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5870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56
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期过滤装置、中期过滤装置和后期过滤装置,所述初期过滤装置包括废水箱和第一过滤器,所述废水箱通过提升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中期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器、一级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和一级多介质过滤器,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后期过滤装置包括二级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渗透膜器,所述反渗透膜器通过高压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器与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达到有效去除核辐射废水中的泥沙、铁锈或其他大颗粒杂质,高效吸附核辐射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获得无放射性净水的效果。

A nuclear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放射性废水按放射性活度高低分为高、中、低和弱放射性废水,废水来源包括核电站废水、铀矿选冶废水、乏燃料后处理废水以及医院、科研等单位产生的废水。铀矿选冶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的核素包括U、Ra以及微量的Po和Pb210,属于低放射性废水。核电站废水主要包括主设备和辅助设备排空水、反应堆排放水、第二回路废水、清洗废液、离子交换装置再生废水和专用洗涤水等,主要为中低放射性废水,上述核废水放射性浓度都很高,危险性极大。目前核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和蒸发浓缩法。离子交换法:许多放射性核素在水中呈离子状态,特别是经过化学沉淀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水,由于除去了悬浮的和胶体的放射性核素,剩下的几乎是呈离子状态的核素,其中大多数是阳离子。并且放射性核素在水中是微量存在的,因而很适合离子交换处理,并且在没有非放射性离子干扰的情况下,离子交换能够长时间有效工作。大多数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放射性锶有高的去除能力和大的交换容量;酚醛型阳树脂能有效去除放射性铯,大孔型阳树脂不仅能去除放射性阳离子,还能通过吸附去除以胶体形式存在的锆、铌、钴和以络合物形式存在的钌等。但是,该法存在一个较致命的弱点,当废液中放射性核素或非放射性离子含量较高时,树脂床很快会穿透而失效,而通常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树脂是不进行再生处理的,所以一旦失效应立即更换。蒸发浓缩法:将放射性废水送入蒸发装置,同时导入加热蒸汽将水蒸发成水蒸气,而放射性核素则留在水中。蒸发过程中形成的凝结水排放或回用,浓缩液则进一步进行固化处理。蒸发浓缩法不适合处理含有挥发性核素和易起泡沫的废水;热能消耗大,运行成本较高;同时在设计和运行时还要考虑腐蚀、结垢、爆炸等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达到有效去除核辐射废水中的泥沙、铁锈或其他大颗粒杂质,高效吸附核辐射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获得无放射性净水的效果。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期过滤装置、中期过滤装置和后期过滤装置,所述初期过滤装置包括废水箱和第一过滤器,所述废水箱通过提升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中期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器、一级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和一级多介质过滤器,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后期过滤装置包括二级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渗透膜器,所述反渗透膜器通过高压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器与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连接。优选的,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介质为沸石。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为活性炭过滤器,其过滤介质为活性炭。优选的,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介质为沸石与活性炭。优选的,所述保安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包括但不限于pp棉和滤带。优选的,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单向连通,连通方向为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到所述第二过滤器。优选的,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通过排水泵与所述废水箱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器、一级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分别通过支管与所述排水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但不限于膜片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器还连接有净水箱。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吸附+膜分离法组合式处理工艺,利用叠片过滤器过滤特性,有效去除核辐射废水中的泥沙、铁锈或其他大颗粒杂质,保护后续处理单元元器件;然后多介质过滤器,可高效吸附核辐射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然后,废水通过膜分离系统,分离出废水中的放射性重金属元素,获得无放射性净水。膜分离浓水进入二级多介质吸附器循环系统循环处理。整个处理流程合理适用于产业化,并且处理性能高效,去除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废水箱1、提升泵2、第一过滤器3、第二过滤器4、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保安过滤器6、高压泵7、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反渗透膜器9、净水箱10、排水泵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期过滤装置、中期过滤装置和后期过滤装置,所述初期过滤装置包括废水箱1和第一过滤器3,所述中期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器4、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和保安过滤器6;所述后期过滤装置包括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和反渗透膜器9;所述废水箱1通过提升泵2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4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3和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与所述保安过滤器6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器9通过高压泵7与所述保安过滤器6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器9与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连接,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与所述第二过滤器4单向连通,连通方向为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到所述第二过滤器4,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通过排水泵11与所述废水箱1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4、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和保安过滤器6分别通过支管与所述排水泵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废水箱1存储有大量核废水,通过所述提升泵2将所述废水箱1里的核废水泵压至所述第一过滤器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3采用膜片过滤器或者叠片过滤器等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装置,核废水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器3过滤,然后再流向所述第二过滤器4,所述第一过滤器3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掉核废水中掺杂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过滤掉大颗粒杂质的核废水再流经第二过滤器4,所述第二过滤器4的过滤介质采用活性炭,所述第二过滤器4内部结构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设置有颗粒状活性炭,第二层设置有粉末状活性炭,第一层颗粒状活性炭主要过滤掉第一过滤器3中未完全过滤的大颗粒杂质,第二层粉末状用于过滤掉核废水中悬浮的杂质,经过两层活性炭过滤后的核废水流至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中主要设置的过滤物为沸石,沸石内部具备有晶体结构,这些晶体结构形成很多空腔,在这些空腔内存在有很多水分子,在遇到高温时会被排出,但是并不会破坏沸石内部的晶体结构,排空水分子后的沸石可以吸附核废水中的污染物,同时为了让沸石可以排空内部晶体结构的水分子重新吸收污染物,需要对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中的核废水进行加热,因此在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为插电式加热棒。在经过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的过滤后,核废水流至所述保安过滤器6,所述保安过滤器6的过滤介质主要为PP棉和滤带,用于过滤掉在所述第一过滤器3和一级多介质过滤器5中带出来的活性炭粉末和沸石粉末,然后再经过所述高压泵7的压取,来到所述反渗透膜器9,反渗透技术对中低浓度放射性废水处理具有浓缩和深度净化的功能,对于中低浓度的放射性废水,采用2级反渗透净化,且由于没有耐辐射的特种膜元件,因此需要经常性更换反渗透膜,本实施例所用反渗透膜器9为现有技术,但是由于反渗透膜器9为筒状物,因此在该筒状物的顶部开设有闸门,方便打开所述闸门可以取出并更换新的反渗透膜。经过反渗透膜器9的过滤后得到最终的符合标准的纯净水,排至所述净水箱10内,对于经过所述反渗透膜器9过滤后剩下的废水会经过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的过滤介质为活性炭和沸石,利用该混合物彻底对核废水中存在的杂质进行过滤。对于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8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期过滤装置、中期过滤装置和后期过滤装置,所述初期过滤装置包括废水箱和第一过滤器,所述废水箱通过提升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中期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器、一级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和一级多介质过滤器,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后期过滤装置包括二级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渗透膜器,所述反渗透膜器通过高压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器与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期过滤装置、中期过滤装置和后期过滤装置,所述初期过滤装置包括废水箱和第一过滤器,所述废水箱通过提升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中期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器、一级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和一级多介质过滤器,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后期过滤装置包括二级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渗透膜器,所述反渗透膜器通过高压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器与所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介质为沸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为活性炭过滤器,其过滤介质为活性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陈嘉斌刘晓勇芦小山刘彦兵江嘉欣黄健梁雄江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雅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卫生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