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587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包括初滤池、二次滤池、沉淀池、杀菌池、反渗透池、臭氧池和静置池,初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一,二次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二,沉淀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三,提升泵三的进水端连接二次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三的出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进水口,杀菌池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反渗透池的进水口连接杀菌池的出水口,臭氧池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池的出水口,静置池进水口与臭氧池的出水口连通,静置池的外部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置于静置池的出水口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尾水进行完全处理后进行水循环利用。

A circulating system of tail water treatment for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领域为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水,这些尾水中含有水产养殖生物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多数情况下这些尾水是通过排水沟简单的排放,排出的尾水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另外也有养殖场会利用生物球或过滤器等对尾水进行初步过滤和处理,但是这种方式只能滤除尾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达不到去除污染的目的;少数的养殖场会使用蛋白质分离器等设备来对尾水进行净化处理,然而,目前这些尾水通常是依次经过若干净化设备后就直接排放出去,经过处理的尾水中依然会存在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仍然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同时排出的水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浪费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不完全,成本高、环境污染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包括初滤池、二次滤池、沉淀池、杀菌池、反渗透池、臭氧池和静置池,所述初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一,提升泵一的进水端连接外部水产养殖池,提升泵一的出水端连接至初滤池内,所述二次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二,提升泵二的进水端连接初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二的出水端连接至二次滤池内,所述沉淀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三,提升泵三的进水端连接二次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三的出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进水口,所述杀菌池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池的进水口连接杀菌池的出水口,所述臭氧池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池的出水口,所述静置池进水口与臭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静置池的外部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置于静置池的出水口底部,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至外部水产养殖池。优选的,所述初滤池包括第一池体、粗滤滤网和第一网架,第一网架安装在第一池体内,粗滤滤网安装在第一网架上,通过粗滤滤网将第一池体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初滤池的过滤腔,提升泵一的出水端连通初滤池的上层空腔,下层为初滤池的储水腔,提升泵二的进水端连通初滤池的下层空腔。优选的,所述二次滤池包括第二池体、精滤滤网和第二网架,第二网架安装在第二池体内,精滤滤网安装在第二网架上,通过精滤滤网将第二池体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二次滤池的过滤腔,提升泵二的出水端连通二次滤池的上层空腔,下层为二次滤池的储水腔,提升泵三的进水端连通二次滤池的下层空腔。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三池体、中心筒、出水堰板和污泥斗,所述中心筒竖直设置在第三池体的上端开口中心处,所述出水堰板设置在第三池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污泥斗设置在第三池体的底部,通过污泥斗对第三池内的沉淀污泥进行集中收集,中心筒的上端位于出水堰板的上方,中心筒的下端位于第三池体内,且对应于污泥斗的上端平齐。优选的,所述中心筒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锥形块,锥形块的圆锥顶端与中心筒的该处开口平齐,且锥形块的圆锥顶端位移中心筒的中心轴位置处,中心筒的该处开口与锥形块的斜面之间形成出水缝隙。优选的,所述杀菌池包括第四池体、紫外杀菌灯和隔板,所述隔板竖直在第四池体内设置有多个,通过隔板将第四池体分隔为均匀的多个空腔,且相邻的两个隔板设置规则为一隔板上端出水,另一隔板则为下端出水,同时第四池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隔板均为下端出水,所述紫外杀菌灯在第四池体内设置有多个,第四池体内的每个分隔空腔中的侧壁均对应设置紫外杀菌灯。优选的,所述反渗透池包括第五池体、膜架和反渗透膜,膜架竖直设置在第五池体内,反渗透膜安装在膜架上,通过反渗透膜将第五池体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出水腔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杀菌池的出水口连通反渗透池的进水腔,反渗透池的出水腔下端出水口连通臭氧池的进水口。优选的,所述臭氧池包括第六池体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安装在第六池体内,第六池体的上端开口一侧设置为进水口,该处进水口连通反渗透池的出水口,第六池体的上端开口另一侧设置为出水口,该处出水口连通静置池的进水口。优选的,所述静置池包括第七池体和近红外线发射器,所述近红外线发射器的发光端朝向第七池体内安装设置,第七池体的上端开口一侧设置为进水口,该处进水口连通臭氧池的出水口,第七池体的另一端设置抽水泵的进水端。优选的,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初滤池、二次滤池和反渗透池内均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三个水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提升泵一、提升泵二和提升泵三的控制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初滤池能够对大颗粒污染物进行初步过滤,通过二次滤池能够对微小颗粒物进行过滤,通过初滤池和二次滤池的组合设置,能够对大部分污染物进行过滤处理和收集;通过沉淀池的设置,能够对二次过滤后的尾水进行沉淀处理,使得从沉淀池排出的尾水中污染物含量极少,同时通过杀菌池的设置,能够对沉淀后的尾水进行细菌消毒杀菌处理,使得消除尾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反渗透池的设置,能够对消毒后的水体进行极微小物质的过滤,使得有毒物质得到完全过滤,并输出干净的水源;通过臭氧池的设置,能够对消毒过滤后的水体进行进一步净化操作,提高水体净化程度和和水质干净程度;通过静置池的设置,能够对臭氧净化后的水体进行臭氧催化分解,使得水体中臭氧含量降低,且氧含量提高,然后通过抽水泵输出到水产养殖池内进行水循环利用;通过水位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池体内的水位进行监测和水泵的控制,避免池体内尾水溢出对外部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初滤池和二次滤池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沉淀池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杀菌池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反渗透池和臭氧池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静置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升泵一;2、第一池体;3、粗滤滤网;4、第一网架;5、提升泵二;6、第二池体;7、精滤滤网;8、第二网架;9、提升泵三;10、第三池体;11、中心筒;12、出水堰板;13、污泥斗;14、锥形块;15、第四池体;16、紫外杀菌灯;17、隔板;18、第五池体;19、膜架;20、反渗透膜;21、第六池体;22、臭氧发生器;23、第七池体;24、近红外线发射器;25、水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包括初滤池、二次滤池、沉淀池、杀菌池、反渗透池、臭氧池和静置池,所述初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一1,提升泵一1的进水端连接外部水产养殖池,提升泵一1的出水端连接至初滤池内,所述二次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二5,提升泵二5的进水端连接初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二5的出水端连接至二次滤池内,所述沉淀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三9,提升泵三9的进水端连接二次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三9的出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进水口,所述杀菌池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池的进水口连接杀菌池的出水口,所述臭氧池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滤池、二次滤池、沉淀池、杀菌池、反渗透池、臭氧池和静置池,所述初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一,提升泵一的进水端连接外部水产养殖池,提升泵一的出水端连接至初滤池内,所述二次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二,提升泵二的进水端连接初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二的出水端连接至二次滤池内,所述沉淀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三,提升泵三的进水端连接二次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三的出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进水口,所述杀菌池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池的进水口连接杀菌池的出水口,所述臭氧池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池的出水口,所述静置池进水口与臭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静置池的外部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置于静置池的出水口底部,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至外部水产养殖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滤池、二次滤池、沉淀池、杀菌池、反渗透池、臭氧池和静置池,所述初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一,提升泵一的进水端连接外部水产养殖池,提升泵一的出水端连接至初滤池内,所述二次滤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二,提升泵二的进水端连接初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二的出水端连接至二次滤池内,所述沉淀池的外部设置有提升泵三,提升泵三的进水端连接二次滤池的底部储水腔,提升泵三的出水端连接至沉淀池的进水口,所述杀菌池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池的进水口连接杀菌池的出水口,所述臭氧池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池的出水口,所述静置池进水口与臭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静置池的外部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置于静置池的出水口底部,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至外部水产养殖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池包括第一池体、粗滤滤网和第一网架,第一网架安装在第一池体内,粗滤滤网安装在第一网架上,通过粗滤滤网将第一池体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初滤池的过滤腔,提升泵一的出水端连通初滤池的上层空腔,下层为初滤池的储水腔,提升泵二的进水端连通初滤池的下层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滤池包括第二池体、精滤滤网和第二网架,第二网架安装在第二池体内,精滤滤网安装在第二网架上,通过精滤滤网将第二池体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二次滤池的过滤腔,提升泵二的出水端连通二次滤池的上层空腔,下层为二次滤池的储水腔,提升泵三的进水端连通二次滤池的下层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三池体、中心筒、出水堰板和污泥斗,所述中心筒竖直设置在第三池体的上端开口中心处,所述出水堰板设置在第三池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污泥斗设置在第三池体的底部,通过污泥斗对第三池内的沉淀污泥进行集中收集,中心筒的上端位于出水堰板的上方,中心筒的下端位于第三池体内,且对应于污泥斗的上端平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虎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