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实现中医理论的传统方法是六种,分别是砭术(砭石)、针术(针)、灸(艾或热)、药、按跷(按摩推拿类)、导引(气功)。其中导引属于运气的范围,比较难以掌握,现在在医疗或康复行业内,常用的以砭、针、灸、药、按跷为主,虽然历经千年,针灸砭类的器具一直在改进,但从根本上还是以器具入体(灸是热入体)或强推的模式改变人体气血的流注模式,这几种模式要么要求操作者对穴位的认知与部位掌握极准,要么要求操作者的体力极高,虽经千年衍化,在针具或砭具、灸的种类与方式上有一定改进,但根本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传统的气血改变方式,药物除外,药物对气血的改变是做平衡与扶正袪邪,除了按摩外,均是通过间隔一定距离的点状刺激,从而通过有关联性的穴位之间的感应,产生气血流通或补泻,并没有实现气血直接相联接,更没有实现不同经脉之间,除了流注图之外的第二种流通方式。经脉气血流注是有顺序性的,在传统的治疗手段中,如果需要将心经气血流注至足太阳膀胱经,就必须经过小肠经,不可以直接将心经气血流注入膀胱经;经脉气血流注还存在受制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皮层,位于所述贴布的表层,具有弹力;仿筋层,非满布地固定于所述仿皮层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设置,未与所述仿皮层固定的一侧面有粘性;存气层,为由所述仿筋层的空隙形成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仿筋层包括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厚度,且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间隔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皮层,位于所述贴布的表层,具有弹力;仿筋层,非满布地固定于所述仿皮层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设置,未与所述仿皮层固定的一侧面有粘性;存气层,为由所述仿筋层的空隙形成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仿筋层包括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厚度,且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间隔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弹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厚度为0.05-0.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为非直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在沿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