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杀蚊纱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12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46
一种电子杀蚊纱窗,利用电子杀蚊的概念,先将直流电源变为脉冲信号,然后将其升压、倍压整流,最后将倍压整流后的电压加到金属网上输出二当蚊蝇触及金属网丝时,虫体造成电网短路,即会被电流、电弧杀灼或击晕、击毙,但人触碰电网时,仅会发生局部短暂麻刺,不会造成危险。首先,选择电池作为供电电源,用按钮开关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状态;其次,要查看整个电路是否通电,电池是否提供电能;再次,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变为脉冲电流,然后供给高频变压器升压二在输电方面,这不仅可以减小输电线的截面积,节省材料同时还可减小线路的功率损耗;最后,在变压器的输出端还需一个由电容器和整理二极管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同时,倍压整流电路并联一个电阻,用以释放电容器的电能,防止用户不慎而遭受电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杀蚊纱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窗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杀蚊纱窗。
技术介绍
纱窗指的是挡住蚊蝇虫的网,纱窗的主要作用是“防蚊”,现在的纱窗比以前多了更多的花样,出了隐形纱窗和可拆卸纱窗,不再像以前那样费力地将纱窗拆上拆下了。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纱窗功能有限,没有设置荧光粉,不能吸引蚊虫,没有设置卡扣和凹槽,不能快速安装电网框,没有设置电网,不能灭杀蚊虫,没有设置斜通道,不能处理灭杀的蚊虫,没有设置挡板,不能防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杀蚊纱窗,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荧光粉,不能吸引蚊虫,没有设置卡扣和凹槽,不能快速安装电网框,没有设置电网,不能灭杀蚊虫,没有设置斜通道,不能处理灭杀的蚊虫,没有设置挡板,不能防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利用电子杀蚊的概念,先将直流电源变为脉冲信号,然后将其升压、倍压整流,最后将倍压整流后的电压加到金属网上输出二当蚊蝇触及金属网丝时,虫体造成电网短路,即会被电流、电弧杀灼或击晕、击毙,但人触碰电网时,仅会发生局部短暂麻刺,不会造成危险。首先,选择电池作为供电电源,用按钮开关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状态;其次,要查看整个电路是否通电,电池是否提供电能;再次,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变为脉冲电流,然后供给高频变压器升压二在输电方面,这不仅可以减小输电线的截面积,节省材料同时还可减小线路的功率损耗;最后,在变压器的输出端还需一个由电容器和整理二极管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同时,倍压整流电路并联一个电阻,用以释放电容器的电能,防止用户不慎而遭受电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荧光粉,可以吸引蚊虫,设置了卡扣和凹槽,可以快速安装电网框,设置了电网,可以灭杀蚊虫,设置了斜通道,可以处理灭杀的蚊虫,设置了挡板,可以防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窗纱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窗帘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板;2、竖板;3、斜通道;4、支杆;5、电网;6、电网框;7、凹槽;8、上板;9、挡板;10、卡钩;11、卡扣;12、电源线;13、窗纱;14、转轴;15、横杆;16、窗帘;17、拉绳;18、布袋;19、荧光粉;20、夹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杀蚊纱窗,包括底板1、竖板2、斜通道3、支杆4、电网5、电网框6、凹槽7、上板8、挡板9、卡钩10、卡扣11、电源线12、窗纱13、转轴14、横杆15、窗帘16、拉绳17、布袋18、荧光粉19和夹子20,底板1一侧安装有电源线12,底板1顶端两侧均安装有竖板2,且底板1前侧顶端安装有斜通道3,竖板2一侧安装有电网框6,电网框6一侧安装有支杆4,且电网框6内部安装有电网5,竖板2一侧开设有凹槽7,竖板2一侧靠近凹槽7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卡扣11,且竖板2一侧靠近凹槽7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卡钩10,竖板2另一侧安装有窗纱13,且竖板2顶端安装有上板8,上板8前侧设置有挡板9,且上板8后侧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底端安装有拉绳17,转轴14一侧内接有横杆15,横杆15外侧环绕有窗帘16,窗帘16一侧安装有布袋18,布袋18内部设置有荧光粉19且布袋18一端设置有夹子20,电源线12电性连接电网5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斜通道3顶端开设有横孔槽,电网框6安装在横孔槽的内部,有利于清理灭杀的蚊虫。进一步的,布袋18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布袋18为一种透明塑料的构件,有利于吸吸引蚊虫。进一步的,上板8与挡板9通过折叠连接架连接,有利于调节挡板9。进一步的,电网5上的孔径小于1毫米,有利于灭杀不同大小的蚊虫。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主要由指示灯电路、高频振荡电路、三倍压整流电路和高压电击网四部分组成。发光二极管LED和限流电阻R,组成指示灯电路;晶体管VT,变压器T和电阻Rz组成高频振荡电路;整流二极管r>,,Dz,D3,电容器C1vC2vC3和电阻R3组成三倍压整流电路;D}V表示高压电击网。当按下电源开关SB时,发光二极管D」亮,电路接通电池供给的直流电经晶体管VT转变为脉冲电流,再经过变压器的一次绕组L,,Lz,电路中便产生振荡,于是在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L3两端感应出较高的交流脉冲电压在变压器}I'的二次绕组L,的上端为(+)下端为(一)的半个周期内,整流二极管D,导通,交流电流从L;的上端经D,,C,流向L的下端rn构成回路,并在电容器C,上形成上(+)下(一)的充电电压二在第_个半周期.即变压器T的_次绕组r::上端为(一)、一下端为(+)时,则整流二极管D1截止,D2导通二经变压器升压后的电压与电容器Cr上的电压迭加后,经C1,D2对电容器C3进行充电在C3上形成上(+)下(一)的充电电压此时,二极管Dl承受的反间电压与电容器CZ上的充电电压相当二在第三个半周期即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L3上端为(+)、下端为卜)时,二极管D1重新导通,C:1再次充电,而D2则截山由于Dl导通相当于.1,B两点为等电位,所以D2承受的反向电压就是电容器C2上的充电电压与此同时,二极管D3导通,C2上的电压经D引pJC.3充电,在C3上形成上(+>下(一)的电压经过三个半周期后,在三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形成相当于经变压器T升压后电压三倍的高电压,然后将此高电压输出到高压电击网DG}上,便可用于灭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杀蚊纱窗,包括底板1、竖板2、斜通道3、支杆4、电网5、电网框6、凹槽7、上板8、挡板9、卡钩10、卡扣11、 电源线12、窗纱13、转轴14、横杆15、窗帘16、拉绳17、布袋18、荧光粉19和夹子20,底板1一侧 安装有电源线12,底板1顶端两侧均安装有竖板2,且底板1前侧顶端安装有斜通道3,竖板2 一侧安装有电网框6,电网框6一侧安装有支杆4,且电网框6内部安装有电网5,竖板2一侧开 设有凹槽7,竖板2一侧靠近凹槽7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卡扣11,且竖板2一侧靠近凹槽7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卡钩10,竖板2另一侧安装有窗纱13,且竖板2顶端安装有上板8,上板8前侧 设置有挡板9,且上板8后侧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底端安装有拉绳17,转轴14一侧内接有横 杆15,横杆15外侧环绕有窗帘16,窗帘16一侧安装有布袋18,布袋18内部设置有荧光粉19且 布袋18一端设置有夹子20,电源线12电性连接电网5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杀蚊纱窗,包括底板1、竖板2、斜通道3、支杆4、电网5、电网框6、凹槽7、上板8、挡板9、卡钩10、卡扣11、电源线12、窗纱13、转轴14、横杆15、窗帘16、拉绳17、布袋18、荧光粉19和夹子20,底板1一侧安装有电源线12,底板1顶端两侧均安装有竖板2,且底板1前侧顶端安装有斜通道3,竖板2一侧安装有电网框6,电网框6一侧安装有支杆4,且电网框6内部安装有电网5,竖板2一侧开设有凹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喜旺达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