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救生雨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17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雨裤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救生雨裤,其包括雨裤和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的前端部固定在所述雨裤的正面内侧,其后端部通过卡扣装置与雨裤的背面相连接,所述充气囊上还设置有手自一体充气装置,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充气囊的后端部,所述充气囊和雨裤上均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充气囊的前端部还设置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上的进气端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充气囊的中部开设有衣领,所述衣领的后端缝制有颈部防护条,所述颈部防护条由软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救生作用、使人穿着方便、工作灵活、落水时第一时间能够自动充气的救生雨裤。

A new type of life-saving rain p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救生雨裤
本技术属于雨裤
,特指一种新型救生雨裤。
技术介绍
沿海渔民在出海船上作业时,遇上风雨,一般得穿橡胶或塑料制成的雨衣裤,由于风浪影响,常常一不小心落入水中,对不会游泳的人就会造成死亡事故。所以历年来,救生器具都设置在衣服上或直接做成衣服称为救生雨衣,而对渔民等水上作业人员来讲,雨裤是必穿工具,如果把救生器具设置在衣服上,渔民为了安全,又要穿上救生衣,所以干起活来不灵活,影响作业,也不太实用。特别是夏天,更没有人穿,这样就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救生作用、使人穿着方便、工作灵活、落水时第一时间能够自动充气的救生雨裤。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救生雨裤,包括雨裤和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的前端部固定在所述雨裤的正面内侧,其后端部通过卡扣装置与雨裤的背面相连接,所述充气囊上还设置有手自一体充气装置,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包括连通充气囊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部设置有遇水膨胀体,所述遇水膨胀体的上方设置充气瓶,所述遇水膨胀体与充气瓶之间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转动设置在支架内,所述摆臂的内侧设置有中空顶针。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充气囊的后端部。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充气囊和雨裤上均设置有反光条。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充气囊的前端部还设置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上的进气端内设置有单向阀。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充气囊的中部开设有衣领,所述衣领的后端缝制有颈部防护条。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颈部防护条由软性材料制成。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雨裤的两只脚管下端部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公母扣。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雨裤的正面还设置有口袋。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雨裤采用防水布制成。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裤上设置有哨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救生作用、使人穿着方便、工作灵活、落水时第一时间能够自动充气,如若没有自动充气也可以手动打开充气装置对充气囊进行充气,设计的卡扣装置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穿上和脱下。2.本技术设计的反光条,当使用者掉进水中后,方便施救人员找到使用者。3.本技术设计的吹气管在充气囊的前端,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对其进行充气,当充气囊内部气体不足时,使用人员可以自行对充气囊进行充气。4.本技术设计颈部防护条是为了保护落水者的颈部,使用者不小心落水,由于自身体重下沉,颈部会与颈部防护条接触。5.本技术设计的哨子是为了方便落水者吹响哨子,以哨声替代呼救,节省体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手自一体充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手自一体充气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1-雨裤;2-充气囊;3-手自一体充气装置;11-公母扣;12-口袋;21-衣领;22-颈部防护条;23-反光条;24-吹气管;30-支架;31-遇水膨胀体;32-摆臂;33-充气瓶;34-中空顶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救生雨裤,包括雨裤1和充气囊2,所述充气囊2的前端部固定在所述雨裤1的正面内侧,其后端部通过卡扣装置与雨裤1的背面相连接,所述充气囊2上还设置有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设置在所述充气囊2的后端部,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包括连通充气囊2一侧的支架30,所述支架30的下端部设置有遇水膨胀体31,所述遇水膨胀体31的上方设置充气瓶33,所述遇水膨胀体31与充气瓶33之间设置有摆臂32,所述摆臂32转动设置在支架30内,所述摆臂32的内侧设置有中空顶针34。上述方案设计的手自一体充气装置,当使用人员落水时,遇水膨胀体内部的药片一与水接触便会推动摆臂转动,随即摆臂上的中空顶针第一时间穿透充气瓶释放气体对充气囊进行充气,如若遇水膨胀体失效,也可以用手拉动摆臂转动促使中空顶针穿透充气瓶释放气体对充气囊进行充气,保证了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设计的卡扣装置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穿上和脱下。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充气囊2和雨裤1上均设置有反光条23,上述方案是为了当使用者掉进水中后,方便施救人员找到使用者。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充气囊2的前端部还设置有吹气管24,所述吹气管24上的进气端内设置有单向阀,上述方案设计的吹气管在充气囊的前端,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对其进行充气,当充气囊内部气体不足时,使用人员可以自行对充气囊进行充气。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充气囊2的中部开设有衣领21,所述衣领21的后端缝制有颈部防护条22,所述颈部防护条22由软性材料制成,上述方案设计的颈部防护条是为了保护落水者的颈部,使用者不小心落水,由于自身体重下沉,颈部会与颈部防护条接触。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雨裤1的两只脚管下端部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公母扣11,上述方案设计的公母扣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调整自己裤管的大小,穿着舒适。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雨裤1的正面还设置有口袋12,上述方案设计的口袋,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放一下小东西。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所述雨裤1采用防水布制成,上述方案是为了使用人员在工作时,不会被水弄湿。在上述的新型救生雨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裤1上设置有哨子,上述方案设计的哨子是为了方便落水者吹响哨子,以哨声替代呼救,节省体力。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救生雨裤,包括雨裤(1)和充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的前端部固定在所述雨裤(1)的正面内侧,其后端部通过卡扣装置与雨裤(1)的背面相连接,所述充气囊(2)上还设置有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 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包括连通充气囊(2)一侧的支架(30),所述支架(30)的下端部设置有遇水膨胀体(31),所述遇水膨胀体(31)的上方设置充气瓶(33),所述遇水膨胀体(31)与充气瓶(33)之间设置有摆臂(32),所述摆臂(32)转动设置在支架(30)内,所述摆臂(32)的内侧设置有中空顶针(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救生雨裤,包括雨裤(1)和充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的前端部固定在所述雨裤(1)的正面内侧,其后端部通过卡扣装置与雨裤(1)的背面相连接,所述充气囊(2)上还设置有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包括连通充气囊(2)一侧的支架(30),所述支架(30)的下端部设置有遇水膨胀体(31),所述遇水膨胀体(31)的上方设置充气瓶(33),所述遇水膨胀体(31)与充气瓶(33)之间设置有摆臂(32),所述摆臂(32)转动设置在支架(30)内,所述摆臂(32)的内侧设置有中空顶针(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救生雨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3)设置在所述充气囊(2)的后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救生雨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和雨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广禹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