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直流换流器及其故障穿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899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及其故障穿越方法,包括:不控整流器、辅助换流器、电抗器;不控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电抗器的一端,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正极,不控整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辅助换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抗器的一端,辅助换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不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辅助换流器的相连;其中:辅助换流器中的卸荷支路与辅助换流器中的半桥子模块串联,且卸荷支路的两端还通过第一开关器件与辅助换流器中的三相MMC换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混合直流换流器电网故障穿越问题,通过电路结构的优化,减少器件数量,降低了混合换流器故障穿越的实现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直流换流器及其故障穿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地,涉及混合直流换流器及其故障穿越方法。
技术介绍
当风电场通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向交流电网输送功率时,如果交流侧电网电压发生跌落,此时会造成风电场功率无法从受端换流站输送出去,从而在直流侧堆积,导致直流侧电压上升。而直流侧电压升高可能使得换流站电力电子器件过电压损坏,造成巨大的损失。经检索,申请(专利)号:201711288924.6,名称:“混合型海上风场直流换流器”的文献中公开了子模块串,子模块串的一端连接至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另一端连接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子模块串的另一端经过滤波电路连接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从而实现了子模块数量的减小,但是其没有公开电网出现故障时,如何实现故障穿越。现有的故障穿越技术方案,往往需要使用额外的双向DC-DC变换器与超级电容器,且卸荷电阻采用开关管来控制通断,这也使得开关管必须可以承受很高的直流电压。因此,整个方案的实施难度大,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包括: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不控整流器、辅助换流器、电抗器;所述不控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抗器的一端,所述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正极,所述不控整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所述辅助换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抗器的一端,所述辅助换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所述不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辅助换流器的相连,并构成所述混合直流换流器的输出端;所述混合直流换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交流侧电网;其中:所述辅助换流器中包含有卸荷支路,所述卸荷支路与所述辅助换流器中的半桥子模块串联,且所述卸荷支路的两端还通过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助换流器中的三相MMC换流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不控整流器、辅助换流器、电抗器;所述不控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抗器的一端,所述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正极,所述不控整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所述辅助换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抗器的一端,所述辅助换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所述不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辅助换流器的相连,并构成所述混合直流换流器的输出端;所述混合直流换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交流侧电网;其中:所述辅助换流器中包含有卸荷支路,所述卸荷支路与所述辅助换流器中的半桥子模块串联,且所述卸荷支路的两端还通过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助换流器中的三相MMC换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换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支路包括:串联的多个半桥子模块、卸荷电阻,以及第二开关器件;其中,所述卸荷支路中的半桥子模块的数量为所述三相MMC换流器中半桥子模块数量的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直流换流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辅助换流器中高压则的半桥子模块数量足够时,所述卸荷支路包括:串联的卸荷电阻,以及第二开关器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合直流换流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旭方梓熙史先强饶芳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