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国利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338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包括结构楼板,所述结构楼板上开设有若干组凹槽,每组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内设有结构楼板内的楼板筋,每两个凹槽之间设有数量为一个的第一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U形杆,所述第二U形杆套设在所述楼板筋的外部,所述第二U形杆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U形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U形杆远离所述第一U形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有益效果:固定非常牢靠,使外墙施工更加安全,并且由于该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易于拆装,因此能够重复使用,降低了钢材的浪费。

A fixed device of cantilever beam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挑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外护架一般采用工字钢悬挑梁脚手架,这种脚手架通常是悬空搭建在建筑外墙的外侧,并且需要将脚手架与结构楼板固定。通常的固定方法是采用将钢筋拉环作为固定件预埋至结构楼板中。但是采用这种预埋方法,使用后的钢筋拉环将被割除,无法重复使用,造成钢材的浪费。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包括结构楼板,所述结构楼板上开设有若干组凹槽,每组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内设有结构楼板内的楼板筋,每两个凹槽之间设有数量为一个的第一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U形杆,所述第二U形杆套设在所述楼板筋的外部,所述第二U形杆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U形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U形杆远离所述第一U形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楼板(1),所述结构楼板(1)上开设有若干组凹槽(2),每组凹槽(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2)内设有结构楼板(1)内的楼板筋(3),每两个凹槽(2)之间设有数量为一个的第一U形杆(4),所述第一U形杆(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U形杆(5),所述第二U形杆(5)套设在所述楼板筋(3)的外部,所述第二U形杆(5)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U形杆(5)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U形杆(5)远离所述第一U形杆(4)的一端开设有螺纹(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楼板(1),所述结构楼板(1)上开设有若干组凹槽(2),每组凹槽(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2)内设有结构楼板(1)内的楼板筋(3),每两个凹槽(2)之间设有数量为一个的第一U形杆(4),所述第一U形杆(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U形杆(5),所述第二U形杆(5)套设在所述楼板筋(3)的外部,所述第二U形杆(5)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U形杆(5)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U形杆(5)远离所述第一U形杆(4)的一端开设有螺纹(9),所述螺纹(9)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0),所述第一螺母(10)与所述连接板(6)相接触,所述第一U形杆(4)内设有工字钢挑梁(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利袁永林续元飞
申请(专利权)人:吴国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