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11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包括面板以及推拉结构,所述面板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推拉结构设于收容槽中;所述推拉结构包括:推拉件、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动力组件、固定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动力组件,以电机驱动各齿轮转动,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连接件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拉件在收容槽中垂直升降,两边的传动齿轮、连接件都为双数设置,加强整个结构的强度,而光耦传感器能感应传动齿轮的转动位置,实现精准控制推拉件的升降程度,整体结构简单、运行流畅,可通过电机实现推拉件自动升降。

A vertical push-pull mechanism of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锁的种类和规格也日益剧增。通常,锁由执手、面板和锁体构成。可以通过执手的转动实现锁体的关闭,执手也可以作为手作用的支点以推拉门窗而实现门窗的开启或关闭。一般地,为了方便使用,锁的执手凸设于面板外,这样设置严重影响门窗外观的简洁和美观。同时,当人体与执手碰撞时,凸出的执手会给人体带来较大的伤害。再者,凸出的执手也给锁的非正常开门提供一个能够撬动的支点,使得锁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些锁的执手收容于面板中而使执手隐藏,且执手的一端与面板转动连接,通过提拉执手的另一端,以使执手靠近面板的一端与面板相对转动,从而使执手暴露以用于推拉门窗,但是长期提拉执手且对执手的作用力难以控制容易导致执手靠近面板的一端磨损或者断裂,需要频繁更换面板或执手,严重影响锁的正常使用,安全性不够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的推拉机构,其连接结构稳定、整体结构简单、该推拉机构能够较好地隐藏推拉件,且对推拉件的磨损较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包括面板以及推拉结构,所述面板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推拉结构设于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推拉结构包括:推拉件、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动力组件、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收容槽底部,所述推拉件罩设于固定座上方,所述动力组件固定设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对称设于推拉件顶部,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部与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与动力组件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顶部与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与动力组件右侧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的垂直推拉机构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换向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限位转轴、第二限位转轴、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左侧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限位转轴设于第一传动齿轮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与第一限位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右侧与换向齿轮左侧啮合,所述换向齿轮右侧与第二传动齿轮左侧啮合,所述第二限位转轴设于第二传动齿轮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与第二限位转轴转动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的垂直推拉机构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位置的光耦传感器。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的垂直推拉机构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有两个第一半圆形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有两个第二半圆形齿轮,两所述第一半圆形齿轮、两所述第二半圆形齿轮分别并排同轴设置。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的垂直推拉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限位转轴贯穿两个第一半圆形齿轮,所述第一限位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转轴贯穿两个第二半圆形齿轮,所述第二限位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底部转动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的垂直推拉机构中,所述固定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套,所述动力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顶部与推拉件顶部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的垂直推拉机构中,所述推拉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耳板,所述限位耳板与收容槽内侧壁衔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锁的垂直推拉机构中,所述推拉件的内顶壁向下凸设有两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分别位于固定槽中。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动力组件,以电机驱动各齿轮转动,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连接件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拉件在收容槽中垂直升降,两边的传动齿轮、连接件都为双数设置,加强整个结构的强度,而光耦传感器能感应传动齿轮的转动位置,实现精准控制推拉件的升降程度,整体结构简单、运行流畅,可通过电机实现推拉件自动升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拉件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包括面板2以及推拉结构1,所述面板2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推拉结构1设于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推拉结构1包括:推拉件11、第一固定轴18、第二固定轴12、第一连接件17、第二连接件13、动力组件14、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设于收容槽底部,所述推拉件11罩设于固定座15上方,所述动力组件14固定设于固定座15上,所述第一固定轴18和第二固定轴12对称设于推拉件11顶部,所述第一连接件17顶部与第一固定轴1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7底部与动力组件14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3顶部与第二固定轴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3底部与动力组件14右侧转动连接。如图1~5,面板2设置收容槽,推拉结构1设于收容槽中,收容槽为方形体,因此,推拉结构1只能在收容槽中做升降运动。具体的,推拉结构1的固定座15设在面板2对应位置,固定座15与面板2相对静止,动力组件14则固定设置在固定座15上,动力组件14也与面板2相对静止。动力组件14两侧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17和第二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17顶部与第一固定轴1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13顶部也与第二固定轴1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轴18和第二固定轴12与推拉件11的内顶壁连接。动力组件14可以带动第一连接件17和第二连接件13上下运动,当第一连接件17和第二连接件13上下运动时,推拉件11也随之上下运动,即,推拉件11在面板2的收容槽中做垂直升降运动。作为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14包括驱动电机141、驱动齿轮142、换向齿轮143、第一传动齿轮146、第二传动齿轮144、第一限位转轴147、第二限位转轴145、固定板19,所述驱动电机141固定在固定板19上,所述固定板19固定于固定座15上,所述驱动电机141的电机齿轮与驱动齿轮14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42左侧与第一传动齿轮146啮合,所述第一限位转轴147设于第一传动齿轮146上,所述第一连接件17底部与第一限位转轴147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42右侧与换向齿轮143左侧啮合,所述换向齿轮143右侧与第二传动齿轮144左侧啮合,所述第二限位转轴145设于第二传动齿轮144上,所述第二连接件13底部与第二限位转轴145转动连接。如图2~图4,动力组件14设置有驱动电机141用于提供动力,通过驱动电机141即可实现推拉件11的垂直升降。驱动电机141的输出轴连接有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驱动齿轮142啮合,电机齿轮做顺时针转动,则驱动齿轮142做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142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46和换向齿轮143同时做顺时针转动,换向齿轮143进而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44做逆时针转动。第一传动齿轮146和第二传动齿轮144分别连接有第一限位转轴147和第二限位转轴145,第一限位转轴147与第一连接件17转动连接,第二限位转轴145与第二连接件13转动连接。当第一传动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以及推拉结构,所述面板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推拉结构设于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推拉结构包括:推拉件、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动力组件、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收容槽底部,所述推拉件罩设于固定座上方,所述动力组件固定设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对称设于推拉件顶部,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部与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与动力组件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顶部与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与动力组件右侧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的垂直推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以及推拉结构,所述面板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推拉结构设于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推拉结构包括:推拉件、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动力组件、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收容槽底部,所述推拉件罩设于固定座上方,所述动力组件固定设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对称设于推拉件顶部,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部与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与动力组件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顶部与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与动力组件右侧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的垂直推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换向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限位转轴、第二限位转轴、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左侧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限位转轴设于第一传动齿轮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与第一限位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右侧与换向齿轮左侧啮合,所述换向齿轮右侧与第二传动齿轮左侧啮合,所述第二限位转轴设于第二传动齿轮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与第二限位转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祺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