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576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窗(1)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交通工具窗包括化学硬化的窗板(10)。根据规定,窗板(10)的至少一个区域(11)是未硬化的,这优选由此实现,即在化学硬化之前将窗板的表面局部掩蔽。

Vehicle window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工具窗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窗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交通工具窗包括化学硬化的窗板。
技术介绍
交通工具窗的稳定性尤其在交通工具的前部区域中对于驾乘人员的安全是重要的。最早的汽车还用的是由普通玻璃制成的前风挡玻璃。在这种窗板破碎时、例如由于石击或事故导致破碎时,会形成较大的尖锐且锋利的碎片,所述碎片会导致对驾乘人员的严重损伤。从1909年开始,由化学家爱德华·贝内迪克都斯(EdouardBénédictus)获知一种复合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两个玻璃板在此被先后依次地敷设明胶和纤维素层,随后在醇浴条件下与赛璐铬层结合,并且最后通过液压机在高温下相互粘接。在美国,亨利福特已经在1919至1929年间开始为所有车辆配备由爱德华·贝内迪克都斯研发的复合窗板。相反,在欧洲,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由单层安全玻璃(ESG)制造风挡玻璃,侧窗板则直至现在才开始由此制造。这种玻璃可以是热硬化的玻璃。与普通的未经处理的玻璃相比的优点在于,这种玻璃不会碎裂成大的碎片。然而由ESG碎裂成的小型玻璃碎片也具有锋利的边棱,而且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对眼部和皮肤的损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的新型车辆根据标准就配备由复合玻璃制成的前风挡玻璃。所述前风挡玻璃由三部分组成。所述方法迄今仍类似于法国人爱德华·贝内迪克都斯的方法。取代了明胶和纤维素,将透明的防撕裂的塑料薄膜连同内部和外部的玻璃板一起“烘烤”。塑料薄膜甚至在事故情况下也能避免前风挡玻璃解体成零散碎屑并防止冲向驾乘人员,因为碎片粘接保留在塑料薄膜上。作为备选或补充,所述窗板或各个复合窗板经热硬化或者经热预张紧。在经热预张紧时,厚度在3mm以上的玻璃在加热炉中被加热至约600℃,以便随后通过吹入冷空气迅速重新变至室温。通过对材料自外向内快速程度不同的冷却,形成了在玻璃中的拉应力或压应力。通过该类型的热处理,材料变得耐温变、抗压和抗冲击,并且当材料(安全玻璃)被打碎时碎成粉屑。然而这种玻璃并未解决形成石击的问题,因为仍存在玻璃的脆性性质。如果石块撞击在玻璃上,玻璃不会将石块弹开。玻璃在该位置上被打碎。通过碎裂形成在窗板中的应力。较小的载荷就足以使得裂缝不断继续增大。例如在颠簸道路上或在较大温度波动条件下的行驶就会导致由小石击变成较大裂缝。应通过对玻璃表面的化学硬化降低由石击造成的窗板的损毁或伤人的风险。在此实现与在热硬化的玻璃中类似的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分布。在化学硬化时通过玻璃表面中的离子交换实现在窗板的近表面区域中的应力提高或预应力。为此,正常冷却的玻璃在高温(约420℃)盐溶液中或熔融盐中浸入数小时。在此,在玻璃表面中发生期望的离子交换。可以通过施加应力提高该效应。大体积的盐离子与小体积的玻璃离子发生交换,由此在表面形成压应力。压应力曲线显示出比在受热预应力的安全玻璃中更剧烈的斜度。在此令人感兴趣的是,在不高于5mm的玻璃厚度的范围内通常能达到较高的抗弯强度。但不形成脆性碎裂。与热硬化的玻璃相比,化学硬化的玻璃表现出更高的柔性,因为仅仅表面而非整个窗板受应力。此外,经处理的表面是特别耐刻划的。鉴于该性质,化学硬化的玻璃特别适用于石击的防护。表面的(耐刻划)强度与整个玻璃的断裂强度成正比,并且可以通过更长的停留时间被提高。更高的强度符合实际防护的期望,然而也带来对事故伤亡者更高的受伤风险。尤其被汽车撞击的行人通常被发动机罩甩到前风挡玻璃上,从而使行人的头部撞击在前风挡玻璃上。玻璃越硬,作用在头骨上的力量越大,并且事故后果就越严重。因此还符合目的的是,撞击的能量提前导入窗板,并且通过窗板的碎裂被吸收,以便降低事故后果。因此行人安全性和驾乘人员安全性方面对交通工具的前风挡玻璃的要求形成对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窗,所述交通工具窗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弊端并且适用于由其制造前风挡玻璃,所述前风挡玻璃均衡地考虑到行人和交通工具驾乘人员的对立需求。所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交通工具窗及其制造方法解决。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窗,所述交通工具窗包括化学硬化的窗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窗板的至少一个区域不被硬化。所述窗板优选涉及玻璃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窗板的优点在于,窗板表面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区域中不被硬化,并且由此在所述区域中不具有表面压应力。在行人撞击在窗板上的情况下,所述区域更易于发生碎裂,因此撞击能量导入玻璃板,并且能够更少地损伤行人的头部。同时,所述窗板在该硬化的区域中具有更高的抗石击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窗板因此尤其在应用在交通工具窗中时取得了在行人安全性与驾乘人员安全性之间的目标冲突的均衡折中。与热硬化的玻璃相比,除了更高的抗石击性之外还具有工艺优点,因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未硬化区域的化学硬化的窗板,较之热硬化的具有未硬化区域的玻璃,尤其能够通过以下给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以更少的工艺步骤制造。在制造热硬化的玻璃时,形成未硬化区域的方式在于,在整个玻璃热硬化之后将规定的区域通过再次的调温作用消除应力。因为玻璃中的热量输入总是以相对较高的测量误差完成,在每种已知的用于玻璃的区域性硬化或者用于对经硬化的玻璃的去硬化的方法中,都沿区域边界构成应力梯度。以下所述对玻璃的化学硬化实现了在硬化之前对窗板表面的掩蔽。在此形成了非常清晰的区域边界,因为在微不足道的范围内发生自由电荷载体平行于玻璃的表面的扩散。此外,热硬化玻璃在风挡玻璃中的应用并不是对化学硬化玻璃的替换,因为在石击情况下所形成的碎裂结构比现今在外观范围内未受应力的窗板更明显不利地影响外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式中规定,窗板具有两个侧面,其中,一个和/或两个侧面被化学硬化。在此,窗板构造为玻璃板或构造为复合窗板,其中,侧面在各自情况下应理解为玻璃的外部的侧面。尤其当窗板的表面(当应用于交通工具窗中时该表面被布置在背离交通工具内舱的侧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被硬化时,提供的优点在于,窗板相对于例如石击、通过扬起的颗粒、诸如小石子或尘土造成的刻划之类的外部影响更为稳定。相反,面向交通工具内舱的表面的硬化具有的优点在于,窗板本身被稳定化并且与未硬化的窗板相比具有更大的强度,然而在撞击行人的情况下通过未硬化的侧面吸收至少部分能量。在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式中,窗板作为前风挡玻璃布置在交通工具中,其中,未硬化区域布置在前风挡玻璃的视区内。撞击模拟实验室的结果表示,行人由于事故被甩在汽车上,以大概率将头碰撞在前风挡玻璃的视区内。由此为了提高行人安全性优选的是,窗板在视区的区域中更快地弯曲。然而弊端在于,在该区域中降低了抗石击性。然而出于安全考虑尤其应该在视区内提高抗石击性,因为在视区中的石击一方面限制了视区。该弊端还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窗板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解决。特别有利地在该实施方式中规定,窗板包括多个、尤其岛状布置的未硬化区域。换言之,窗板不是仅具有一个较大的未硬化区域,而是具有多个较小的未硬化区域。未硬化区域优选均匀地布置在整个窗板上,然而或者尤其均匀地布置在视区范围内,或者作为备选布置在环绕该视区内的区域中。一方面,未硬化区域的这种分布能够实现的是,与构造为未硬化区域的一个表面相比,未硬化区域的绝对面积、也即全部多个未硬化子区域的总和并未降低,然而在未硬化区域中发生石击的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具窗(1),其包括化学硬化的窗板(10),其特征在于,窗板(10)的至少一个区域(11)是未硬化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6 DE 102018107143.41.一种交通工具窗(1),其包括化学硬化的窗板(10),其特征在于,窗板(10)的至少一个区域(11)是未硬化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窗(1),其特征在于,窗板(10)在一侧或两侧被化学硬化。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窗(1),其特征在于,窗板(10)是前风挡玻璃,并且未硬化区域(11)布置在前风挡玻璃的视区(9)中。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窗(1),其特征在于,窗板(10)包括多个、尤其岛状地布置的未硬化区域(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窗(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未硬化区域(11)不大于10cm2、尤其不大于5cm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哈克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