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识输液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55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定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标识输液贴,包括输液贴本体,所述输液贴本体的前侧面上设有粘接层,所述输液贴本体的后侧面上设有穿刺区域,所述粘接层的前侧面上设有压紧垫,所述粘接层的前侧面上还设有背胶,所述透气层的表面设有拇指按压区域,所述透气层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按压方向指示箭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压紧垫实现对穿刺部位进行压紧,且通过设置的透明观察区域,方便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血,解决了一般的输液贴不利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的问题;另外通过设置的拇指按压区域以及按压方向指示箭头,提示患者用拇指按压正确的位置,解决了一般的输液贴上没有标识,按压位置错误会造成穿刺部位渗血的问题。

An infusion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识输液贴
本技术涉及固定贴
,具体为一种标识输液贴。
技术介绍
患者在住院治疗时,会进行输液治疗,在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一般需要用到输液贴将输液针头进行固定,输液贴,即在输液的时候将针固定在输液部位的胶布。但是一般的输液贴其上没有任何标识,对于儿童以及老年人来说,如果任意按压输液贴上的某一位置,可能会造成按压位置错误出现渗血的情况,不利于治疗过程的进行,且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标识输液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识输液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输液贴上没有任何标识,可能会造成按压位置错误出现渗血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识输液贴,包括输液贴本体,所述输液贴本体的前侧面上设有粘接层,所述输液贴本体的后侧面上设有穿刺区域,所述粘接层的前侧面上设有压紧垫,所述压紧垫的前侧面上设有纯绵层,所述压紧垫上还设有透明观察区域,且所述透明观察区域位于所述压紧垫的中央位置处,所述粘接层的前侧面上还安装有连接条,且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粘接层之间紧密粘接,所述输液贴本体的后侧面上还设有透气层,且所述输液贴本体、所述粘接层以及所述透气层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穿刺区域呈圆形。优选的,所述纯绵层与所述压紧垫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粘接层的前侧面上还设有背胶,且所述压紧垫位于所述粘接层与所述背胶之间。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表面设有拇指按压区域,所述拇指按压区域内设有若干个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防滑条纹。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按压方向指示箭头,且所述拇指按压区域位于两个所述按压方向指示箭头之间。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文字标记区域,且两个所述按压方向指示箭头位于两个所述文字标记区域之间。优选的,所述输液贴本体的左侧面上还安装有弧形受力卷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穿刺区域,提示医护人员正确的穿刺位置,另外通过设置的压紧垫实现对穿刺部位进行压紧,且通过设置的透明观察区域,方便及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血,解决了一般的输液贴不利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拇指按压区域以及按压方向指示箭头,提示儿童或者老年人用拇指按压正确的位置,且通过设置的防滑条纹,增大输液贴本体与拇指之间的摩擦力,使按压输液贴本体更加顺利,另外通过设置的弧形受力卷条,避免外力作用在输液贴本体上,造成输液贴本体的拐角被掀起,进一步造成输液贴本体从手臂上掉落,解决了一般的输液贴其上没有任何标识,对于儿童以及老年人来说,如果任意按压输液贴上的某一位置,可能会造成按压位置错误出现渗血的情况,不利于治疗过程的进行,且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液贴本体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输液贴本体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液贴本体;11、粘接层;12、穿刺区域;13、压紧垫;131、纯绵层;132、透明观察区域;14、连接条;15、透气层;2、背胶;3、拇指按压区域;31、防滑条纹;4、按压方向指示箭头;5、文字标记区域;6、弧形受力卷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标识输液贴,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输液贴本体1,输液贴本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粘接层11,输液贴本体1的后侧面上设有穿刺区域12,粘接层11的前侧面上设有压紧垫13,压紧垫13的前侧面上设有纯绵层131,纯绵层131与压紧垫1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压紧垫13上还设有透明观察区域132,且透明观察区域132位于压紧垫13的中央位置处,粘接层11的前侧面上还安装有连接条14,且连接条14与粘接层11之间紧密粘接,输液贴本体1的后侧面上还设有透气层15,且输液贴本体1、粘接层11以及透气层15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粘接层11的前侧面上还设有背胶2,且压紧垫13位于粘接层11与背胶2之间。本实施例中,穿刺区域12呈圆形,且穿刺区域12的表面为红色,在使用时,方便医护人员直观的找到穿刺区域12的位置,节省寻找穿刺区域12所在位置的时间。具体的,纯绵层131采用棉纤维材料制成,棉纤维材料具有吸湿性,透气性极佳,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且对人体有益无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穿刺区域12,提示医护人员正确的穿刺位置,通过设置的压紧垫13实现对穿刺部位进行压紧,且通过设置的透明观察区域132,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的情况,解决了一般的输液贴不利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的问题。实施例2在具体操作中,对于儿童或者老年人来说,其在按压输液贴本体1的时候,存在按压的位置出现错误,进一步造成穿刺部位出现渗血的情况,不利于治疗过程的进行,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透气层15以及输液贴本体1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透气层15的表面设有拇指按压区域3,拇指按压区域3内设有若干个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防滑条纹31,透气层15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按压方向指示箭头4,且拇指按压区域3位于两个按压方向指示箭头4之间,透气层15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文字标记区域5,且两个按压方向指示箭头4位于两个文字标记区域5之间,输液贴本体1的左侧面上还安装有弧形受力卷条6。本实施例中,拇指按压区域3的形状与大拇指的形状相类似,以便直观的提示老年人以及儿童该用拇指按压此位置,避免出现按压位置错误出现渗血的情况。具体的,通过设置的按压方向指示箭头4,以提示老年人以及儿童,在按压输液贴本体1的时候,该朝着哪个方向进行按压,避免出现按压方向错误,造成输液贴本体1粘贴在手臂上不牢固。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文字标记区域5,可在文字标记区域5上写明提示的文字,方便患者阅读之后,明晓正确的按压方法,且文字标记区域5上还可以贴上卡通人物,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减少患儿对输液的恐惧感。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拇指按压区域3、按压方向指示箭头4以及文字标记区域5,来提示患者该怎样正确按压输液贴本体1,避免出现按压位置出错,造成穿刺部位出现渗血的情况,解决了一般的输液贴上没有任何标识,对于儿童以及老年人来说,如果任意按压输液贴上的某一位置,可能会造成按压位置错误出现渗血的情况,不利于治疗过程的进行,且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本技术的标识输液贴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识输液贴,包括输液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贴本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粘接层(11),所述输液贴本体(1)的后侧面上设有穿刺区域(12),所述粘接层(11)的前侧面上设有压紧垫(13),所述压紧垫(13)的前侧面上设有纯绵层(131),所述压紧垫(13)上还设有透明观察区域(132),且所述透明观察区域(132)位于所述压紧垫(13)的中央位置处,所述粘接层(11)的前侧面上还安装有连接条(14),且所述连接条(14)与所述粘接层(11)之间紧密粘接,所述输液贴本体(1)的后侧面上还设有透气层(15),且所述输液贴本体(1)、所述粘接层(11)以及所述透气层(15)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识输液贴,包括输液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贴本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粘接层(11),所述输液贴本体(1)的后侧面上设有穿刺区域(12),所述粘接层(11)的前侧面上设有压紧垫(13),所述压紧垫(13)的前侧面上设有纯绵层(131),所述压紧垫(13)上还设有透明观察区域(132),且所述透明观察区域(132)位于所述压紧垫(13)的中央位置处,所述粘接层(11)的前侧面上还安装有连接条(14),且所述连接条(14)与所述粘接层(11)之间紧密粘接,所述输液贴本体(1)的后侧面上还设有透气层(15),且所述输液贴本体(1)、所述粘接层(11)以及所述透气层(15)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域(12)呈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绵层(131)与所述压紧垫(1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马燕赵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