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床、智能床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卧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774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床、智能床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卧室系统,智能床采用分段设计,背部背板和大腿背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滑轮和固定卡扣,小腿背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杆,采用智能床控制装置向驱动器发出脉冲信号,通过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精确控制背板背板和大腿背板上升或下降的角度。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床上放置具有音乐播放和音波同步按摩的变化磁场理疗保健床垫。基于该智能床和床垫,提出智能卧室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声控模块、床垫、智能床、负离子发生系统、遥控显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卧室系统,集各种健康因子一起,即可以改善人们的睡眠,也为智能卧室系统提出了比较方便实用的控制方法。

A control method of intelligent bed, intelligent bed and intelligent bedroom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床、智能床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卧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提供了一种智能床、智能床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卧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居,作为现代新型家居中的一个高科技产品,它将智能化,自动化等功能集成与一体,使得智能家居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在智能家居中,关于提高卧室是舒适度的智能家居,基本上都存在功能单一的特点,这样会造成大大的功能浪费,特别是在用户需要多种功能需求时,繁琐的操作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不变。在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床,还没有办法做到精准控制各个分段上升或者下降的角度,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动进行微调并在显示设备上清楚的显示出来。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系统能集各种健康因子一起,使人在其中的舒适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床、智能床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卧室系统,可以为人们居住和睡眠输出多种健康因子,解决睡眠障碍以及提高人们居住体验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床、智能床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卧室系统,包括床架、智能床控制模块、驱动器、伺服电机以及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背部背板、臀部背版、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所述背部背板和臀部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臀部背板与大腿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背部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一固定卡扣;所述大腿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滑轮和第二固定卡扣;所述小腿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智能床控制模块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背部背板、臀部背板、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的长度比例为35:20:20:2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支撑滑轮;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支撑滑轮。一种智能床的控制方法,是基于一种智能床实现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当前智能床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背部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大腿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S2:根据当前智能床的状态以及获取的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的指令,智能床控制模块向驱动器发出脉冲信号,同时通过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的上升或下降,同时智能床控制模块实时扫描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上升或者下降的角度,当达到需要调整的角度,停止发送脉冲信号。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获取当前智能床的状态的方法为,以床板的长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接坐标系,所述背部背板的水平投影和大腿背板的水平投影落入到所述坐标系中,所述背部背板的水平投影与X轴的夹角为背部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所述大腿背板的水平投影X轴的夹角为大腿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进一步的,所述S2的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智能床的状态以及获取的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的指令,智能床控制模块向第一驱动器发出第一脉冲信号,通过第一脉冲信号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第一支撑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同时智能床控制模块实时扫描第一支撑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的角度,当达到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时,停止发送第一脉冲信号,同时使第一固定卡扣开启;根据当前智能床的状态以及获取的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的指令,智能床控制模块向第二驱动器发出第二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控制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控制第二支撑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当达到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时,停止发送第二脉冲信号,同时使第二固定卡扣开启;所述大腿背板带动小腿背板上升或下降。进一步的,所述S2的方法还包括:根据当前智能床的状态以及获取的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的指令,智能床控制模块同时向第一驱动器发出第一脉冲信号,第二驱动器发出第二脉冲信号,通过第一脉冲信号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脉冲信号控制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第一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同时第二伺服电机控制第二支撑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智能床控制模块实时扫描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上升或者下降的角度,当达到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时,停止发送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同时使第一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扣开启。一种智能卧室系统,是基于一种智能床和一种智能床的控制方法实现的,包括控制模块、声控模块、床垫、智能床、负离子发生系统、遥控显示系统;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床垫控制模块、智能床控制模块、负离子控制模块;所述声控模块包括拾音器和语音编解码模块;所述拾音器通过语音编解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床垫控制模块与床垫通信连接;所述智能床控制模块与智能床通信连接;所述负离子控制模块与所述负离子发生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遥控显示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通过声控模块发送的声控指令,智能床控制模块智能控制床板的各背板的升降角度;床垫控制模块通过分频器,控制音乐播放单元、音波按摩单元、磁场发生单元工作;负离子控制模块控制负离子发生系统的启停。进一步的,所述床垫为具有音乐播放和音波同步按摩的变化磁场理疗保健床垫,包括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控制模块、音乐播放单元、音波按摩单元、磁场发生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音乐播放单元、音波按摩单元、磁场发生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内;所述床垫控制模块分别与音乐播放单元、音波按摩单元、磁场发生单元相连;所述床垫控制模块通过分频器控制音乐播放单元播放音乐、音波按摩单元同步振动以及控制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磁场。进一步的,所述负离子发生系统安装在智能床的床头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专利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床、智能床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卧室系统,智能床采用分段设计,分别为背部背板、臀部背版、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相邻的两个分段背板之间采用合页连接,小腿背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杆,背部背板和大腿背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滑轮和固定卡扣,采用智能床控制装置向驱动器发出脉冲信号,通过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支撑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本专利技术中智能床采用2个驱动器和2个伺服电机,对于背部背板、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上升或者下降的角度可以根据人们自己的需要进行精确调节,同时把调整的结果通过遥控显示装置显示出来,即也可以通过声控也可以通过遥控显示装置控制智能床各个分段的上升或者下降,满足了人们对于床调节的精确控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床垫为具有音乐播放和音波同步按摩的变化磁场理疗保健床垫,包括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控制模块、音乐播放单元、音波按摩单元、磁场发生单元和电源模块;音乐播放单元、音波按摩单元、磁场发生单元均设置在床垫本体内;床垫控制模块分别与音乐播放单元、音波按摩单元、磁场发生单元相连;床垫控制模块通过分频器控制音乐播放单元播放音乐、音波按摩单元同步振动以及控制磁场发生单元产生磁场。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输出交流电和直流电;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相连;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床垫控制模块相连;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磁场发生单元相连。本专利技术床垫控制模块分频器控制音乐播放单元播放音乐以及音波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智能床控制模块、驱动器、伺服电机以及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背部背板、臀部背版、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所述背部背板和臀部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臀部背板与大腿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背部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一固定卡扣;所述大腿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滑轮和第二固定卡扣;所述小腿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智能床控制模块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智能床控制模块、驱动器、伺服电机以及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背部背板、臀部背版、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所述背部背板和臀部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臀部背板与大腿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背部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一固定卡扣;所述大腿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滑轮和第二固定卡扣;所述小腿背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智能床控制模块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背板、臀部背板、大腿背板和小腿背板的长度比例为35:20:20: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支撑滑轮;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支撑滑轮。4.一种智能床的控制方法,是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床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当前智能床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背部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大腿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S2:根据当前智能床的状态以及获取的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的指令,智能床控制模块向驱动器发出脉冲信号,同时通过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的上升或下降,同时智能床控制模块实时扫描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上升或者下降的角度,当达到需要调整的角度,停止发送脉冲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床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获取当前智能床的状态的方法为,以床板的长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接坐标系,所述背部背板的水平投影和大腿背板的水平投影落入到所述坐标系中,所述背部背板的水平投影与X轴的夹角为背部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所述大腿背板的水平投影X轴的夹角为大腿背板与水平线的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床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智能床的状态以及获取的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的指令,智能床控制模块向第一驱动器发出第一脉冲信号,通过第一脉冲信号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控制第一支撑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同时智能床控制模块实时扫描第一支撑滑轮的上升或者下降的角度,当达到智能床需要调整角度时,停止发送第一脉冲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阳叶向东大卫C拉巴勒斯迪尔燕铁斌刘道矩松原英多熊有正周万松姚鼎山张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贝儿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