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昕专利>正文

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49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23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它包括组装式骨架、竖直设置在组装式骨架内部的冷凝器翅片和设置在组装式骨架顶部或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组装式骨架为框架结构且各面均包覆有保温板,冷凝器翅片将组装式骨架内部分隔成热仓和排冷仓两部分,热仓内设置有补热散热器翅片,排冷仓内设置有电源箱、离心通风机、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连接管道,电源箱分别与压缩机、离心通风机、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空气源热泵的外壳保温箱体,通过增加补热散热器,可改变空气源热泵工作环境,在低温状态下能够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从而达到更好的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目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Multiple energy complementary air sourc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
本技术涉及空气源热泵
,具体地说是一种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源热泵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南方地区冬季室外温度一般不低于零下5℃,室内需热量不大,空气源热泵工作良好,能效高。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温度很低,就目前市场上的空气源热泵来说,系统的制热量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下降而迅速下降,当室外温度很低时,系统的制热量甚至无法满足采暖需求,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另外,冬季室外温度的下降也会使压缩机效率下降,当室外气温下降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随着降低,而冷凝压力变化不大,必然导致压缩机压缩比增大,制热效率大大降低,同时压缩比的增大会使压缩机排气温度不断升高,压缩机功耗增大,效率降低,长期高排气温度还会导致压缩机损坏,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高效空气源热泵,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它包括组装式骨架、竖直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内部的冷凝器翅片和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顶部或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组装式骨架为框架结构且各面均包覆有保温板,所述冷凝器翅片将所述组装式骨架内部分隔成热仓和排冷仓两部分,所述热仓内设置有补热散热器翅片,所述排冷仓内设置有电源箱、离心通风机、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连接管道,所述电源箱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离心通风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电连接,所述热仓顶部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排冷仓顶部设置有所述出风口。作为限定,所述电源箱和所述离心通风机设置在所述排冷仓上部,所述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排冷仓下部。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补热散热器翅片上连接有供水口和回水口,所述供水口和所述回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相连。作为另一种限定,它还包括槽钢底座,所述槽钢底座安装在所述组装式骨架底部。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进风口上端与太阳能热风机相连接。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保温板为双层聚氨酯发泡板。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本技术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通过竖直设置的冷凝器翅片将组装式骨架分隔成完全独立的热仓和排冷仓两个部分,并且将补热散热器翅片放置在热仓内,能通过改变空气源热泵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其中组装式骨架各面包覆的保温板能够有效保温、降噪,进一步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2)本技术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与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不同,通过将其全部设备安装在覆有保温板的组装式骨架内,能够实现热仓的保温,提高空气源热泵运行环境的温度,从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工作效率;(3)本技术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在使用时,将太阳能加热的热空气,通过进风口输送到热仓内为补热散热器翅片提供一个高于0℃的工作环境,同时离心通风机工作后将排冷仓内的热量通过出风口排出,降低排冷仓的温度,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降低运行成本;(4)本技术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还可与制热循环系统、补热循环系统、供暖循环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和补水系统相连,其能够通过制热循环系统、补热循环系统、供暖循环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和补水系统对保温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满足全年生活热水的供应以及冬季取暖、夏季空调的需求。综上,本技术通过增加空气源热泵的外壳保温箱体,通过增加补热散热器,可改变空气源热泵工作环境,在低温状态下能够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从而达到更好的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目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组装式骨架;2、热仓;3、排冷仓;4、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6、压缩机;7、冷凝器翅片;8、补热散热器翅片;81、供水口;82、回水口;9、进风口;10、出风口;11、槽钢底座;12、电源箱;13、离心通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它包括组装式骨架1、竖直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1内部的冷凝器翅片7和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1顶部或侧壁的进风口9和出风口10,所述组装式骨架1为框架结构且各面均包覆有保温板,所述冷凝器翅片7将所述组装式骨架1内部分隔成热仓2和排冷仓3两部分,所述热仓2内设置有补热散热器翅片8,所述排冷仓3内设置有电源箱12、离心通风机13、换热器4、压缩机6、气液分离器5和连接管道,所述电源箱12分别与所述压缩机6、所述离心通风机13、所述换热器4和所述气液分离器5电连接,所述热仓2顶部设置有所述进风口9,所述排冷仓3顶部设置有所述出风口10。这样,本实施例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通过竖直设置的冷凝器翅片7将组装式骨架1分隔成完全独立的热仓2和排冷仓3两个部分,并且将补热散热器翅片8放置在热仓2内,通过改变空气源热泵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其中组装式骨架1各面包覆的保温板能够有效保温、降噪,进一步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在使用时,将热空气通过进风口9输送到热仓2内为补热散热器翅片8提供一个温度较高的工作环境,同时离心通风机13工作后将排冷仓3内的热量通过出风口10排出,降低排冷仓3的温度,如此设置,能够改变空气源热泵的工作环境,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降低运行成本。其中,所述补热散热器翅片8可与所述冷凝器翅片7贴在一起;所述补热散热器翅片8亦可与所述冷凝器翅片7为同一种散热片,只是功能不同。此时,所述进风口9和所述出风口10可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1顶部或侧壁,意味着所述进风口9和所述出风口10可同时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1的顶部,也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1的两侧壁上,还可以一个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1的顶部、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1的侧壁上,只要能实现进风、出风即可。并且,本实施例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与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不同,通过将其全部设备安装在覆有保温板的组装式骨架1内,能够实现热仓2的保温,提高空气源热泵运行环境的温度,从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工作效率。其中,所述离心通风机13可以是DWF280M离心通风机。所述换热器4可以是同轴式套管换热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箱12和所述离心通风机13设置在所述排冷仓3上部,所述换热器4、所述压缩机6和所述气液分离器5设置在所述排冷仓3下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热散热器翅片8上连接有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装式骨架、竖直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内部的冷凝器翅片和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顶部或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组装式骨架为框架结构且各面均包覆有保温板,所述冷凝器翅片将所述组装式骨架内部分隔成热仓和排冷仓两部分,所述热仓内设置有补热散热器翅片,所述排冷仓内设置有电源箱、离心通风机、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连接管道,所述电源箱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离心通风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电连接,所述热仓顶部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排冷仓顶部设置有所述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装式骨架、竖直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内部的冷凝器翅片和设置在所述组装式骨架顶部或侧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组装式骨架为框架结构且各面均包覆有保温板,所述冷凝器翅片将所述组装式骨架内部分隔成热仓和排冷仓两部分,所述热仓内设置有补热散热器翅片,所述排冷仓内设置有电源箱、离心通风机、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连接管道,所述电源箱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离心通风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电连接,所述热仓顶部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排冷仓顶部设置有所述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昕赵振田蔡良伯吕令生
申请(专利权)人:赵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