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投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桑虫养殖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桑树是桑虫的唯一食料。在养蚕基地,由于蚕虫数量众多,势必要求的桑叶也数量较多。蚕的生长期一般分为:一龄四至五天;二龄三至四天;三龄四天;四龄六天;五龄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三至五天。当蚕虫进入三龄后,蚕虫的食量将猛增。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来对蚕虫投食,势必增加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增加饲养者的劳动强度。市面上很少有针对蚕虫进行投放桑叶的专用装置。专利:一种用于小蚕饲育机的自动喂桑叶装置(申请号:CN201821255218.1)虽然是自动喂桑叶装置,但是只针对小蚕用的。专利:一种桑叶投放装置(申请号CN201811124853.0)虽然也是用于桑叶投放,但是投放出来的桑叶不是抛洒状抛出,这样造成投食不均,不利于蚕虫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桑叶投放装置,本桑叶投放装置能对向蚕虫生长框内抛洒状投放桑叶,从而减少饲养的人力成本和减少饲养者的劳动强度。一种桑叶投放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多个并排的蚕虫生长框旁;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叶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多个并排的蚕虫生长框旁;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从第一个所述蚕虫生长框的起始端延伸到最后一个所述蚕虫生长框的起始端的尾端;料筒,所述料筒内放置有桑叶,所述料筒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并能随所述传送机构一起移动,所述料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覆盖有第一盖板,所述料筒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覆盖有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料筒铰接;及抛洒组件,所述抛洒组件设置在料筒上,所述抛洒组件能弯曲,并能推动所述第二盖板向所述料筒内部转动,且从所述出料口处深入到所述料筒内,并将所述料筒内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多个并排的蚕虫生长框旁;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从第一个所述蚕虫生长框的起始端延伸到最后一个所述蚕虫生长框的起始端的尾端;料筒,所述料筒内放置有桑叶,所述料筒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并能随所述传送机构一起移动,所述料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覆盖有第一盖板,所述料筒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覆盖有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料筒铰接;及抛洒组件,所述抛洒组件设置在料筒上,所述抛洒组件能弯曲,并能推动所述第二盖板向所述料筒内部转动,且从所述出料口处深入到所述料筒内,并将所述料筒内的桑叶挖出并抛洒到所述蚕虫生长框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动力源、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蚕虫生长框的起始端,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蚕虫生长框的尾端,所述传送带能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桑叶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所述蚕虫生长框上并面向所述所述蚕虫生长框方向,所述出料口处设置外挡块,且所述外挡块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外侧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桑叶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内挡块,且所述内挡块靠近所述第二盖板并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内侧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洒组件包括悬臂梁、第二旋转动力源、偏心轮和撑开器,所述撑开器包括撑筒、第一刮杆、第二刮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公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后湖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