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朝朗专利>正文

一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496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主要包括壳体、转轴,带有支架的壳体内压入转轴,壳体前后两侧设置壳体挡板用于将整个阻尼腔分为上下两个半腔,通过转轴与壳体挡板之间的缝隙,阻尼油从阻尼腔的上半腔漏至下半腔,实现马桶圈缓升,阻尼油从阻尼腔的下半腔漏至上半腔,实现马桶盖缓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打开马桶盖的同时马桶圈也跟着打开,使用方便快捷,保持马桶圈清洁,免受尿渍等污渍的污染;马桶圈上升缓慢,实现静音贴合马桶盖,避免损坏马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马桶盖降落缓慢,达到静音效果;马桶盖和马桶圈的升降速度可人性化控制调节。

A damper for slow lowering of toilet cover and slow rising of toilet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马桶时,马桶盖及马桶圈的升降通常不会受到任何阻力,使得马桶盖、马桶圈在升降过程中速度过快并发出很大的响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长此以往还有可能损坏马桶;另外,在马桶盖打开的同时马桶圈并不会一同打开,导致使用后马桶圈上会有尿渍等污渍,难以保持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主要包括壳体、转轴、发条弹簧,带有支架的壳体内压入转轴,转轴左侧套装小密封圈,小密封圈外侧设有内六角塑料垫圈及不锈钢垫片,通过防松螺母旋紧固定,转轴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台阶面A和台阶面B,两台阶面之间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大密封圈的圆形凹槽,壳体在小密封圈与台阶面A之间形成阻尼腔,阻尼腔内充满阻尼油,在阻尼腔内的转轴上设置有转轴挡板,转轴挡板之间的转轴上开有凹槽A,在台阶面A上开有凹槽B,在阻尼腔内壳体的底部开有凹槽C,壳体内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壳体挡板用于将整个阻尼腔分为上下两个半腔;壳体右侧上方位置处开有发条弹簧卡口A,转轴的右侧开有发条弹簧卡口B,发条弹簧通过发条弹簧卡口A和发条弹簧卡口B固定在壳体内,转轴右侧依次连接马桶圈和马桶盖;在转轴转动过程中,通过转轴与壳体挡板之间的缝隙,阻尼油从阻尼腔的上半腔漏至下半腔,实现马桶圈缓升,阻尼油从阻尼腔的下半腔漏至上半腔,实现马桶盖缓降。进一步讲,所述转轴左侧顶部带有螺纹,六角螺母通过螺纹固定在转轴上,六角螺母外配合嵌套内六角塑料垫圈,内六角塑料垫圈外侧垫有不锈钢垫片,再通过防松螺母将转轴旋紧固定,通过调节防松螺母的松紧,实现对马桶盖、马桶圈升降速度的调节。进一步讲,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架。进一步讲,所述壳体及转轴均采用锌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打开马桶盖的同时马桶圈也跟着打开,使用方便快捷,保持马桶圈清洁,免受尿渍等污渍的污染;马桶圈上升缓慢,实现静音贴合马桶盖,避免损坏马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马桶盖降落缓慢,达到静音效果;马桶盖和马桶圈的升降速度可人性化控制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1。图5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2。图6为壳体的结构侧视图。图7为发条弹簧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发条弹簧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零件组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凹槽C1-1、壳体挡板1-2、发条弹簧卡口A1-3、支架1-4、转轴2、台阶面A2-1、台阶面B2-2、转轴挡板2-3、凹槽A2-4、凹槽B2-5、发条弹簧卡口B2-6、六角螺母2-7、发条弹簧3、大密封圈4、小密封圈5、内六角塑料垫圈6、不锈钢垫片7、防松螺母8、阻尼腔9、阻尼油10、马桶圈11、马桶盖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主要包括壳体1、转轴2、发条弹簧3,带有支架的壳体1内压入转轴2,转轴2左侧套装小密封圈5,小密封圈5外侧设有内六角塑料垫圈6及不锈钢垫片7,通过防松螺母8旋紧固定,转轴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台阶面A2-1和台阶面B2-2,两台阶面之间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大密封圈4的圆形凹槽,壳体1在小密封圈5与台阶面A2-1之间形成阻尼腔9,阻尼腔9内充满阻尼油10,在阻尼腔9内的转轴2上设置有转轴挡板2-3,转轴挡板2-3之间的转轴2上开有凹槽A2-4,在台阶面A2-1上开有凹槽B2-5,在阻尼腔9内壳体1的底部开有凹槽C1-1,壳体1内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壳体挡板1-2用于将整个阻尼腔9分为上下两个半腔;壳体1右侧上方位置处开有发条弹簧卡口A1-3,转轴2的右侧开有发条弹簧卡口B2-6,发条弹簧3通过发条弹簧卡口A1-3和发条弹簧卡口B2-6固定在壳体1内,转轴2右侧依次连接马桶圈11和马桶盖12;马桶未使用时,马桶盖12及马桶圈11处于盖上的状态,发条弹簧3压缩并处于闭合的状态(如图7所示),此时打开马桶盖12,转轴2也随之转动,带动发条弹簧3张开,在发条弹簧3张开扭力的作用下,马桶圈11也同时打开,通过转轴2与壳体挡板1-2之间的缝隙(如图6所示),阻尼油10从阻尼腔9的上半腔漏至下半腔,实现马桶圈11缓升,马桶圈11完全打开后,发条弹簧3张开处于打开状态(如图8所示);使用完毕需要盖上马桶时,在转轴的带动下阻尼油10从阻尼腔9的下半腔漏至上半腔,实现马桶盖12缓降,发条弹簧3回到闭合状态。作为优选,所述转轴2左侧顶部带有螺纹,六角螺母2-7通过螺纹固定在转轴2上,六角螺母2-7外配合嵌套内六角塑料垫圈6,内六角塑料垫圈6外侧垫有不锈钢垫片7,再通过防松螺母8将转轴2旋紧固定,通过调节防松螺母8的松紧,实现对马桶盖12、马桶圈11升降速度的调节,螺母紧,漏油缝隙减小,漏油慢,使马桶圈11缓升速度减慢,马桶盖12缓降速度减慢;反之,漏油缝隙增大,漏油快,使马桶圈11缓升速度加快,马桶盖12缓降速度加快,实现人性化控制调节效果。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架1-4。作为优选,所述壳体1及转轴2均采用锌合金材料。马桶圈缓慢上升过程:打开马桶圈11时,阻尼油10从阻尼腔9的上半腔向下半腔转移,马桶圈11从0°~40°上升时转轴挡板2-3将阻尼腔9内漏油缝隙几乎完全封闭,此时漏油较慢,马桶圈11上升缓慢;上升至40°~90°时,凹槽C1-1的存在使转轴空缺,此时漏油较快,马桶圈11上升较快;上升至90°~110°时,漏油缝隙堵住,此时漏油较慢,马桶圈11上升缓慢,实现马桶圈11缓慢且静音贴合马桶盖12。马桶盖缓慢降落过程:合上马桶盖12时,阻尼油10从阻尼腔9的下半腔向上半腔转移,马桶盖12从110°~40°下降时,由于马桶盖12的重力大于马桶圈11产生的阻力,此时马桶盖12较快降落;降落至40°~0°时,转轴挡板2-3将阻尼腔9内漏油缝隙相对封闭,此时漏油较慢,马桶盖12缓慢降落,实现马桶盖静音降落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发条弹簧的张开扭力,实现马桶盖打开的同时马桶圈也跟着打开,使马桶圈保持清洁,没有尿渍等污渍。另外,随着马桶盖(圈)重力加大,发条弹簧张开扭力加大,阻尼腔内阻尼油粘性阻力也加大。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1)、转轴(2)、发条弹簧(3),带有支架的壳体(1)内压入转轴(2),转轴(2)左侧套装小密封圈(5),小密封圈(5)外侧设有内六角塑料垫圈(6)及不锈钢垫片(7),通过防松螺母(8)旋紧固定,转轴(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台阶面A(2‑1)和台阶面B(2‑2),两台阶面之间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大密封圈(4)的圆形凹槽,壳体(1)在小密封圈(5)与台阶面A(2‑1)之间形成阻尼腔(9),阻尼腔(9)内充满阻尼油(10),在阻尼腔(9)内的转轴(2)上设置有转轴挡板(2‑3),转轴挡板(2‑3)之间的转轴(2)上开有凹槽A(2‑4),在台阶面A(2‑1)上开有凹槽B(2‑5),在阻尼腔(9)内壳体(1)的底部开有凹槽C(1‑1),壳体(1)内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壳体挡板(1‑2)用于将整个阻尼腔(9)分为上下两个半腔;壳体(1)右侧上方位置处开有发条弹簧卡口A(1‑3),转轴(2)的右侧开有发条弹簧卡口B(2‑6),发条弹簧(3)通过发条弹簧卡口A(1‑3)和发条弹簧卡口B(2‑6)固定在壳体(1)内,转轴(2)右侧依次连接马桶圈(11)和马桶盖(12);在转轴(2)转动过程中,通过转轴(2)与壳体挡板(1‑2)之间的缝隙,阻尼油(10)从阻尼腔(9)的上半腔漏至下半腔,实现马桶圈(11)缓升,阻尼油(10)从阻尼腔(9)的下半腔漏至上半腔,实现马桶盖(12)缓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桶盖缓降、马桶圈缓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1)、转轴(2)、发条弹簧(3),带有支架的壳体(1)内压入转轴(2),转轴(2)左侧套装小密封圈(5),小密封圈(5)外侧设有内六角塑料垫圈(6)及不锈钢垫片(7),通过防松螺母(8)旋紧固定,转轴(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台阶面A(2-1)和台阶面B(2-2),两台阶面之间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大密封圈(4)的圆形凹槽,壳体(1)在小密封圈(5)与台阶面A(2-1)之间形成阻尼腔(9),阻尼腔(9)内充满阻尼油(10),在阻尼腔(9)内的转轴(2)上设置有转轴挡板(2-3),转轴挡板(2-3)之间的转轴(2)上开有凹槽A(2-4),在台阶面A(2-1)上开有凹槽B(2-5),在阻尼腔(9)内壳体(1)的底部开有凹槽C(1-1),壳体(1)内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壳体挡板(1-2)用于将整个阻尼腔(9)分为上下两个半腔;壳体(1)右侧上方位置处开有发条弹簧卡口A(1-3),转轴(2)的右侧开有发条弹簧卡口B(2-6),发条弹簧(3)通过发条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朗
申请(专利权)人:陈朝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