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835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涤纶纤维填充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由远红外纳米陶瓷粉、异丙醇、戊二醇、乙醇和水制作而成的处理液,对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加硅涤纶短纤、无硅涤纶短纤和普通涤纶短纤进行处浸渍处理,赋予了涤纶短纤维良好的远红外性能和较佳的吸光发热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处理后的无硅涤纶短纤和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混合开松并经梳理后共同作为填充物,有效提高了涤纶短纤维的压缩回弹性和蓬松性,有效提高了涤纶短纤填充物的生理舒适性。

Fas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polyester short fiber filler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涤纶纤维填充物
,具体涉及一种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涤纶短纤维,即聚酯短纤维,是由聚酯再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短纤维。涤纶纤维主要通过缩聚和熔体纺丝制得,因其良好的性能而在服装行业享有冰丝之美誉。涤纶短纤维因其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被广泛应用于织物填充中,如棉衣、棉被的填充,主要起到保暖的作用。而在寒冷的冬季,现有的普通涤纶短纤维填充物不具有快热性,且生理舒适性仍有待提高,而单一的远红外涤纶短纤维虽具有一定的快热性,但快热性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最主要的是若用单一的远红外涤纶短纤维作为填充物,不仅成本昂贵,且填充物的回复率较低。因此,对涤纶短纤维填充物进行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及其制作方法,该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具有良好的吸光发热性能和压缩回弹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加硅涤纶短纤、无硅涤纶短纤和普通涤纶短纤,分别进行浸入处理液中,于60-65℃下浸渍30-50min,排液,将浸渍处理后的各涤纶短纤进行真空干燥,分别得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处理后的硅涤纶短纤和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步骤二,开松: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5-45份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25-30份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15-25份处理后的无硅涤纶短纤、10-15份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混合均匀后,送入开松机进行开松,得开松后的混合涤纶短纤;步骤三,梳理: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涤纶短纤送入梳理机进行梳理,得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更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液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远红外纳米陶瓷粉10-20份、异丙醇5-10份、戊二醇3-5份、乙醇30-40份、水80-100份。更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纳米陶瓷粉的粒径为50-80nm。更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先将水加入容器中,升温至45-50℃,加入乙醇,以0.5-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65℃,先加入一半量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搅拌10-20min后,加入异丙醇,搅拌5-10min,再加入剩余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继续搅拌10-20min后,以0.1-0.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8-70℃,缓慢加入戊二醇,搅拌5-10min后,得所述处理液。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速率为800-1000r/min。更进一步地,所述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规格为1.67D×38mm,所述加硅涤纶短纤的规格为3D×64mm,所述无硅涤纶短纤的规格为3D×64mm,所述低熔点纶短纤的规格为2D×51mm。更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干燥时的真空度为0.08-0.09MPa,干燥温度为40-4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所述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制得的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由远红外纳米陶瓷粉、异丙醇、戊二醇、乙醇和水制作而成的处理液,对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加硅涤纶短纤、无硅涤纶短纤和普通涤纶短纤进行处浸渍处理,赋予了涤纶短纤维良好的远红外性能和较佳的吸光发热性能;本专利技术以远红外纳米陶瓷粉、异丙醇、戊二醇、乙醇和水制作成处理液,有效改善了远红外纳米陶瓷粉在涤纶短纤中易团聚无法均匀分散的不足,提高了远红外纳米陶瓷粉与涤纶短纤的吸附性;本专利技术将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处理后的无硅涤纶短纤和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混合开松并经梳理后共同作为填充物,有效提高了涤纶短纤维的压缩回弹性和蓬松性,有效提高了涤纶短纤填充物的生理舒适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优先使用上虞弘强生产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加硅涤纶短纤和无硅涤纶短纤优先使用汇维仕生产的产品。使用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优先使用天津鸿雁天山石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实施例1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制备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80nm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15份、异丙醇8份、戊二醇4份、乙醇35份、水90份。按照质量份数计,先将水加入容器中,升温至48℃,加入乙醇,以0.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2℃,先加入一半量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搅拌15min后,加入异丙醇,搅拌5min,再加入剩余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继续搅拌15min后,以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9℃,缓慢加入戊二醇,搅拌8min后,所述处理液;上述搅拌速率为900r/min;将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加硅涤纶短纤、无硅涤纶短纤和普通涤纶短纤,分别进行浸入处理液中,于62℃下浸渍40min,排液,将浸渍处理后的各涤纶短纤于0.09MPa、42℃下进行真空干燥,分别得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处理后的硅涤纶短纤和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所述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规格为1.67D×38mm,所述加硅涤纶短纤的规格为3D×64mm,所述无硅涤纶短纤的规格为3D×64mm,所述低熔点纶短纤的规格为2D×51mm。步骤二,开松:按照质量份数计,将40份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28份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20份处理后的无硅涤纶短纤、12份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混合均匀后,送入开松机进行开松,得开松后的混合涤纶短纤;步骤三,梳理: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涤纶短纤送入梳理机进行梳理,得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实施例2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制备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50nm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10份、异丙醇5份、戊二醇3份、乙醇30份、水80份。按照质量份数计,先将水加入容器中,升温至45℃,加入乙醇,以0.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先加入一半量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搅拌10min后,加入异丙醇,搅拌10min,再加入剩余的远红外纳米陶瓷粉,继续搅拌10min后,以0.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8℃,缓慢加入戊二醇,搅拌5min后,所述处理液;上述搅拌速率为800r/min;将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加硅涤纶短纤、无硅涤纶短纤和普通涤纶短纤,分别进行浸入处理液中,于60℃下浸渍50min,排液,将浸渍处理后的各涤纶短纤于0.08MPa、45℃下进行真空干燥,分别得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处理后的硅涤纶短纤和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所述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规格为1.67D×38mm,所述加硅涤纶短纤的规格为3D×64mm,所述无硅涤纶短纤的规格为3D×64mm,所述低熔点纶短纤的规格为2D×51mm。步骤二,开松: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5份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25份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15份处理后的无硅涤纶短纤、10份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混合均匀后,送入开松机进行开松,得开松后的混合涤纶短纤;步骤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加硅涤纶短纤、无硅涤纶短纤和普通涤纶短纤,分别进行浸入处理液中,于60‑65℃下浸渍30‑50min,排液,将浸渍处理后的各涤纶短纤进行真空干燥,分别得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处理后的硅涤纶短纤和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步骤二,开松: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5‑45份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25‑30份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15‑25份处理后的无硅涤纶短纤、10‑15份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混合均匀后,进行开松,得开松后的混合涤纶短纤;步骤三,梳理: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涤纶短纤进行梳理,得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加硅涤纶短纤、无硅涤纶短纤和普通涤纶短纤,分别进行浸入处理液中,于60-65℃下浸渍30-50min,排液,将浸渍处理后的各涤纶短纤进行真空干燥,分别得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处理后的硅涤纶短纤和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步骤二,开松: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5-45份处理后的竹炭改性涤纶短纤维、25-30份处理后的加硅涤纶短纤,15-25份处理后的无硅涤纶短纤、10-15份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短纤混合均匀后,进行开松,得开松后的混合涤纶短纤;步骤三,梳理: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涤纶短纤进行梳理,得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远红外纳米陶瓷粉10-20份、异丙醇5-10份、戊二醇3-5份、乙醇30-40份、水80-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填充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纳米陶瓷粉的粒径为50-8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热蓄能涤纶短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少煌洪朝钹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亿泰隆化纤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