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83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包括壳体和包体,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包体,壳体的上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体,壳体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四周套合有活动轴,活动轴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束带,一号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扣,活动轴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束带,二号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卡,包体的内部开设有针槽、管槽和放置槽,本装置便于麻醉用具的运输携带和取放更换,且所具有的功能满足现麻醉行业的需求。

A multifunctional auxiliary anesthesia device for clinical anesthesia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
技术介绍
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中国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对麻醉学问有研究,现代麻醉传入中国也有百余年的历史,1989年卫生部文件明确麻醉科是一级临床学科,根据中国国情,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得到了大力开展和推广,连续30余年来,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一度成为中国最常用的麻醉方法,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研究针刺麻醉,70年代初研究中药麻醉,临床应用有一定的镇痛和麻醉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尚达不到现代麻醉的要求,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国外许多新的麻醉药和精密的麻醉设备,相继引进中国,进一步提高中国麻醉水平,促进麻醉学科的现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现有医学常用的麻醉用具主要包括麻醉针和麻醉剂,以及其他止血消毒工具,通过手术推车进行运输携带,以便临床使用,但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麻醉用具运输携带不便,不利于对手术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麻醉工作;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麻醉用具取放更换不便,且功能单一,使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包括壳体和包体,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包体,壳体的上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体,壳体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四周套合有活动轴,活动轴与固定轴通过涡卷弹簧弹性相连接,活动轴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束带,一号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扣,活动轴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束带,二号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卡,带扣与带卡相卡合,包体的内部开设有针槽、管槽和放置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包体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垫体,包体与垫体均为弧形结构,包体的内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针槽,包体的内表面中心一侧开设有若干处管槽,管槽的底端为弧形结构且呈均等排列,包体的中心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放置槽为方形结构,放置槽的内表面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工具袋,工具袋为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放置槽的内表面底端开设有若干处药槽,药槽为方形结构且呈均等排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优选技术方案,盖体为弧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盖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吸片,包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吸片,一号吸片与二号吸片通过磁性相吸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壳体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位于活动槽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均连接有限位卡板,限位卡板为方形结构,限位卡板的底端一侧一体成型有锯齿,限位卡板与一号束带和二号束带通过锯齿相压合,包体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为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壳体的一侧表面上下两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号吸片,三号吸片为圆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壳体为弧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一种麻醉用手术包,用于麻醉用具的运输携带和取放更换,便于麻醉工作的更好进行,能够对手术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麻醉工作,且所具有的功能满足现麻醉的行业需求,麻醉包主要包括外部的壳体和内部的包体,壳体与包体固定相连接,在壳体的背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束带和二号束带,一号束带和二号束带的一端通过带扣和带卡相卡合,且一号束带和二号束带的另一端通过转动结构相连接,带扣和带卡的设置,便于束带的安装与拆卸,转动结构的设置,便于束带的收放与调节,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麻醉包的佩戴;在包体的内部开设有针槽、管槽、放置槽和药槽,设置有工袋,上述结构分别用于麻醉针和麻醉剂,以及其他止血或消毒的工具,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麻醉的用具的取放与更换,增加了麻醉包的佩戴功能和储物功能,操作简单,使用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后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壳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包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盖体仰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壳体后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座侧视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限位卡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盖体;3、一号束带;4、二号束带;5、带扣;6、带卡;7、包体;8、垫体;9、针槽;10、管槽;11、放置槽;12、工具袋;13、药槽;14、一号吸片;15、二号吸片;16、活动槽;17、固定座;18、限位卡板;19、三号吸片;20、固定轴;21、活动轴;22、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包括壳体1和包体7,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包体7,壳体1的上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体2,壳体1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16,活动槽16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0,固定轴20的外部四周套合有活动轴21,活动轴21与固定轴20通过涡卷弹簧弹性相连接,活动轴21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束带3,一号束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扣5,活动轴21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束带4,二号束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卡6,带扣5与带卡6相卡合,包体7的内部开设有针槽9、管槽10和放置槽11,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体7与盖体2均为弧形结构,塑料材质,塑料材质,经济实用,材质轻便,且具有一定强度,活动槽16开设于壳体1背部两侧,用于束带的拉伸和转动,固定座17为塑料材质,用于固定轴20的固定,固定轴20为塑料柱形结构,用于涡卷弹簧的固定,活动轴21为塑料圆形中空结构,用于束带的缠绕转动,一号束带3和二号束带4均为尼龙材质,带扣5与带卡6均为塑料材质,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一号束带3和二号束带4通过带扣5和带卡6卡合相连接,并拉动一号束带3和二号束带4将其套于腰部,将壳体1放置在腰部的两侧和腹部的中侧,在佩戴过程中,通过一号束带3和二号束带4带动活动轴21在固定轴20外部四周进行转动,活动轴21带动活动轴21与固定轴20之间弹性连接的涡卷弹簧弹性拉伸,一号束带3和二号束带4拉伸。具体的,包体7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垫体8,包体7与垫体8均为弧形结构,包体7的内表面两侧均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包体(7),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包体(7),壳体(1)的上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体(2),壳体(1)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16),活动槽(16)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0),固定轴(20)的外部四周套合有活动轴(21),活动轴(21)与固定轴(20)通过涡卷弹簧弹性相连接,活动轴(21)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束带(3),一号束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扣(5),活动轴(21)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束带(4),二号束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卡(6),带扣(5)与带卡(6)相卡合,包体(7)的内部开设有针槽(9)、管槽(10)和放置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包体(7),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包体(7),壳体(1)的上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体(2),壳体(1)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16),活动槽(16)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0),固定轴(20)的外部四周套合有活动轴(21),活动轴(21)与固定轴(20)通过涡卷弹簧弹性相连接,活动轴(21)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束带(3),一号束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扣(5),活动轴(21)的外部四周位于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束带(4),二号束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卡(6),带扣(5)与带卡(6)相卡合,包体(7)的内部开设有针槽(9)、管槽(10)和放置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体(7)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垫体(8),包体(7)与垫体(8)均为弧形结构,包体(7)的内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针槽(9),包体(7)的内表面中心一侧开设有若干处管槽(10),管槽(10)的底端为弧形结构且呈均等排列,包体(7)的中心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刚关正王强张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