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悦专利>正文

水利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31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挡土墙,其包括等腰梯形基体作为基体,采用等腰结构,相比于传统直角梯形截面结构,其具有更好的抗倾覆力矩与横向移动力,受力合理,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背侧且与土石接触的背网护板,防止安装时候,产生土石坍塌,使得土石为整体,同时将土石侧向力进行合理分担,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正面的外网护板、防止碎石落下,设置在外网护板上的防护层,二次保护、设置在背网护板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杆实现固定、预制在等腰梯形基体中的钢结构骨架提高强度与整体性、设置在钢结构骨架下端且插入地下的地脚螺栓、连接在外网护板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Water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挡土墙
本技术涉及水利挡土墙。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用以加固土坡或石坡,防止山崩,防止土块和石块落下,以保护行人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亦可防止水土侵蚀。挡土墙材料可以是石头、木材、砖或钢铁,有多种形式,挡土墙中常有排水设计,以防止水在挡土墙后积聚,以免水压过大令挡土墙到塌。然而现有的防水墙排水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满足挡土墙自身的美观度,常常会在挡土墙的墙顶上设置有花池,然而这些花池并没有排水结构,落入花池内的多余积水就会影响到整个墙体的强度。另外,考虑到水土流失,我们在修筑水利挡土墙时,往往会铺设种植绿植带,但现有的水利挡土墙由于其处于的地理位置不同往往需要更强的挡土结构,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同时现有的水利生态墙景观效果差或者是所栽种的生态植物由于得不到较好的灌溉或积水过多容易死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水利挡土墙;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挡土墙,包括等腰梯形基体作为基体,采用等腰结构,相比于传统直角梯形截面结构,其具有更好的抗倾覆力矩与横向移动力,受力合理,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背侧且与土石接触的背网护板,防止安装时候,产生土石坍塌,使得土石为整体,同时将土石侧向力进行合理分担,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正面的外网护板、防止碎石落下,设置在外网护板上的防护层,二次保护、设置在背网护板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杆实现固定、预制在等腰梯形基体中的钢结构骨架提高强度与整体性、设置在钢结构骨架下端且插入地下的地脚螺栓、连接在外网护板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栓。防护层为植被层、反光板、或防虫层。在钢结构骨架上连接有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件与背网护板以及外网护板连接的横拉筋。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在等腰梯形基体中预制有进口与土石接触的排水管道,在排水管道进口设置有滤网。经环境测评,地面水在符合要求的山体等地区,等腰梯形基体还包括浇筑在钢结构骨架上的混凝土基体,在混凝土基体下部靠近土石一侧设置有泥土层方便将多余的水排出,在地下设置有上部插入到泥土层的入地管道将土石过滤的水排入地下,从而避免水流失,在入地管道上部设置有透水孔,在入地管道上罩扣有下端通过支腿支撑在地面上的外护罩,在外护罩顶部设置有锥体顶,在外护罩下端分布有带有竖直进水孔的竖直透水盘。通过U型弯曲,通过过滤网(棉花、海绵等)毛细吸水,避免泥土进入,同时避免水大量渗入,只有当土壤中水分超过设定数值之后,才会渗入。当通过罩子实现支撑,保护管体,通过锥体顶减轻罩子负荷。在外护罩内、竖直透水盘上端、透水孔外侧壁之间的过滤网。使用本技术时,现在土石斜挖不大于°的倾斜面或先全部挖去,安装网板后在填装也可,将背网护板通过固定锚杆支护,在地上打入地脚螺栓,搭建钢结构骨架,预制排水管道将入地管道插入到地下,越深越好,最好到达地下水层,在排水管道上端罩上外护罩,在外护罩内填充过滤网,在过滤网下端安装竖直透水盘,在钢结构骨架上焊接横拉筋,并做防锈防腐蚀处理,将横拉筋与背网护板通过螺母件,填装泥土层,浇筑混凝土基体,通过固定锚栓将外网护板安装在等腰梯形基体上,通过螺母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等腰梯形基体;2、背网护板;3、固定锚杆;4、地脚螺栓;5、钢结构骨架;6、外网护板;7、固定锚栓;8、横拉筋;9、螺母件;10、排水管道;11、混凝土基体;12、泥土层;13、入地管道;14、透水孔;15、外护罩;16、锥体顶;17、竖直透水盘;18、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利挡土墙,包括等腰梯形基体1作为基体,采用等腰结构,相比于传统直角梯形截面结构,其具有更好的抗倾覆力矩与横向移动力,受力合理,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1背侧且与土石接触的背网护板2,防止安装时候,产生土石坍塌,使得土石为整体,同时将土石侧向力进行合理分担,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1正面的外网护板6、防止碎石落下,设置在外网护板6上的防护层,二次保护、设置在背网护板2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杆3实现固定、预制在等腰梯形基体1中的钢结构骨架5提高强度与整体性、设置在钢结构骨架5下端且插入地下的地脚螺栓4、连接在外网护板6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栓7。防护层为植被层、反光板、或防虫层。在钢结构骨架5上连接有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件9与背网护板2以及外网护板6连接的横拉筋8。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在等腰梯形基体1中预制有进口与土石接触的排水管道10,在排水管道10进口设置有滤网。经环境测评,地面水在符合要求的山体等地区,等腰梯形基体1还包括浇筑在钢结构骨架5上的混凝土基体11,在混凝土基体11下部靠近土石一侧设置有泥土层12方便将多余的水排出,在地下设置有上部插入到泥土层12的入地管道13将土石过滤的水排入地下,从而避免水流失,在入地管道13上部设置有透水孔14,在入地管道13上罩扣有下端通过支腿支撑在地面上的外护罩15,在外护罩15顶部设置有锥体顶16,在外护罩15下端分布有带有竖直进水孔的竖直透水盘17。通过U型弯曲,通过过滤网(棉花、海绵等)毛细吸水,避免泥土进入,同时避免水大量渗入,只有当土壤中水分超过设定数值之后,才会渗入。当通过罩子实现支撑,保护管体,通过锥体顶减轻罩子负荷。在外护罩15内、竖直透水盘17上端、透水孔14外侧壁之间的过滤网18。使用本技术时,现在土石斜挖不大于5°的倾斜面或先全部挖去,安装网板后在填装也可,将背网护板2通过固定锚杆3支护,在地上打入地脚螺栓4,搭建钢结构骨架5,预制排水管道10将入地管道13插入到地下,越深越好,最好到达地下水层,在排水管道10上端罩上外护罩15,在外护罩15内填充过滤网18,在过滤网18下端安装竖直透水盘17,在钢结构骨架5上焊接横拉筋8,并做防锈防腐蚀处理,将横拉筋8与背网护板2通过螺母件9,填装泥土层12,浇筑混凝土基体11,通过固定锚栓7将外网护板6安装在等腰梯形基体1上,通过螺母连接。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技术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等腰梯形基体(1)、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1)背侧且与土石接触的背网护板(2)、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1)正面的外网护板(6)、设置在外网护板(6)上的防护层、设置在背网护板(2)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杆(3)、预制在等腰梯形基体(1)中的钢结构骨架(5)、设置在钢结构骨架(5)下端且插入地下的地脚螺栓(4)、连接在外网护板(6)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栓(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等腰梯形基体(1)、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1)背侧且与土石接触的背网护板(2)、设置在等腰梯形基体(1)正面的外网护板(6)、设置在外网护板(6)上的防护层、设置在背网护板(2)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杆(3)、预制在等腰梯形基体(1)中的钢结构骨架(5)、设置在钢结构骨架(5)下端且插入地下的地脚螺栓(4)、连接在外网护板(6)与土石之间的固定锚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防护层为植被层、反光板、或防虫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在钢结构骨架(5)上连接有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件(9)与背网护板(2)以及外网护板(6)连接的横拉筋(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在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悦王满仓
申请(专利权)人:贾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