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334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属于农业作物除草技术领域。所述种植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的两侧开设有垄沟;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一个草种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能有效阻挡外来杂草种子随水灌溉进入农田,还能有效收集农田系统中的杂草种子,阻断其向外扩散,有效减轻农田杂草(尤其是轮作田抗性杂草)的危害。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垄沟的开挖方式为定向一条龙式,有利于沟内杂草种子集中稳定地流向指定收集点。所述杂物分离筛能有效减缓大块杂物对网筛的堵塞;所述草种分离筛能有效阻挡不同大小的外来杂草种子或其他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
本技术属于农业作物除草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
技术介绍
在农业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为了使作物保持长势良好和高产丰收,必须做好除杂草工作。除杂草是农民一项持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伴随着规模化种植程度的不断扩大,为提高效率,化学除草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使用化学除草剂带来很多现实问题,如农药残留、面源污染、抗性杂草危害加重等。草本植物的种子体积小、质轻,能够停留在流水表面或悬浮在流水中。农田杂草主要来源有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鸟类传播、哺乳动物传播、昆虫传播等途径。据李儒海(2009年)、张峥(2013年)等报道,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水稻种植前后都需进行灌溉,水流成为农田杂草传播和扩散的主要媒介。小麦-水稻轮作模式下,麦田稻田抗性杂草问题突出,尤其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常规小麦-水稻轮作模式下杂草防治难点主要表现在杂草种群丰富,田内密度大,抗性杂草问题严重,无有效药剂防治,如麦田菵草、抗性看麦娘,抗性硬草等,水稻田的千金子和抗性稗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有效去除田间杂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所述种植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的两侧开设有垄沟;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一个草种分离装置。优选的,所述垄体的宽为0.8~1.2m。优选的,所述垄沟的宽为0.2~0.4m,深为0.2~0.4m。优选的,所述垄沟的开挖方式为定向一条龙式。优选的,所述草种分离装置包括柱体、杂物分离筛和草种分离筛;所述柱体两端开口,所述杂物分离筛和所述草种分离筛固定在柱体内部;所述杂物分离筛的孔径为5~30目;所述草种分离筛的孔径为40~150目。优选的,设置在入水口处的草种分离装置中,杂物分离筛位于田外侧,草种分离筛位于田内侧;设置在出水口处的草种分离装置中,杂物分离筛位于田内侧,草种分离筛位于田外侧。优选的,所述草种分离装置为两端开口的柱体,所述柱体的高度为60~80cm,所述杂物分离筛和所述草种分离筛的间距为20~40cm。优选的,所述柱体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20~40cm。另一种优选的,所述柱体的底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短底边长为20~40cm。另一种优选的,所述柱体的底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边长为20~40cm。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所述种植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的两侧开设有垄沟;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一个草种分离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能有效阻挡外来杂草种子随水灌溉进入农田,还能有效收集农田系统中的杂草种子,阻断其向外扩散,有效减轻农田杂草(尤其是轮作田抗性杂草)的危害。在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垄沟的开挖方式为“定向一条龙”式,有利于沟内杂草种子集中稳定地流向指定收集点。所述杂物分离筛能有效减缓大块杂物对网筛的堵塞;所述草种分离筛能有效阻挡不同大小的外来杂草种子或其他杂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田地边界,2为垄体,3为垄沟,4、5为草种分离装置,6为入水口,7为出水口;图2为本技术所述草种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8为柱体,9为草种分离筛,10为杂物分离筛,11为杂物分离筛和草种分离筛的间距中间体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种植垄包括垄体2和垄沟3,所述垄体2的两侧开设有垄沟3,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6和出水口7;所述入水口6处设置有一个草种分离装置4,所述出水口7处设置有一个草种分离装置5。在本技术中,所述垄体2的宽优选为0.8~1.2m,更优选为1m。所述垄沟3的宽优选为0.2~0.4m,更优选为0.3m。所述垄沟3的深优选为0.2~0.4m,更优选为0.3m。在本技术中,所述垄沟优选按照“定向一条龙”式开挖。所述垄沟的设置有利于沟内杂草种子顺水流集中稳定地流向指定收集点。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草种分离装置4或草种分离装置5中包括柱体9、杂物分离筛10和草种分离筛9。在本技术中,所述柱体两端开口;所述柱体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底面为其他形状比如梯形、矩形的柱体。当所述柱体为圆柱体时,所述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优选为20~40cm,更优选为30cm。当所述柱体的底面为梯形时,所述梯形的短底边长优选为20~40cm,更优选为30cm。当所述梯形的底面为矩形时,所述矩形的边长优选为20~40cm,更优选为30cm。在本技术中,所述柱体的高度优选为60~80cm,更优选为70cm。如图2所示,所述杂物分离筛和所述草种分离筛固定在柱体内部。在本技术中,所述杂物分离筛和所述草种分离筛的间距优选为20~40cm,更优选为30cm。在本技术中,所述杂物分离筛10的孔径优选为5~30目,更优选为6目。所述草种分离筛9的孔径优选为40~150目,更优选为100目。在本技术中,所述杂物分离筛能有效减缓大块杂物对网筛的堵塞;所述草种分离筛能有效阻挡不同大小的外来杂草种子或其他杂物。在本技术中,所述杂物分离筛和所述草种分离筛的间距中间体部分11优选以套压或扣压的方式连接。所述草种分离装置可通过间距中间体部分拆分为两个独立的装置(分别拆分成杂物分离筛和草种分离筛),也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草种分离筛。在本技术中,间距的设置可有效截留杂草种子,当杂草种子增多时,可以及时拆开分离装置,将草种收集防止杂草堵塞装置。在本技术中,设置在入水口处的草种分离装置中的杂物分离筛优选位于田外侧,草种分离筛优选位于田内侧。这样设置有利于依次阻挡田外的杂物和草种进入田内。设置在出水口处的草种分离装置中的杂物分离筛优选位于田内侧,草种分离筛优选位于田外侧。这样设置能有层次的过滤田内杂物和草种,有效避免田内杂物或草种的对外扩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所述种植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的两侧开设有垄沟。所述垄体的宽为1m。所述垄沟的宽和深为0.3m×0.3m。所述垄沟的开挖方式为定向一条龙(如图1)式。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处设置有一个圆柱体草种分离装置,所述草种分离装置的长度为70cm,直径为30cm。草种分离装置内固定设置有一个杂物分离筛(6目)和一个草种分离筛(100目),其中,杂物分离筛位于田边界的外侧,草种分离筛位于田边界的内侧。出水口处设置有一个圆柱体草种分离装置,所述草种分离装置的长度为70cm,直径为30cm。草种分离装置内固定设置有一个杂物分离筛(6目)和一个草种分离筛(100目),其中,杂物分离筛位于田边界的内侧,草种分离筛位于田边界的外侧。实施例2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所述种植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的两侧开设有垄沟。所述垄体的宽为0.8m。所述垄沟的宽和深为0.4m×0.4m。所述垄沟的开挖方式为定向一条龙(如图1)式。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的两侧开设有垄沟;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一个草种分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防除田间杂草的种植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的两侧开设有垄沟;所述垄沟的两端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一个草种分离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垄体的宽为0.8~1.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垄沟的宽为0.2~0.4m,深为0.2~0.4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种植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垄沟的开挖方式为定向一条龙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种分离装置包括柱体、杂物分离筛和草种分离筛;所述柱体两端开口,所述杂物分离筛和所述草种分离筛固定在柱体内部;所述杂物分离筛的孔径为5~30目;所述草种分离筛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佳曹凯歌付佑胜王宏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