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1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包括灯杯、LED光源板和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与灯杯连接,所述LED光源板位于灯杯内,所述灯杯内设有天线、驱动电源板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驱动电源板与电源板、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驱动电源板上;所述天线为“L”形,所述天线位于LED光源板的下方,所述天线的竖向延伸部分位于驱动电源板的边框外;所述灯杯的材质为塑料。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天线类似“L”形状,始终保持在电源PCB边框外,实现抗干扰,传输距离远、组装简单,光源无天线影阴的效果;另外通过一个反光杯提高了光效及光的均匀性,防止了炫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泡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源亮度单一,色温固定,不能遥控开关,不能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或智能音箱的语音进行控制。无法提供消费者优越的体验。随着时代的进度,互联网的普及,蓝牙及Wi-Fi无线模块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缩短了彼此的距离。目前这种智能的球泡灯与传统的球泡灯相比,因为具有智能化的功能,所以其内部结构不同。如果需要更换为智能球泡灯,就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可以直接替换原有的非智能光源,不需要重新布线,简单又节省时间及费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对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包括灯杯、LED光源板和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与灯杯连接,所述LED光源板位于灯杯内,所述灯杯内设有天线、驱动电源板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驱动电源板与电源板、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天线为近“L”形,所述天线位于LED光源板的下方,所述天线的竖向延伸部分位于驱动电源板的边框外;所述灯杯的材质为塑料。这里的“L”形含义为天线有个折弯结构,其中折弯的夹角可以为锐角、直角或钝角。采用此技术方案,该形状的线形的金属天线,内置塑料灯杯内,尽可能远离驱动电源板和金属材料的零件,可以实现抗干扰,距离远、组装简单,光源无天线影阴;解决了现有技术因用板载天线带来的抗干扰能力差、发射距离短、灯杯上存在阴影等一系列问题。灯杯材料为塑胶,360度能接收无线信号。此技术方案的智能球泡灯不需要重新布线,只需要在现有的球泡灯上进行改进即可,简单又节省时间及费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电源板上或灯杯内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的另一端通过点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驱动电源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位于驱动电源板的一侧,所述天线的另一端与在驱动电源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自身的PCB铜皮焊盘与驱动电源板相连。采用此技术方案,方便直接在现有的球泡灯基础上进行改进,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的总长为3/4λ;其中λ为通过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波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贴着灯杯的内壁弧面延伸,加强了对无线信号的接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光源板设有多PIN母座,所述驱动电源板通过多PIN插针与多PIN母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杯内设有反光杯,所述LED光源板位于反光杯内,所述反光杯的内壁为光面。即所述反光杯罩在LED光源板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杯的内壁为高光面。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一个反光杯,内壁为光面,减少材料对光线的吸收,使更多的光线能被反射出去;有利于增加整个光源光效,节省能源;又可以使发出的光更均匀,防止炫光,提升用户体验,防止灯光对用户的健康带来伤害,提高光效及提升光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杯的材质为塑料。此技术方案利用一个高光面的塑胶具有特有弧面增加光效及光的均匀性。采用塑胶材质的特性是本身成形加工方便、技术成熟,让产品更加轻巧,灯光柔和。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板通过铝托与灯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杯的底部边沿与光源板贴合。既可固定光源板及铝托,也使两者充分结合增加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杯为碗状,所述反光杯的侧壁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0~140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反光杯的侧壁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杯与灯杯之间设有环形透光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杯内设有方形导向柱,所述光源板、环形透光罩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方形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增加一方形导向柱,使产品生产组装更方便,结构牢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形导向柱有两个,所述两个方形导向柱对称设置,便于进行防呆。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板的中部设有红、绿、蓝灯珠,所述光源板的外侧设有白光灯珠。使用独立的红、绿、蓝灯珠,通过扩散罩混合彩色光,实现1600万全彩效果。由于RGB三合一灯珠最大功率为0.2W(单颗),而独立灯珠单颗功率能达到0.5W-1W;选用红、绿、蓝灯珠混光打破由于RGB三合一灯珠功率不够导致彩色光通量偏小,亮度不够的限制。进一步的,所述红、绿、蓝灯珠的数量比例为5:4:4。通过RGB灯珠数量为5:4:4的组合,有效解决由于R灯珠与GB灯珠电压偏差低,并联使用电流相等引发发热不均匀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蓝牙组网(mesh)、Wi-Fi、Zigebee、Z-wave等射频通讯方式中至少一种射频通讯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天线类似“L”形状,天线的外形配合灯杯的外形,始终保持在电源PCB边框外,加强了对无线信号的接收,可以避免光源板的金属材料对天线信号的屏蔽;天线一端焊接在模块上实现电气功能;另一端通过点胶或焊接方式固定在电源PCB上。该天线巧妙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抗干扰,传输距离远、组装简单,光源无天线影阴的效果。第二,本球泡灯的反光杯采用高光面的塑胶材质,有利于增加整个光源光效,节省能源,又可以使发出的光更均匀,防止炫光,提升用户体验;且具有特有设计的弧面,增加光效及光的均匀性。其塑胶材质的特性是本身成形加工方便、技术成熟,让产品更加轻巧,灯光柔和。第三,灯杯内增加一方形导向柱,使产品生产组装更方便,结构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另一面的剖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驱动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驱动电源板的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侧剖开向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光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灯杯,2-LED光源板,3-透光罩,4-驱动电源板,5-无线通讯模块,6-天线,7-铝托,8-反光杯,9-环形透光罩,10-多PIN母座,11-多PIN插针,12-方形导向柱,13-灯头,14-导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8所示,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包括灯杯1、LED光源板2和透光罩3,所述透光罩3与灯杯1连接,所述LED光源板2位于灯杯1内,所述灯杯1内设有天线6、驱动电源板4和无线通讯模块5,所述驱动电源板4与电源板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5通过自身的PCB铜皮焊盘与驱动电源板4相连。所述LED光源板2的底部连接有铝托7,所述LED光源板2通过铝托7与灯杯1连接。所述LED光源板2设有多PIN母座10,所述驱动电源板4通过多PIN插针11与多PIN母座10连接。所述灯杯1的材质为塑料。如图1~图8所示,所述天线6的一端与无线通讯模块5连接,另一端通过点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灯杯、LED光源板和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与灯杯连接,所述LED光源板位于灯杯内,所述灯杯内设有天线、驱动电源板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驱动电源板与电源板、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天线为“L”形,所述天线位于LED光源板的下方,所述天线的竖向延伸部分位于驱动电源板的边框外;所述灯杯的材质为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灯杯、LED光源板和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与灯杯连接,所述LED光源板位于灯杯内,所述灯杯内设有天线、驱动电源板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驱动电源板与电源板、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天线为“L”形,所述天线位于LED光源板的下方,所述天线的竖向延伸部分位于驱动电源板的边框外;所述灯杯的材质为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另一端通过点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驱动电源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自身的PCB铜皮焊盘与驱动电源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总长为3/4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智能球泡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常青朱鹏叶建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嘉捷鑫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