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77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弹力接头(10),具有壳体部(11)、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20)、通过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插入口(13)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30)以及接触弹簧(40),借助所述接触弹簧可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其中所述弹力接头的特征在于,可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的所述接触弹簧(40)具有按压支腿(41)以及通过弯曲接点(44)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45),所述枢转杆(20)具有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其中所述按压支腿(41)至少在所述枢转杆(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布置在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带动部(22)之间,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21)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所述夹紧支腿(45)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并且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带动部(22)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释放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已知例如能够将两个电导体连接起来的弹力接头。DE102010048698A1描述一种电连接端子,具有绝缘材料壳体以及布置在绝缘材料壳体中的弹簧夹接头,其中弹簧夹接头具有笼式拉伸弹簧,该笼式拉伸弹簧具有贴靠母线段的贴靠支腿、与贴靠支腿相接的后弹簧弯曲部以及操纵支腿,其中操纵支腿在朝母线段方向弯曲的夹紧段上具有窗口空隙,母线段穿过该窗口空隙,且该窗口空隙的下横条形成用于将电导体夹紧在横条与母线段之间的夹紧部位,且其中,舌片从操纵支腿向前向外地朝相反于后弹簧弯曲部的方向伸出,其中弹簧夹接头具有操纵杆,该操纵杆在笼式拉伸弹簧的操纵支腿的夹紧段前面与舌片抵接且可枢转地安装,并且具有被定向成可支承在舌片上的支架。采用相应结构的连接端子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尤其是笼式拉伸弹簧,为了确保功能而不得不具有包含数个弯曲部的复杂几何结构以及窗口空隙。此外,导体只有在笼式拉伸弹簧处于释放位置时才能插入连接端子并被笼式拉伸弹簧夹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改善的弹力接头,这种弹力接头结构更简单,且操作起来更方便更灵活。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弹力接头而达成。有利的实施方案记载于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一种弹力接头而达成,其具有壳体部、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通过所述壳体部的导体插入口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以及接触弹簧,借助所述接触弹簧可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导体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方向作用的力,其中所述弹力接头的特征在于:可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的所述接触弹簧具有按压支腿以及通过弯曲接点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其中所述枢转杆具有按压部和带动部,其中所述按压支腿至少在所述枢转杆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布置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带动部之间,其中当所述枢转杆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所述夹紧支腿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导体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方向作用的力,并且当所述枢转杆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带动部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枢转到所述释放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弹力接头,特别是接触弹簧结构简单。因此,弹力接头的组装更易实现。尽管弹力接头结构简单,却仍能确保枢转杆的位置与接触弹簧的位置之间存在强制耦合。因此,枢转杆的运动与接触弹簧的枢转强制耦合,其中,特别是必须借助枢转杆来使接触弹簧转移到释放位置。当枢转杆转移到关闭位置时,接触弹簧由于按压支腿被带动而枢转到夹紧位置,并且当枢转杆转移到打开位置时,接触弹簧由于按压支腿被带动而枢转到释放位置。换言之,接触弹簧可以借助枢转杆主动地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因此,接触弹簧在枢转杆枢转时始终被施力或者说始终被枢转杆带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弹力接头便于操作,因为本专利技术的弹力接头可单手操作。为了将电导体与弹力接头连接,优选将枢转杆枢转到打开位置,但这不是绝对必要的,下文还将进一步说明。由于枢转杆停留在打开位置上,接下来可以将电导体通过导体插入口插入弹力接头,继而将枢转杆枢转到关闭位置。上述操作可单手进行。弹力接头主要用于将电导体与其他的电连接装置连接,例如与电接触销或电连接插座连接。在此情况下,壳体部针对每个极各具有一个导体插入口,电导体可以通过导体插入口插入壳体部并分别与连接装置接触。壳体部和枢转杆均由电绝缘材料构成或者在其与电导体或接触弹簧发生接触的部位上包含电绝缘材料。该电绝缘材料特别是塑料。接触弹簧特别是可形成为支腿弹簧(Schenkelfeder),优选由弹簧钢构成或者至少在弯曲接点的区域内包含弹簧钢。此外,接触弹簧可绕枢转轴枢转,该枢转轴由壳体部和/或连接装置和/或接触弹簧的几何形状定义。按压部又可称为第一带动部、第一按压元件或第一按压面。按压部优选形成为枢转杆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带动部又可称为第二带动部、第二按压边缘、复位边缘、复位销或复位凸部。导电连接装置优选具有汇流条(Strombalken)。借助枢转杆的按压部或带动部至少间接地对按压支腿施力,这优选借助卡合支腿而实现,该卡合支腿通过卡合接点与按压支腿连接。按压支腿至少在枢转杆处于闭合位置时布置在按压部与带动部之间。所述弹力接头优选采用以下设计:所述接触弹簧进一步具有通过卡合接点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卡合支腿,所述卡合支腿布置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带动部之间,其中所述接触弹簧至少部分地采用弹性设计,并且所述按压支腿与所述卡合支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是可变的,其中当所述接触弹簧朝所述夹紧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卡合支腿与所述弹力接头的卡合装置发生接触,其中所述卡合支腿与所述按压支腿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借助所述枢转杆所施加的关闭力作用下变大,其中当所述枢转杆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卡合支腿从后面卡住所述卡合装置,使得所述枢转杆只有在所述卡合接点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才能朝所述打开位置方向枢转,并且当所述接触弹簧朝所述释放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带动部对所述卡合支腿施力,使得所述卡合支腿与所述按压支腿之间的角度在借助所述枢转杆所施加的打开力作用下变大。采用相应设计的弹力接头具有以下优点:当枢转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接触弹簧与弹力接头的卡合装置卡合,使得枢转杆只有在超过预设打开力时才能枢转到打开位置。借此确保对与弹力接头连接的电导体进行可靠接触。当枢转杆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按压部对卡合支腿施力,进而间接地对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接触弹簧枢转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夹紧支腿对通过导体插入口被插入壳体部的导体施加朝连接装置方向作用的力。当枢转元件枢转到打开位置时,带动部对卡合支腿施力,进而间接地对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接触弹簧枢转到释放位置。随着卡合支腿与按压支腿之间的角度变大,卡合支腿不再从后面卡住卡合装置,因此,通过使枢转杆枢转到打开位置,可以使接触弹簧几乎无阻力地枢转到释放位置。卡合接点的预弯曲和弯曲接点的预弯曲优选是同向的。卡合接点又可称为接触弹簧的第二弯曲接点。按压支腿与夹紧支腿之间的弯曲接点又称第一弯曲接点。卡合装置又可称为卡合凸部或卡合突起。卡合装置可形成为壳体部的一部分。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力接头采用如下设计:所述导电连接装置具有弹簧篮,所述弹簧篮具有两个侧壁以及布置在所述侧壁之间的母线,其中电导体可以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沿着插入方向定位在所述弹簧篮的侧壁之间,其中当所述接触弹簧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时,可以借助所述夹紧支腿对定位在所述侧壁之间的电导体施加朝所述母线方向作用的力,并且所述卡合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卡合突起,所述卡合突起形成在侧壁的背离所述导体插入口的边缘上。弹簧篮优选与又可称为汇流条的母线电性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弹簧篮与母线一体成型。再进一步优选地,弹簧篮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呈U形。当接触弹簧处于夹紧位置时,夹紧支腿对电导体施加朝母线方向作用的力。所述弹力接头优选采用以下设计:所述接触弹簧具有两个枢转销,所述枢转销从所述弯曲接点的侧面朝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定义所述接触弹簧的枢转轴,所述接触弹簧可以围绕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夹紧位置之间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接头(10),具有:壳体部(11);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20);通过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插入口(13)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30);接触弹簧(40),借助所述接触弹簧可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其特征在于:可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的所述接触弹簧(40)具有按压支腿(41)以及通过弯曲接点(44)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45);所述枢转杆(20)具有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其中所述按压支腿(41)至少在所述枢转杆(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布置在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带动部(22)之间;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21)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所述夹紧支腿(45)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并且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带动部(22)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释放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27 BE 2017/51161.一种弹力接头(10),具有:壳体部(11);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20);通过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插入口(13)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30);接触弹簧(40),借助所述接触弹簧可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其特征在于:可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的所述接触弹簧(40)具有按压支腿(41)以及通过弯曲接点(44)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45);所述枢转杆(20)具有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其中所述按压支腿(41)至少在所述枢转杆(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布置在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带动部(22)之间;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21)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所述夹紧支腿(45)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并且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带动部(22)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释放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簧(40)进一步具有通过卡合接点(42)与所述按压支腿(41)连接的卡合支腿(43),所述卡合支腿布置在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带动部(22)之间;所述接触弹簧(40)至少部分地采用弹性设计,并且所述按压支腿(41)与所述卡合支腿(43)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是可变的;当所述接触弹簧(40)朝所述夹紧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卡合支腿(43)与所述弹力接头(10)的卡合装置(35)发生接触,其中所述卡合支腿(43)与所述按压支腿(41)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借助所述枢转杆(20)所施加的关闭力作用下变大;当所述枢转杆(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卡合支腿(43)从后面卡住所述卡合装置(35),使得所述枢转杆(20)只有在所述卡合接点(42)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才能朝所述打开位置方向枢转;并且当所述接触弹簧(40)朝所述释放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带动部(22)对所述卡合支腿(43)施力,使得所述卡合支腿(43)与所述按压支腿(41)之间的角度在借助所述枢转杆(20)所施加的打开力作用下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装置(30)具有弹簧篮(31),所述弹簧篮具有两个侧壁(32)以及布置在所述侧壁(32)之间的母线(37);电导体(L)可以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沿着插入方向(R)定位在所述弹簧篮的侧壁(32)之间;当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时,可以借助所述夹紧支腿(45)对定位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夏埃尔·吕德克弗兰克·梅利斯约尔格·霍梅尔法尔克·朗格尔托尔斯滕·塔舍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