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547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制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包括在鞋底进行上胶操作之前,将需要涂胶的鞋底表面进行清灰处理;将清灰完成的鞋底表面进行去除静电处理后,放在鞋底放置台上,最后使用上胶装置对需要上胶的鞋底进行上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使用,通过在该方法中使用上胶装置,使得鞋底涂胶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力,且密封胶无需与人直接接触,保证了工人的健康,且相对于现有的机械手对鞋底进行涂胶,本发明专利技术造价低,节省了制鞋的成本。

A fully automatic viscose production method for shoem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鞋
,具体的说是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鞋子分类有很多种:按穿用对象分,有男、女、童等鞋;按季节分,有单、夹、棉、凉等鞋;按材料分,有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按工艺分,有缝绱、注塑、注胶、模压、硫化、冷粘、粘缝、搪塑、组装等鞋;按款式分,鞋的头型有方头、方圆头、圆头、尖圆头、尖头,跟型有平跟、半高跟、高跟、坡跟;鞋帮有高靿、低靿,中统、高统;按用途分,有日常生活鞋、劳动保护鞋、运动鞋、旅游鞋、负跟鞋、增高鞋等。鞋子的制作工序包括划料、劈皮、做包、车包、烫底成型、涂胶、钳包、热定型、打包脚、复爪、整理、鞋面处理,这样才能生产出一双完整的鞋子;现有技术中鞋子在涂胶时,是将鞋子的鞋底方涂上密封胶,然后将鞋身与鞋底贴合,以实现鞋身与鞋底的固定,但是现有技术中对鞋底进行涂胶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涂胶和机械涂胶,人工涂胶效率低,密封胶对人体有伤害,机械涂胶多采用机械手进行涂胶,成本较大,因此,需要一种既能代替人工涂胶,又能减少成本的涂胶方法以及能配合涂胶方法使用的涂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鞋底涂胶时人工涂胶和机械涂胶所遇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鞋底进行上胶操作之前,将需要涂胶的鞋底表面进行清灰处理;清灰处理的目的增大胶水和鞋底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胶水能尽量与鞋底完全接触,避免过多的灰尘附着在鞋底的涂胶面,影响鞋底的涂胶效果;S2:将S1中清灰完成的鞋底表面进行去除静电处理后,放在鞋底放置台上;静电除尘的目的是放置鞋底进行清灰处理后,空气中的灰尘因鞋底带有静电的原因重新附着在鞋底上;S3:使用上胶装置对需要上胶的鞋底进行上胶;S4:使用S3中的上胶处理对上胶的鞋底进行上胶后,使用抹布抹去上胶完成的鞋底和鞋身边缘处溢出的胶水,防止溢出的胶水凝固后影响整个鞋子的整体质量;其中,S3中所述的上胶装置,包括工作框体和控制器;所述工作框体的底部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方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鞋底的鞋底放置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气动马达,气动马达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动马达的输出端固接有丝杆,丝杆上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工作框体的顶部两侧固接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通过控制器控制,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滑轨的下方设有储气箱,电动滑轨用于带动储气箱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储气箱的下方固接有集气筒,集气筒的下方固接有吸盘,吸盘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储气箱内设有T型活塞杆,T型活塞杆远离储气箱的一端从集气筒内伸出穿过吸盘,且T型活塞杆位于吸盘下方的一端固接有弧形封闭板,弧形封闭板用于封闭吸盘上的通孔;所述T型活塞杆和丝杆的端部之间设有刚性绳,刚性绳的一端与丝杆的底部固接,另一端通过导轮导向后从储气箱内伸入并与T型活塞杆固接;所述丝杆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丝杆螺母滑动连接,固定板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固接有上胶台,上胶台的中部开设有鞋模,鞋模的两侧填充有橡胶层;所述上胶台的两侧均设有涂胶单元,涂胶单元错位布置在上胶台的两侧,涂胶单元用于在鞋底放入鞋模后,对鞋底进行涂胶处理;在对鞋底进行清灰和去除静电后,将鞋底放在鞋底放置台上,控制器控制顶升气缸向下移动,顶升气缸向下移动推动吸盘向下移动,使吸盘与鞋底完全贴合,此时控制器控制气动马达工作,气动马达工作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时缠绕刚性绳使得T型活塞杆向上移动,T型活塞杆向上移动时带动弧形封闭板向上移动,将吸盘内部的气体从通孔内抽出,使得吸盘内形成负压将鞋底吸附;待吸盘吸附鞋底后,控制器控制电动滑轨工作,带动吸盘移动至上胶台中鞋模的正下方后,控制器控制气动马达反向转动使吸盘吸附的鞋底掉入鞋模内后,涂胶单元开始对鞋底进行涂胶处理,本专利技术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力,且密封胶无需与人直接接触,保证了工人的健康,且相对于现有的机械手对鞋底进行涂胶,本专利技术造价低,节省了制鞋的成本。优选的,所述涂胶单元包括活塞缸、存胶盒和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位于存胶盒内,活塞缸输出端伸入至存胶盒内与活塞板固接,活塞板远离活塞缸的一端用于放置密封胶,存胶盒内用于放置密封胶的一端设有出胶管,出胶管远离存胶盒的一端设有刷毛,活塞缸推动活塞板移动时存胶盒内的密封胶从出胶管被推出从而与刷毛接触;涂胶单元工作时,活塞缸推动活塞板移动,将存胶盒的密封胶从出胶管推出后与刷毛接触,刷毛上附有密封胶后,刷毛可对密封胶进行涂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对鞋底涂胶后,再使用刷毛使密封胶均匀布置在鞋底上的技术,该涂胶单元是将刷毛与密封胶接触后,对鞋底进行涂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制鞋效率,同时因为密封胶具有柔性,其附着在刷毛上以后,可以减少刷毛的磨损,提高了刷毛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制鞋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出胶管靠近活塞板的一端套设有限位块,出胶管靠近活塞板的一侧与活塞板接触,活塞板移动时带动刷毛移动;活塞板在推动存胶盒内的密封胶排出时,也推动出胶管移动,出胶管移动时带动刷毛在鞋底上移动,实现了涂胶的同时对鞋底进行匀胶,使得鞋底表面的密封胶分布更均匀,这样鞋底和鞋身贴合的效果更佳。优选的,所述上胶台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气囊,上胶台的内部设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将推动气缸的输入端分为一号腔室和二号腔室;所述气囊通过一号气管与一号腔室连通;所述丝杆上套设的丝杆螺母在鞋底放入鞋模后挤压气囊排出气体进入一号腔室内;所述二号腔室与活塞缸之间通过二号气管连通,推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时二号腔室内的气体进入活塞缸内为活塞缸提供动力;当鞋底放入气动马达带动丝杆转动时,丝杆螺母向上移动压缩凹槽内的气囊,气囊排出的气体通过一号气管进入一号腔室内,使得推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推动橡胶层向鞋底处移动对鞋底进行夹紧,同时推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时二号腔室内的气体通过二号气管进入活塞缸内,使得活塞缸工作推动密封胶从出胶管内排出,通过丝杆压缩气囊,使得对鞋底压紧和涂胶可以同时进行,再一次提高了制鞋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吸盘的两侧固接有密封板,密封板用于防止在吸盘吸附鞋底时将吸盘内进入气体;通过吸盘两侧的密封板,在吸盘吸附鞋底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外界的空气进入吸盘内,导致鞋底从吸盘上掉落,影响制鞋涂胶的进度。优选的,所述工作框体的一侧固接石墨块,丝杆上固接的刚性绳从石墨块内穿出后通过导轮导向后与T型活塞杆固接;通过在在工作框体的一侧固接石墨块,可以减少刚性绳受到的摩擦力,提高上胶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制鞋涂胶的工作可顺利进行。在对鞋底进行清灰和去除静电后,将鞋底放在鞋底放置台上,控制器控制顶升气缸向下移动,顶升气缸向下移动推动吸盘向下移动,使吸盘与鞋底完全贴合,此时控制器控制气动马达工作,气动马达工作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时缠绕刚性绳使得T型活塞杆向上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鞋底进行上胶操作之前,将需要涂胶的鞋底表面进行清灰处理;清灰处理的目的增大胶水和鞋底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胶水能尽量与鞋底完全接触,避免过多的灰尘附着在鞋底的涂胶面,影响鞋底的涂胶效果;S2:将S1中清灰完成的鞋底表面进行去除静电处理后,放在鞋底放置台上;静电除尘的目的是放置鞋底进行清灰处理后,空气中的灰尘因鞋底带有静电的原因重新附着在鞋底上;S3:使用上胶装置对需要上胶的鞋底进行上胶;S4:使用S3中的上胶处理对上胶的鞋底进行上胶后,使用抹布抹去上胶完成的鞋底和鞋身边缘处溢出的胶水,防止溢出的胶水凝固后影响整个鞋子的整体质量;其中,S3中所述的上胶装置,包括工作框体(1)和控制器(2);所述工作框体(1)的底部设有工作台(3),工作台(3)上方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鞋底的鞋底放置台(4),工作台(3)的底部设有气动马达(31),气动马达(31)通过控制器(2)控制,气动马达(31)的输出端固接有丝杆(32),丝杆(32)上套设有丝杆螺母(33);所述工作框体(1)的顶部两侧固接有顶升气缸(5),顶升气缸(5)通过控制器(2)控制,顶升气缸(5)的输出端固接有电动滑轨(51),电动滑轨(51)通过控制器(2)控制;所述电动滑轨(51)的下方设有储气箱(52),电动滑轨(51)用于带动储气箱(5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储气箱(52)的下方固接有集气筒(53),集气筒(53)的下方固接有吸盘(54),吸盘(54)的两侧开设有通孔(55);所述储气箱(52)内设有T型活塞杆(56),T型活塞杆(56)远离储气箱(52)的一端从集气筒(53)内伸出穿过吸盘(54),且T型活塞杆(56)位于吸盘(54)下方的一端固接有弧形封闭板(57),弧形封闭板(57)用于封闭吸盘(54)上的通孔(55);所述T型活塞杆(56)和丝杆(32)的端部之间设有刚性绳(6),刚性绳(6)的一端与丝杆(32)的底部固接,另一端通过导轮(61)导向后从储气箱(52)内伸入并与T型活塞杆(56)固接;所述丝杆(3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62),固定板(62)与丝杆螺母(33)滑动连接,固定板(62)远离工作台(3)的一端固接有上胶台(63),上胶台(63)的中部开设有鞋模(64),鞋模(64)的两侧填充有橡胶层(65);所述上胶台(63)的两侧均设有涂胶单元(7),涂胶单元(7)错位布置在上胶台(63)的两侧,涂胶单元(7)用于在鞋底放入鞋模(64)后,对鞋底进行涂胶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鞋用全自动粘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鞋底进行上胶操作之前,将需要涂胶的鞋底表面进行清灰处理;清灰处理的目的增大胶水和鞋底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胶水能尽量与鞋底完全接触,避免过多的灰尘附着在鞋底的涂胶面,影响鞋底的涂胶效果;S2:将S1中清灰完成的鞋底表面进行去除静电处理后,放在鞋底放置台上;静电除尘的目的是放置鞋底进行清灰处理后,空气中的灰尘因鞋底带有静电的原因重新附着在鞋底上;S3:使用上胶装置对需要上胶的鞋底进行上胶;S4:使用S3中的上胶处理对上胶的鞋底进行上胶后,使用抹布抹去上胶完成的鞋底和鞋身边缘处溢出的胶水,防止溢出的胶水凝固后影响整个鞋子的整体质量;其中,S3中所述的上胶装置,包括工作框体(1)和控制器(2);所述工作框体(1)的底部设有工作台(3),工作台(3)上方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鞋底的鞋底放置台(4),工作台(3)的底部设有气动马达(31),气动马达(31)通过控制器(2)控制,气动马达(31)的输出端固接有丝杆(32),丝杆(32)上套设有丝杆螺母(33);所述工作框体(1)的顶部两侧固接有顶升气缸(5),顶升气缸(5)通过控制器(2)控制,顶升气缸(5)的输出端固接有电动滑轨(51),电动滑轨(51)通过控制器(2)控制;所述电动滑轨(51)的下方设有储气箱(52),电动滑轨(51)用于带动储气箱(5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储气箱(52)的下方固接有集气筒(53),集气筒(53)的下方固接有吸盘(54),吸盘(54)的两侧开设有通孔(55);所述储气箱(52)内设有T型活塞杆(56),T型活塞杆(56)远离储气箱(52)的一端从集气筒(53)内伸出穿过吸盘(54),且T型活塞杆(56)位于吸盘(54)下方的一端固接有弧形封闭板(57),弧形封闭板(57)用于封闭吸盘(54)上的通孔(55);所述T型活塞杆(56)和丝杆(32)的端部之间设有刚性绳(6),刚性绳(6)的一端与丝杆(32)的底部固接,另一端通过导轮(61)导向后从储气箱(52)内伸入并与T型活塞杆(56)固接;所述丝杆(3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62),固定板(62)与丝杆螺母(33)滑动连接,固定板(62)远离工作台(3)的一端固接有上胶台(63),上胶台(63)的中部开设有鞋模(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诺青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