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消音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45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消音器及空调,消音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空腔,筒体上布设有出气管、至少一个进气管;出气管的进口端连接空腔,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压缩机补气口;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空腔,进气管的进口端连接过冷器的出气口;且进气管的出口端为斜切口;筒体的内径是进气管内径的N倍,N大于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消音器及空调,进气管的出口端为斜切口,因此出口端面积变大,当冷媒流至进气管出口端时,冷媒流速会降低;而且,由于筒体的内径是进气管内径的N倍,冷媒经进气管进入内腔后,空间变大,冷媒流速进一步降低,从而减少冷媒的振动和冷媒流动音,解决了冷媒噪音大的问题,提高了空调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消音器及空调
本技术属于消音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消音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为了给商用空调多联机补气增焓,通常设置有增焓管路。但是,目前的增焓管路管组长度比较长,产品震动比较大,胶块比较多,压缩机补气口出的电磁阀开阀时冷媒噪音比较大,影响多联机产品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消音器,解决了冷媒噪音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调消音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筒体上布设有出气管、至少一个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空腔,所述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压缩机补气口;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空腔,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连接过冷器的出气口;且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为斜切口;所述筒体的内径是进气管内径的N倍,N大于1。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的斜切口朝上,所述出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空腔的顶部。又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的斜切口为45°斜切口。更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还布设有卸载管,所述卸载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腔,另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在所述卸载管上设置有卸载阀。再进一步的,在每个进气管上形成有卸载口,所述卸载口通过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在所述卸载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卸载阀。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每个进气管上也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分别采集压力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根据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控制卸载阀的通断。又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每个进气管上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温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卸载阀的通断。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设置有多个,每个进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总进气管,所述总进气管连接过冷器的出气口;所述总进气管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总进气管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卸载阀;在所述总进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或/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或/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压力或/和温度信号,并将采集到信号发送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卸载阀的通断。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设置有两个,所述筒体的内径是每个进气管内径的3倍。基于上述消音器的设计,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过冷器、以及所述的消音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空调消音器及空调,进气管的出口端为斜切口,因此出口端面积变大,当冷媒流至进气管出口端时,冷媒流速会降低;而且,由于筒体的内径是进气管内径的N倍,冷媒经进气管进入内腔后,空间变大,冷媒流速进一步降低,从而减少冷媒的振动和冷媒流动音,解决了冷媒噪音大的问题,提高了空调的可靠性和舒适性。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空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消音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过冷器;2、电子膨胀阀;3、温度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5、卸载阀;6、压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单向阀;9、电磁阀;10、温度传感器;P、消音器;11、筒体;12、空腔;13、出气管;14、进气管;15、总进气管;16、卸载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针对空调补气增焓时冷媒噪音比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调消音器及空调,降低了冷媒噪音,提高了空调运行的可靠性和舒适性。下面,对空调消音器及空调进行详述说明。本实施例的空调,主要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过冷器1、空调消音器P等,参见图1所示。过冷器1包括罐体,罐体上具有第一进出液口A、第二进出液口B、进液口C、出气口D;第一进出液口A和第二进出液口B连通;罐体内设置有盘管,进液口C和出气口D通过盘管连通;在第二进出液口B和进液口C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电子膨胀阀2。经第一进出液口A或第二进出液口B进入过冷器的冷媒与经进液口C进入过冷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第一进出液口A连接室内换热器的液管,第二进出液口B连接室外换热器的液管。在室外换热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根据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确定压缩机是否需要补气增焓。本实施例的空调消音器P,主要包括筒体11,筒体11内具有空腔12,筒体11上布设有出气管13、至少一个进气管14,每个进气管14的内径相同;出气管13的进口端连接空腔12,出气管13的出口端连接压缩机补气口;进气管14的出口端连接空腔12,进气管14的进口端连接过冷器1的出气口D;且进气管14的出口端为斜切口;筒体11的内径是进气管14内径的N倍,N大于1。在出气管13的出口端与压缩机补气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8和电磁阀9,分别用于控制连接管路内冷媒的流向以及管路的通断,参见图1、图2所示。在空调正常制冷/制热工况下,过冷器1的第二进出液口B和进液口C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的电子膨胀阀2关闭,电磁阀9关闭。空调正常制冷工况下,冷媒循环路径为:压缩机排气口→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过冷器的第二进出液口B→过冷器的第一进出液口A→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吸气口。空调正常制热工况下,冷媒循环路径为:压缩机排气口→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过冷器的第一进出液口A→过冷器的第二进出液口B→室外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吸气口。在压缩机需要补气增焓时,过冷器1的第二进出液口B和进液口C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的电子膨胀阀2打开,电磁阀9打开。在制冷工况下补气增焓时,冷媒循环路径为: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流至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经室外换热器排出,从室外换热器排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冷媒经过冷器1的第二进出液口B进入过冷器,然后经过冷器的第一进出液口A排出,进入室内换热器,从室内换热器排出后,依次流经四通阀、气液分离器,最后流至压缩机吸气口;另一路冷媒经电子膨胀阀2(冷媒在流经电子膨胀阀2之前温度为43℃,经过电子膨胀阀之后温度降为12℃)到达过冷器1的进液口C,进入过冷器,经过换热后,变成气态冷媒,然后经过冷器的出气口D排出,经进气管14进入消音器的空腔12,然后经出气管13、单向阀8、电磁阀9流至压缩机补气口,为压缩机补气增焓。在制热工况下补气增焓时,冷媒循环路径为: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流至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经室内换热器排出,从室内换热器排出的冷媒,经过冷器1的第一进出液口A进入过冷器,然后经过冷器的第二进出液口B排出,排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从室外换热器排出后,依次流经四通阀、气液分离器,最后流至压缩机吸气口;另一路冷媒经电子膨胀阀2(冷媒在流经电子膨胀阀2之前温度为43℃,经过电子膨胀阀之后温度降为12℃)到达进液口C,进入过冷器,经过换热后,变成气态冷媒,然后经过冷器的出气口D排出,经进气管14进入消音器的空腔12,然后经出气管13、单向阀8、电磁阀9流至压缩机补气口,为压缩机补气增焓。根据公式V=Q/A,当冷媒流量Q恒定时,若截面积A增大,则冷媒流速V降低。本实施例的消音器P,进气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筒体上布设有出气管、至少一个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空腔,所述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压缩机补气口;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空腔,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连接过冷器的出气口;且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为斜切口;所述筒体的内径是进气管内径的N倍,N大于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筒体上布设有出气管、至少一个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空腔,所述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压缩机补气口;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空腔,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连接过冷器的出气口;且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为斜切口;所述筒体的内径是进气管内径的N倍,N大于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的斜切口朝上,所述出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空腔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的斜切口为45°斜切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还布设有卸载管,所述卸载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腔,另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在所述卸载管上设置有卸载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进气管上形成有卸载口,所述卸载口通过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在所述卸载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卸载阀。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每个进气管上也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桂友毛守博彭艳何建奇远义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