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立专利>正文

一种硅胶复合鼻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88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胶复合鼻假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鼻背段、鼻头段和鼻小柱段,鼻头段外表面包裹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手术后聚丙烯补片在鼻头处能通过血液,刺激纤维细胞生长成结缔组织,并粘连成一体,从而分解了鼻头压力,也保障了血供,避免了鼻头处受压而至破溃外露的风险。且手术简单,无附加手术,降低了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复合鼻假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整形手术的硅胶复合鼻假体。
技术介绍
硅胶假体隆鼻已应用多年,技术成熟。但有一部分患者鼻型过短或过低,单纯使用硅胶假体隆鼻,由于鼻尖部张力过大,时间长了会压迫皮肤缺血变薄溃破,假体外露。后出现了韩氏三段假体,该假体是改变了鼻背,鼻头及鼻小柱三段材质的硬度。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软质材料支撑鼻头的力同样是鼻头回缩的力度。可能触及鼻头时感到柔软些,鼻头的压力未减少。还有一种雨沙牌假体,整个假体布满了小孔,能改善部分血运,也同样不能减轻对鼻头的压力。膨体也是一种隆鼻材料,但其塑形不如硅胶,且容易感柒。基于上述假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就有医生通过用耳软骨衬垫在硅胶假体与鼻尖部皮肤之间,以减轻假体对鼻尖皮肤的压力,软骨是没有血管的,时间长也会部分吸收变形。还有用肋软骨支撑的鼻综合术,该手术对鼻部结构损伤大手术复杂,手术失败后不能回原,还有软骨支撑鼻头没有缓冲,感觉鼻头很硬。聚丙烯补片已用于成人疝修补术多年,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更耐受感染,可高温消毒,刺激结缔组织生成快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利用硅胶假体的可塑性及聚丙烯补片能通过血液及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早期与组织嵌合的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整形手术的硅胶复合鼻假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胶复合鼻假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鼻背段、鼻头段和鼻小柱段,鼻头段外表面包裹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优选的,鼻头段中央开有纵向贯通的纵槽,在鼻头段的纵槽中,也嵌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优选的,聚丙烯补片通过聚丙烯线缝合固定在鼻头段外表面。优选的,聚丙烯补片在折叠后,再通过聚丙烯线缝合固定在鼻头段的纵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手术后聚丙烯补片在鼻头处能通过血液,刺激纤维细胞生长成结缔组织,并粘连成一体,从而分解了鼻头压力,也保障了血供,避免了鼻头处受压而至破溃外露的风险。且手术简单,无附加手术,降低了应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鼻假体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鼻假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鼻假体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硅胶复合鼻假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鼻背段1、鼻头段2和鼻小柱段3,鼻头段外表面包裹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4。其中,鼻头段中央开有纵向贯通的纵槽5(也可以是预制的缝隙),在鼻头段的纵槽中,也嵌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其中,聚丙烯补片通过聚丙烯线缝合固定在鼻头段外表面。其中,聚丙烯补片在折叠后,再通过聚丙烯线缝合固定在鼻头段的纵槽中。本技术在制作时,在成品的硅胶假体鼻头段,做一纵形的切开,或预制纵形沟槽,然后将聚丙烯补片折叠嵌入鼻头段的裂缝或纵槽中,并用聚丙烯补片包裹鼻头段,用同质的聚丙烯线缝合固定一体,剪除多余聚丙烯补片即成。本技术生产简单,可在无菌车间制作,也可由施术者在手术台制作,它能刺激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能使假体尽早与组织嵌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复合鼻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鼻背段、鼻头段和鼻小柱段,鼻头段外表面包裹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鼻头段中央开有纵向贯通的纵槽,在鼻头段的纵槽中,也嵌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复合鼻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鼻背段、鼻头段和鼻小柱段,鼻头段外表面包裹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鼻头段中央开有纵向贯通的纵槽,在鼻头段的纵槽中,也嵌有网状的聚丙烯补片。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