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336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属于农业设施栽培及设施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在钢架大棚北侧内沿着棚边构建一条以岩石块料为主材的蓄热墙。蓄热墙采用岩石块料在石笼网箱中填充堆码构筑面成。本装置构造简单,技术可靠,晴天蓄热墙大棚最高温比PO膜大棚高3.25℃,阴天蓄热墙增温约6℃。夜间最低温比PO膜大棚增高5.4℃‑5.6℃。在阴天条件下,蓄热墙大棚的RH在白天可以下降到90%以下,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病害控制。本装置构造简单,技术可靠,解决了钢架大棚应用于冬季生产中保温性差、园艺作物越冬困难的问题,可有效提高钢架大棚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属于农业设施栽培及设施装备

技术介绍
设施栽培作为一项利用特殊栽培环境和手段的技术,可通过多种人工措施有效调节园艺作物生长环境,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外界环境、生长条件的要求,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主要有以下优势:1、不受季节环境限制,可进行周年生产。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反季节消费需求增加,尤其是花卉,周年生产可以给人们提供不同色彩的同时带来心情愉悦的感受。2、可人为调控各因素条件,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设施栽培在设施内的各种环境因素相对稳定,可针对目标作物所需的条件来调控,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需求。3、设施区域集中,方便管理。温室内区域相较于露地,环境条件可控的条件下,集中管理可节约劳动力,降低设备损耗等投入,各温室间位置也相对集中,便于统一管理。4、受外界干扰较少,能生产出优质高档产品,经济效益高。在相对密闭环境中,产品品质受外界影响较小,从而保证产品品质的均一性,有效提高经济效益。设施栽培中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设施水平低,科技含量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发展设施栽培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体系。目前我国的设施栽培面积处于世界领先,但其中90%以上都是以简易型设施为主,结构简易、设备简陋、土地利用率低、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利于机械操作、设施的建造标准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绝大部分温室还谈不上温、光、水、气等环境的综合调节控制。2、产品安全质量及环境危害问题严重。由于设施结构不合理,加上环境调控能力差,造成病虫害大量发生,致使农药使用过量;有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在设施栽培中,土壤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溶的密闭环境中,复种指数高,肥料用量大,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板结化,多年连作会造成土壤耕层盐分积累严重,形成次生盐渍化。3、标准化技术体系尚未完善。设施栽培仍以传统栽培技术为主,缺乏基于作物品种特性及土壤、设施环境的科学量化的管理指标。4、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低。我国花卉设施栽培的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都远远低于国外。以人均管理温室面积为例,我国仅仅相当于日本的1/5、部分欧洲国家的1/50、美国的1/300(杨艳珊,2011)。针对钢架大棚在实际生产中增温途径缺乏、保温效果差的现状,国内相关研究向大跨度和保温被覆盖方向发展。孙信成研究了多种大棚保温被覆盖材料的保温性能,2月下旬3种保温被覆盖的棚内最低温度比棚外提高了10.2℃~12.6℃[1]。鲍恩财研究了江淮地区双层拱架塑料大棚的冬季保温效果,1月份的棚内平均温度达18℃[2]。周长吉研究了大跨度保温塑料大棚保温被和保温幕的形式和性能,达到了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保温技术的综合应用[3、4]。周长吉还报道了一种装配式内保温双层结构主动储放热塑料大棚,在室外-20℃~-15℃的条件下,棚内最低温度达到了10℃以上[5]。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农业普遍采用8332型钢架大棚,这种钢管大棚建设成本较低,跨度8米,长度30米以上,造价一般在每平方米35~45元,骨架全部采用管径32mm的热镀锌圆管装配而成,拱间距0.8米,顶高约3.2米,肩高约1.8米,大棚侧边共有4道卡槽。顶部采用3道纵拉杆,两边设带自锁装置的手动卷膜通风系统,卷膜高度约1.2米。通风处安装25目防虫网,上膜后每两根拱管间用压膜绳扣压,大棚两端设置移动门。该型大棚整体结构强度高,土地利用率高,缺点是保温蓄热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冬季生产需要,只能用于季节性蔬菜、花卉和果树果品的保护地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针对南京地区面广量大的8332型钢架大棚的保温需要,设计了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建立了蓄热墙保温模式。技术方案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架大棚(1)北侧内沿着棚边构建一条以岩石块料(3)为主材的蓄热墙。蓄热墙是采用岩石块料(3)在石笼网箱(2)中填充堆码构筑面成。石笼网箱(2)的规格为1m长*0.4m宽*0.6m高,网箱的材质为锌铝合金,丝径分别为网丝2.7mm,边丝3.4mm,绑丝2.2mm;先把下层的石笼网箱(2)填满岩石块料,盖上翻盖后用绑丝扎紧,再在上面堆码第二层,上下层堆码整齐,上下2层石笼网箱首尾相连,最后在大棚北侧构建成一道1.2m高、0.4m宽、与大棚等长的岩石块蓄热墙。石笼网箱(2)顶面有翻盖,岩石装填满后合上翻盖并绑扎固定。岩石块料(3)规格为15cm-30cm,紧密填满在石笼网箱(2)中。有益效果:1、由于岩石质地紧密,所以具有很强的蓄热性能。岩石一方面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蓄积热能,在太阳辐射消失后逐渐释放出热能。另一方面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至棚内地表,提高土壤温度。不仅对夜间最低温度有较大提升,而且对全天的温度也有较大的提升增温作用。2、由于蓄热墙的增温作用,夜间和白天的棚内相对湿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病害控制。3、由于蓄热墙的增温作用是依靠岩石内部蓄热,与传统多层覆盖保温模式相比,不仅节省了农膜材料的投入,而且不降低棚内光照,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生长。4、钢架大棚增加蓄热墙的保温措施后,棚内温度有明显提升。在太阳辐射缺乏的夜间和阴雨天,这种增温效果尤其明显。在晴天条件下,蓄热墙对全天的温度均起到较大的提升增温作用,昼间的棚内高温也为夜间的增温效果蓄积了热能。在同样的太阳辐射和覆盖材料下,蓄热墙大棚最高温比PO膜大棚高3.25℃,可能是由于建在大棚北侧的蓄热墙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从而使地表辐射增强。在阴天条件下,蓄热墙对温度的维持作用更明显,对全天时段内的温度均有稳定的提升作用,增温约6℃。夜间最低温比PO膜大棚增高5.4℃-5.6℃。在阴天条件下,由于棚内的连续低温,PO膜大棚达到95%以上的高湿度,但蓄热墙大棚的RH在白天可以下降到90%以下,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病害控制。附图说明:图1钢架大棚增温保温蓄热墙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钢架大棚增温保温蓄热墙装置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3钢架大棚增温保温蓄热墙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钢架大棚;2-石笼网;3-岩石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详细说明钢架大棚蓄热墙的结构:在钢架大棚1北侧内沿着棚边构建一条以岩石块料3为主材的墙体。为了便于建设施工,采用岩石块料4在石笼网箱2中填充堆码构筑,省却了砌筑的人工。石笼网箱2的规格为1m长*0.4m宽*0.6m高,网箱2的材质为锌铝合金,丝径分别为网丝2.7mm,边丝3.4mm,绑丝2.2mm。网箱2顶面有翻盖,岩石装填满后可合上翻盖并绑扎固定。由河北省安平县昊昌丝网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岩石块料3规格为15cm-30cm,紧密填满在石笼网箱2中。岩石块由当地的石料厂提供。先把下层的石笼网箱(2)填满岩石块料,盖上翻盖后用绑丝扎紧,再在上面堆码第二层,上下层堆码整齐,上下2层石笼网箱首尾相连,最后在大棚北侧构建成一道1.2m高、0.4m宽、与大棚等长的岩石块蓄热墙。实施例:江苏省南京市钢架大棚蓄热墙保温模式试验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铜山社区南京金陵绿谷现代园艺有限公司基地内,在基地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架大棚(1)北侧的棚边内沿着棚边构建一条以岩石块料(3)为主材的蓄热墙,该蓄热墙是采用岩石块料(3)在石笼网箱(2)中填充堆码构筑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架大棚(1)北侧的棚边内沿着棚边构建一条以岩石块料(3)为主材的蓄热墙,该蓄热墙是采用岩石块料(3)在石笼网箱(2)中填充堆码构筑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架大棚增温保温的蓄热墙装置,其特征在于:石笼网箱(2)的规格为1m长*0.4m宽*0.6m高,网箱的材质为锌铝合金,丝径分别为网丝2.7mm,边丝3.4mm,绑丝2.2mm;先把下层的石笼网箱(2)填满岩石块料,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和平衡燕张宁宁桂勇武张琼江兴瑜夏明霞赵旸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