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轮和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20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贯流风轮及空调室内机。所述贯流风轮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端板的叶轮,所述叶轮包括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节子叶轮,以及连接相邻两节所述子叶轮的中节盘。其中,所述中节盘呈中空设置以形成有吸音腔,所述中节盘具有位于所述吸音腔两侧的侧板,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或者,所述中节盘呈实心设置,所述中节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贯流风轮,能够降低贯流风轮工作所产生的噪音。

Cross 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流风轮和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贯流风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室内机通常安装有贯流风轮,以利用贯流风轮高速旋转而将冷风或热风吹到室内。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常规贯流风10’通常包括两个端板100及连接两个端板100的叶轮200,叶轮200包括沿常规贯流风轮10’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节子叶轮210,以及连接相邻两个子叶轮210的中节环230。该中节环230呈圆环形设置,仅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子叶轮210,故不具备降噪功能。这导致常规贯流风轮10’在高速旋转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干扰到用户的生活和工作,降低使用空调室内机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贯流风轮,旨在降低贯流风轮工作所产生的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端板的叶轮,所述叶轮包括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节子叶轮,以及连接相邻两节所述子叶轮的中节盘。其中,所述中节盘呈中空设置以形成有吸音腔,所述中节盘具有位于所述吸音腔两侧的侧板,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或者,所述中节盘呈实心设置,所述中节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可选地,仅其中一个所述侧板贯设有多个吸音孔,该贯设有吸音孔的侧板的厚度小于另一个所述侧板的厚度。可选地,两个所述侧板均贯设有多个吸音孔;所述吸音腔内还设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将所述吸音腔分隔成两个子空腔,两个所述子空腔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上的吸音孔连通。可选地,两个所述侧板均贯设有多个吸音孔,并且,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的吸音孔与另一个所述侧板上的吸音孔呈错位设置。可选地,该贯设有吸音孔的侧板的厚度不小于0.1mm且不大于2mm。可选地,贯设有吸音孔的侧板的孔隙率不小于0.1%且不大于20%。可选地,所述吸音腔在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上深度不小于1mm且不大于100mm。可选地,所述吸音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或条形狭缝。可选地,所述吸音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时,所述吸音孔的孔径不小于0.1mm且不大于2.5mm;或者,所述吸音孔为条形狭缝时,所述吸音孔的宽度不小于0.1mm且不大于2.5mm。可选地,所述吸音腔内填充有吸音材料。可选地,所述端板贯设有多个吸音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及贯流风轮。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及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所述贯流风轮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端板的叶轮,所述叶轮包括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节子叶轮,以及连接相邻两节所述子叶轮的中节盘。其中,所述中节盘呈中空设置以形成有吸音腔,所述中节盘具有位于所述吸音腔两侧的侧板,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或者,所述中节盘呈实心设置,所述中节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者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中节盘连接相邻两个子叶轮,在该中节盘设置吸音腔和/或吸音孔,以利用吸音腔和/或吸音孔吸收贯流风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而降低噪音,实现降噪。中节盘上的吸音孔越细密,中节盘的声阻就越大,中节盘的声质量越小,中节盘的声阻与声质量之比就较高,从而使得中节盘具有很好的高频宽频带吸声性能。若再利用中节盘的吸音腔控制吸收峰的共振频率,可使得中节盘兼具高频吸声与低频吸声性能,降噪效果显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常规贯流风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贯流风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P1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贯流风轮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贯流风轮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P2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4中贯流风轮沿B-B线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贯流风轮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9为图8中贯流风轮沿C-C线的剖视图;图10为图9中P3处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贯流风轮的又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中贯流风轮沿D-D线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P4处的放大图;图14为图13中吸音腔内设置隔音板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贯流风轮与常规贯流风轮的风量-噪音对比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贯流风轮10的一实施例中,贯流风轮10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100及连接两个端板100的叶轮200。叶轮200包括沿贯流风轮10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节子叶轮210,以及连接相邻两节子叶轮210的中节盘220。具体说来,端板100设有旋转轴110,旋转轴110用于与电机连接,以由电机驱动旋转轴110带动叶轮200旋转。叶轮200可以包括两节或两节以上的子叶轮210,多节子叶轮210均呈同心环状设置,相邻两节子叶轮210由中节盘220间隔分开,使得每节子叶轮210的内腔与其余子叶轮210的内腔间隔分开。每节子叶轮210均包括沿贯流风轮10的环周呈环形排布的多个叶片(可参阅图3和图7),任意相邻两个叶片之间间隔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叶片间隙。当贯流风轮10工作时,叶轮200高速旋转并驱动气流从子叶轮210一侧的叶片间隙进入到子叶轮210的内腔,而后在子叶轮210的内腔旋转挤压,最后从该子叶轮210另一侧的叶片间隙甩出,实现驱动气流流动。在此过程中,每节子叶轮210所产生的噪音在沿其轴向传播时,均对应有一个中节盘220进行阻断。鉴于此,可在中节盘220上设置消音结构,以改善中节盘220吸收噪音的效果。对于中节盘220而言,中节盘220与常规的中介环230不同,中节盘220为圆形盘体。中节盘220的降噪结构有如下两种设计方式:请参阅图4至图6,中节盘220的第一种设计方式为:中节盘220呈中空设置以形成有吸音腔2201,中节盘220具有位于吸音腔2201两侧的侧板,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沿贯流风轮10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2202。吸音腔2201为空腔,吸音孔2202为与该吸音腔2201连通的通孔。贯流风轮10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轮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端板的叶轮,所述叶轮包括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节子叶轮,以及连接相邻两节所述子叶轮的中节盘;其中,所述中节盘呈中空设置以形成有吸音腔,所述中节盘具有位于所述吸音腔两侧的侧板,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或者,所述中节盘呈实心设置,所述中节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轮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端板的叶轮,所述叶轮包括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节子叶轮,以及连接相邻两节所述子叶轮的中节盘;其中,所述中节盘呈中空设置以形成有吸音腔,所述中节盘具有位于所述吸音腔两侧的侧板,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或者,所述中节盘呈实心设置,所述中节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贯设有吸音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仅其中一个所述侧板贯设有多个吸音孔,该贯设有吸音孔的侧板的厚度小于另一个所述侧板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均贯设有多个吸音孔;所述吸音腔内还设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将所述吸音腔分隔成两个子空腔,两个所述子空腔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上的吸音孔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均贯设有多个吸音孔,并且,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的吸音孔与另一个所述侧板上的吸音孔呈错位设置。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该贯设有吸音孔的侧板的厚度不小于0.1mm且不大于2mm。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锦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