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温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61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温控开关、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三芯片,第一芯片的第三插脚分别与第三电容一端、第四电容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三芯片的第四插脚和第二芯片的第五插脚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极电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一端和继电器一端连接,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十一电阻一端和第三二极管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公交车内,以避免ISG电机控制器继续升温而造成控制器烧毁、甚至汽车火灾等严重事故,大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温保护电路
本技术属于公交车控制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上的控制系统,如ISG电机控制器,设计有电机温度、控制器温度、IGBT模块温度检测电路,当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会向车载主变频器发送一个报警信号。车载主变频器会报一个故障30的故障码。出现故障30时,有时车辆不能行驶,有时能行驶但不能启动。大多数公交车的控制系统,如下例子,2014年8月25路粤BN1828车因ISG控制器储能电容故障而发热,导致烧毁控制器主电路板、储能电容及控制器外壳,即当ISG电机控制器发生过温时,原控制器只有简单的报警,缺少过温时具体的保护措施与动作,导致温度持续上升,最终造成控制器严重烧毁。造成控制器报废,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存在安全性低和给公交车运行带来不稳定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过温保护电路,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过温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温控开关、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三芯片,第一芯片的第一插脚分别与第二电容一端、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三插脚分别与第三电容一端、第四电容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三芯片的第四插脚和第二芯片的第五插脚连接,第二芯片的第一插脚分别与第二电阻一端和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二芯片的第二插脚分别与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五电阻一端、第三芯片的第一插脚和第一温控开关一端连接,第三芯片的第二插脚同时与第一温控开关另一端、第十电阻一端、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四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第三芯片的第三插脚分别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一端和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芯片的第四插脚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极电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一端和继电器一端连接,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十一电阻一端和第三二极管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另一端连接。本技术的过温保护电路,应用于公交车上的ISG电机控制器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基于第一温控开关设置,用温控开关控制过温保护电路,当发生过温时过温保护电路切断高压,从而切断热量的来源。以避免ISG电机控制器继续升温而造成控制器烧毁、甚至汽车火灾等严重事故。2、用温控开关控制CPU226模块发出报警故障码30,可以告知驾驶员与维修人员此时不上高压是由于ISG控制器出现故障,精确诊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过温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温保护电路与ISG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过温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温保护电路与ISG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本技术的过温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温控开关K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阻R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和第三芯片U3,第一芯片U1的第一插脚input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第一电容C1一端和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三插脚output分别与第三电容C3一端、第四电容C4一端、第四电阻R4一端、第三芯片U3的第四插脚(VCC插脚)和第二芯片U2的第五插脚(电源插脚)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一插脚(1A输入插脚)分别与第二电阻R2一端和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二插脚(1B输入插脚)分别与第四电阻R4另一端、第五电阻R5一端、第三芯片U3的第一插脚(1Y输入插脚)和第一温控开关K1一端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二插脚(GND插脚)同时与第一温控开关K1另一端、第十电阻R10一端、第三NPN型三极管T3的发射极和第四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第三芯片的第三插脚(1Y输出端)分别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一端和第三NPN型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三NPN型三极管T3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二PNP型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二芯片的第四插脚(1Y输出插脚)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一NPN型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T3的极电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一端和继电器J一端连接,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另一端连接。本技术的过温保护电路,应用于公交车上的ISG电机控制器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基于第一温控开关设置,用温控开关控制过温保护电路,当发生过温时过温保护电路切断高压,从而切断热量的来源。以免ISG电机控制器继续升温而造成控制器烧毁、甚至汽车火灾等严重事故。2、用温控开关控制CPU226模块发出报警故障码30,可以告知驾驶员与维修人员此时不上高压是由于ISG控制器出现故障,精确诊断。需要注意的是,图1中所涉及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型号如下:R1-100Ω/1W;R2、R5、R10-10KΩ;R3-3.3KΩ;R4、R10-1KΩ;R6、R11-1KΩ;R7、R9-330Ω;R83.3KΩ;C1、C3-0.01UF;C2、C4-100UF;第一芯片U1,型号为LM7805;第二芯片U2,型号为74HC08;第三芯片U3,型号为74HC04;D1、D2、D3、D5、D6--1N4007;第四二极管D4,属于光敏二极管,红色LED;J:24V继电器;T1、T3:8050;T2-8550,第一温控开关K1,常开、55℃闭合。在将本技术的过温保护电路进行实际应用时,可以与公交车上的ISG控制器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第三二极管D3另一端,即D端与CPU226模块的I2.6插脚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同时与ISG控制器的第17插脚24V+、第六电阻R6一端、第一二极管D1另一端和继电器J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即B与CPU226模块的Q0.6插脚连接,第一温控开关K1另一端,即E与总装置地线连接,ISG电极控制器分别与ISG电机88、EM322模块、CPU226模块和航空圆形连接器连接;第二二极管D2一端,即C与直流接触器线圈连接;以实现以下原理:1、上高压原理:当K1常开时,PLC板输出24V,U1输出+5V,在R4/R5组成的分压电路上R5分得4.5V以上的高电位;在KEY-ON(K1常开)的初始阶段,由于CPU226的Q0.6还未输出交流接触器结合的命令,Q0.6输出0V。在R2/R3组成的分压电路上,R3上的分压为0V。此时的与门电路U2的两个输入端一个为低电位,故U2输出低电位0V。晶体管T1不工作,故继电器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一温控开关、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三芯片,第一芯片的第一插脚分别与第二电容一端、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三插脚分别与第三电容一端、第四电容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三芯片的第四插脚和第二芯片的第五插脚连接,第二芯片的第一插脚分别与第二电阻一端和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二芯片的第二插脚分别与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五电阻一端、第三芯片的第一插脚和第一温控开关一端连接,第三芯片的第二插脚同时与第一温控开关另一端、第十电阻一端、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四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第三芯片的第三插脚分别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一端和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芯片的第四插脚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极电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一端和继电器一端连接,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十一电阻一端和第三二极管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9 CN 20182198633361.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一温控开关、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三芯片,第一芯片的第一插脚分别与第二电容一端、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三插脚分别与第三电容一端、第四电容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三芯片的第四插脚和第二芯片的第五插脚连接,第二芯片的第一插脚分别与第二电阻一端和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二芯片的第二插脚分别与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五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银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汽车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