸起在铰接孔10中运动。所述凸起中部设有螺孔,螺孔连接第一螺栓11。图6所示,为了实现对面部支撑框1的角度调整,所述支腿与所述面部支撑框1铰接,具体的采用球面副38进行铰接,以增大运动范围,所述支腿均可调整高度,所述支腿调整高度的结构为,支腿分为2部分,即上部支腿36和下部支腿37,2部分支腿螺纹连接,位于上部的支腿表面设有防滑套,以方便通过转动上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支撑框、支腿和置物板,所述面部支撑框底面铰接多根支腿,所述置物板设于多根支腿中;所述面部支撑框呈两侧边为弧形的三角形的形状;所述面部支撑框表面设有软质层;或所述面部支撑框包括面部支撑框主体和面部支撑框底边,软质层设于面部支撑框主体表面,所述面部支撑框主体和面部支撑框底边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支撑框、支腿和置物板,所述面部支撑框底面铰接多根支腿,所述置物板设于多根支腿中;所述面部支撑框呈两侧边为弧形的三角形的形状;所述面部支撑框表面设有软质层;或所述面部支撑框包括面部支撑框主体和面部支撑框底边,软质层设于面部支撑框主体表面,所述面部支撑框主体和面部支撑框底边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位椅,其特征在于,软质层为充气气囊、填充有织物或羽绒的皮革垫层、橡胶中的任一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支撑框的底边铰接椅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为固定于面部支撑框底面的多根圆柱体;所述置物板包括矩形板和设于矩形板四角的主动支撑件,所述主动支撑件为弧度与支腿相同的弧形件,所述主动支撑件紧贴支腿设置,所述置物板通过主动支撑件嵌合于支腿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一轨道支腿和多个定位支腿,所述轨道支腿表面设有齿条;所述主动支撑件包括一轨道主动支撑件,所述轨道主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英李红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